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座不通公路的小島,島上3萬多居民和進出小島的公務人員、務工人員只能乘坐客渡船。平常,往返於吳淞客運碼頭、長興島客運碼頭、橫沙島客運碼頭的飛翼客船和車客渡船為島上居民的出行提供了便利,然而,當有大風、大霧預警時,客輪全線停航,島上居民的外出或返回就成了問題,尤其當有危重病人急需出島救治時,「水上生命線」就顯得愈發重要。
不過,這種情況已有很大改善。得益於一套由上海市氣象局為長橫客渡量身定製的氣象探測「神器」助陣,長橫客運通航有了更準確的氣象預報,「江面風平浪靜卻不能開船」的情況明顯減少,居民和旅客進出橫沙島更加便捷,也為春運增添了一份保障。
「風平浪靜」卻停航 島民心懷疑惑
「飛翼客船的抗風等級只有6級,車客渡船的抗風等級也僅僅只有7級 。」崇明海事局橫沙海巡執法大隊長宋剛介紹,船舶檢驗證書中載明了船舶抗風等級,這意味著如果實際風力大於核定抗風等級,那麼航行中的船舶就容易發生各類海損事件,甚至直接導致海事事故。橫沙島位於長江入海口最東端,島上的海事雷達站是內河和海區的分界線,除了每年的颱風季和冬霧強風季外,外港掛7、8級大風的情況並不罕見,而一旦有7級以上大風,出於安全起見,飛翼客船和車客渡船都會選擇停航。
「受到長興島、橫沙島兩島陸地的阻擋,當風向為東西向時,長興島和橫沙島之間橫沙通道的實際風力通常會小於外港。」在海事躉船上,宋剛介紹,之前,由於沒有局部的氣象預報,為了保障航行安全,客輪公司只能根據上海氣象台的區域整體氣象信息選擇開航與否。有時,島上居民看見橫沙通道水面上沒有明顯風浪,但長橫渡卻不開航,心裡難免有困惑,有時甚至會有怨言。
海事部門牽頭解決 年增466航次
為了切實維護好往返長興島、橫沙島之間的「水上交通線」,上海海事局主動對接地方政府、交通運輸管理部門和客輪公司,積極謀劃創新舉措,會同上海市氣象局為長橫客渡量身定製一套氣象探測「硬設備」以及一套水上航線離泊「軟規定」,使實時監測數據互聯共享,為客輪公司和氣象部門提供準確分析、決策依據。
「看,就在那,那個細圓柱體狀的設備就是風速儀,可能和你們想像中的有所不同。」「護航17」輪頂層甲板上,車客渡船長介紹,歷年春運期間輪渡受到氣象因素的影響,都曾推遲或取消了幾十班航次,大大影響了春節回家的島民及農家樂旅客的行程。「去年我們在車客渡上加裝了風速儀,它能檢測並反饋船舶航行時航線上的實時風力大小,我們船上還有客運站的電腦系統上都可以查詢。現在,我們可以根據現場風力的準確數據來判斷是否能夠開航,更加便捷島上居民的出行。」
在橫沙島客運站最高層的值班室中,順著站長施標的指向,長興、橫沙兩島間的客輪航線及其周邊水域情況一覽無餘。電腦螢幕上正顯示著橫沙通道等地的現場風力大小。據施標介紹,風速儀自安裝以來,發揮了良好的作用。2019年根據船載風速儀的數據,車客渡增加466個航次,增加運送旅客約2.6萬人次、車輛1.3萬餘輛,有效保障了島上居民和旅客出行的便捷。「今年春運期間,有可能會遭遇寒潮大風季,相信船載風速儀能為我們提供更為有力地決策支撐。」
「精準氣象」為橫沙島的居民旅客們帶來了切實的便利,但是對海事部門守護水上客運航線安全也帶來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春運期間水上客運安全形勢穩定,崇明海事局於2019年12月6日就啟動客運船舶安全大檢查,檢查共發現69項缺陷,並督促指導船公司和所屬客運船舶於春運開始前將全部缺陷整改完畢,嚴防船舶「帶病」參與春運,1月6日所有缺陷已經複查合格。
「在春運期間,我們還將增派執法人員到現場值守,重點查看車客渡船上車輛綁紮情況,督促船方做好人車分離,維護登船秩序,嚴防超載航行,全力保障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宋剛說。
作者:何易 溫子墨 (文匯報)
編輯:毋曉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Ul5uW8BbDmBVZuPkYJ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