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早復工復產,乳山促成企業「共享員工」,人才資源有效利用

2020-02-27     農村大眾

2月27日,乳山市福喜農牧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有條不紊地在肉雞加工流水線上忙碌著。而十多天前,福喜農牧人力資源部經理張萬宇還在為到處招不著工人發急。

為了幫助企業儘早復工復產,乳山市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積極溝通協調,促成海天集團與福喜農牧結對合作,疫情防控期間實行「共享員工」。

探索「共享員工」新模式

福喜農牧公司遇到的困境是當前不少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我們是一家用工密集型企業,我們的很多員工都是外地人,由於疫情影響,短期內無法返回上班,雖然車間防疫都符合了復工復產的條件,但流水線也只能等著工人上崗。」張萬宇說。

為了解決企業短期用工難題,幫助企業儘早復工復產,乳山市通過充分挖掘暫時業務少、員工富餘行業企業和晚復工服務業企業資源,加強企業員工對接,創新助企用工機制,探索出了「共享員工」新模式。

未復工企業向用工短缺企業定點輸出閒置員工,疫情結束後再返回原崗,既緩解了未復工企業工資和社保壓力,又解決了復工企業短期用工不足的困難,實現了人力資源的有效利用。

2月中旬,在乳山市人社部門的積極對接下,首批280名「共享員工」跨企上崗。乳山市海天集團與福喜農牧達成合作,由海天集團共向福喜農牧輸出280位員工參與到食品加工工作中,在此期間,280名員工的工資和社保由福喜農牧承擔,海天集團則為員工提供一定的工作補助。

「共享員工」打開了企業用工的新思路,既為海天集團緩解了壓力,也可以為福喜農牧解決了短期一線加工工人不足的問題,並使得職工在此期間的待遇有了提高。

疫情結束後,海天集團員工返崗,福喜農牧外地員工復工,雙方企業人員配置上做到無障礙銜接,實現了人力資源的再分配和最大化利用。

為了讓跨企、跨行業員工能夠儘快「上崗」,乳山市還開通了「在線理論培訓」課堂,指導培訓機構與網絡培訓平台開展網上技能培訓。目前,乳山市正在進行第二批「共享員工」對接,屆時將從服務行業向電子加工行業輸出近百人。

提供免費夫妻宿舍,吸引「夫妻工」

威海同仁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水產品精深加工、內銷及出口貿易為一體的企業,用工需求量大,公司現有務工人員200餘人,還存在著100多人的用工缺口。

為了吸引勞動力前來務工,經與人社部門協調溝通,公司探索實施了「夫妻工」招聘模式,提供免費夫妻宿舍。「人家給個單間,暖氣比家裡都暖和,挺好的。每天廠里發十塊錢的飯費,吃飯吃得品種都挺多的。每天工作8個小時,活也不難,旱澇保豐收。」家住乳山市夏村鎮十甲莊村的劉翠芝夫婦二人,受這一模式吸引,雙雙前來務工,夫婦二人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為了做好「夫妻工」招聘相關工作,同仁食品有限公司專門對現有宿舍,進行了改造,配備被褥、暖氣、電視機等,可以滿足80對夫妻的入住需求。

「夫妻工方案既解決了我們公司用工的難題,同時也為乳山農村的大量富餘勞動力找到了出路,也增加了他們的收入。每年夫妻可以達到七、八萬塊錢,過年過節還都有福利。」公司總經理唐紹波說。

點對點包車,接員工返崗

為了更好解決企業外地員工返崗問題,一方面,乳山市人社局制定並下發復工復產企業人員管控工作方案;另一方面,由政府協助包車接職工返回。同時, 因地制宜面向省內省外非嚴重疫情地區企業職工、農民工等返程群體開展點對點、定製化運輸服務。截止到目前已派車22輛,接回職工135人。

為進一步暢通就業供需渠道,乳山市政府主動聯繫開工企業,通過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途徑對外進行發布用工需求信息,並將用工信息通過鄉鎮社保所發布到村居,引導外出務工人員本地就業。目前,已發布172家企業用工崗位8166個,共有1226人與企業聯繫,368人應聘成功。

農村大眾報記者 戎寧 通訊員 王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Pp9h3ABgx9BqZZI2RK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