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13歲女孩從15樓墜亡,鄰居:她是班長,疑沒考好被批評

2019-11-17     成都名校

14日晚六點半,很多人都正與家人吃著香噴噴的晚飯,但四川省隆昌市西湖國際小區內,卻有人從15樓跳了下來,經醫護人員搶救無效死亡。

13歲,花骨朵般的生命,卻如此決絕的選擇了過早的凋謝,實在叫人痛惜!

據了解,死者劉某某,現年13歲,是隆昌市第一初級中學初二年級學生,她的同學告訴記者,劉某某是副班長,初一年級時候成績不錯,進入初二年級以後,成績有所下降。大概是晚自習的時候,劉某某請假回家,不想卻發生了這件事。

事發地正是劉某某的住家所在地,據她的同學稱,事發時就她一人在家,是鄰居發現後報的警。劉某某的同學分析稱,劉某某跳樓自殺可能與父母對其期望很高,一直想讓她進入快班有關。

死者的母親楊某曾在家長微信群表示,本學期語文、數學老師都換了,孩子屬於慢熱型,成績下滑了很多,心裡有負擔,加之她的指責,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後果。

一個13歲的孩子究竟是受了多大的委屈,竟然敢從十五樓跳下來呢?難道僅僅是因為成績下滑嗎?難道分數真得比生命還重要嗎?付出生命的代價是否太過沉重了呢?

有一點可以看到,孩子的成績下滑與本期換老師,不能很快適應新老師教學模式有一定的關係。

再加之孩子所在的班是普通班,父母對小劉的期望很高。

按理說父母急切希望孩子能夠分配到快班裡,但是要想分配到快班裡,必須要在期中考試考出好成績才行。

所以這次期中考試就好比高考,小劉乃至父母都把希望都押注在期中考試卷上,一旦失利就毫無希望可言。

期中考試失利,只能代表你這一次或者這一段時間失敗而已,並不意味著你整個人生就沒有希望了。然而小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父母也沒有給她樹立正確的「高考觀」。

難道考試就是她們的一切,遠遠超過於生命?一個人對生命缺乏敬畏感,再優秀也是徒勞。

最近各地發生多起學生因學習壓力而跳樓事件,作為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是哪裡出了問題,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重演。

朋友跟我講過他和他兒子的一段故事:

一次我去接他放學,老師楞是沒放人,拉住我做了半天的思想工作。

老師說,你這孩子老愛說話,專注力不行。

老師說,你看你家孩子今天又跟同學打架了。

我說,好的老師,讓您費心了,我回去好好教育他。

回去的路上,兒子偷偷拿眼睛瞄我。

我問:有事嗎?

兒子說:你不打算教育我嗎?

我答:你在學校的行為,自己負責就好了。我相信你能做到的,對嗎?

他點了點頭,然後吐了一口氣,笑開了。

我真的不擔心嗎?我是假裝不擔心罷了。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知識,我終究也不過是個普通的父親。然而,我忍住了去橫加干預,只是做我能做的,帶他閱讀,陪他遊戲。

過了很長時間。有一回,一位家長迎面走過來,沖我兒子說,喲,學霸。我忽然意識到,我的小傢伙不知不覺中就開竅了。就像一粒種子,它某一天就睡醒了,於是自己跟自己說一聲:好了,我可以長大了。

可惜很多父母太過於強調孩子的「好」,又太過於排斥孩子的「壞」。

當父母失去客觀立場,著急忙慌地去「管教」孩子的時候,孩子感覺不到父母的好,只感覺到父母的焦慮。

長此以往,孩子感受不到學習的真正樂趣,反而一提起學習,體驗就都是「頭大」。

也許我們最該做的,就是放下「好」「壞」的評判,為孩子做下面這些事:

1

給孩子做決定的自由

包括要給孩子多一些為自己做決定的權力,當然還包括要給孩子他自己的時間,哪怕他只是發獃,睡懶覺,玩遊戲。這個時間裡,要讓孩子自己說了算。

一個被父母填得滿滿的孩子,要麼他們乖乖地照父母說的做,完全地出讓掉自己的領地,壓抑掉自己的所有需要;要麼就變得依賴,懶散,給足夠的機會讓父母去操心。無論哪一種結果都不是父母真正想要的。

須知,一個懂得管理自己的孩子,一定首先是個擁有自由的孩子。孩子唯有先獲得自由,才有學會自覺的機會,也才真正有力量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2

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多樣化的成長通道

比如,孩子體能好,可以充分地給孩子提供運動的機會,而不必強調孩子必須要在家裡好好看書。

比如孩子唱歌好、跳舞好,武術耍得好,甚至遊戲玩兒得好,這些都該成為孩子一個值得驕傲的資本,和他值得自信的東西。

這樣,當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境,或者某些原因成績下滑,他們總不至於整個的自信和自尊,完全崩潰掉。

3

接納孩子的平凡和失敗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註定此生是平凡的,也註定會遭遇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以及失敗。我們的孩子當然也有平凡和失敗的權利。這是父母們最需要面對的一個事實。

父母當然可以向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但是當孩子失敗的時候,請不要劈頭蓋臉一頓批,或者一下子焦慮了。

比如,面對一個考砸了的孩子,你可以溫柔而堅定地說:「比上次考得至少有進步呢。相信你下次一定會比這一次考得更好。」

如此的溫暖,就像是給孩子吃了一顆定心丸。它會讓孩子知道,失敗的時候父母的愛也是在的,順境、逆境都不是要命的事。將來孩子遇到挫敗,就不至於走入狹窄的絕境。

讓每一個孩子快樂地成長,比什麼都重要。願我們都能成為合格的父母。

本文綜合整理自紅星新聞,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MeOfm4BMH2_cNUgOP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