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收到一條私信問到,說為什麼一些高手總是那麼秀,給人的壓制力那麼強,而自己卻一直都打不出那種效果,這到底是哪裡產生了差距?
相信也有不少玩家有著同樣的困擾,明明我已經懂得很多意識層面的東西了,英雄克制關係也知道,操作也不賴,卻總是上不了分,打不出高手的感覺。
造成這種現象的最主要原因還是自信心問題。
舉個例子,「優勢入侵滾雪球」這個思路,估計大家都倒背如流了,但真正需要去做的時候,不少玩家都會下意識想很多。
覺得自己去別人野區會很危險,萬一打不過不就等於把優勢給送回去了?還是穩一手刷自家野區好一點。
相比之下,高手就會自信很多,他們通過經濟面板分析了戰鬥力之後,如果己方占據陣容和經濟優勢,他們想都不用想就會去反野,因為他們很自信,並不會覺得反野有多危險。
這就是打法不自信與自信的區別,如果你永遠不踏出那一步,只會紙上談兵的話,是完全不知道反野入侵到底會面臨什麼問題的。
相反,如果你敢於踏出那一步之後,並且成功入侵了,那你的自信心就會暴增,完全不覺得反野有多難,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就會主動去入侵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覺得自己比敵人強」是進入高手隊列的第一步,必須要「自我催眠」。
特別是玩露娜,李白和韓信的時候,如果你總是覺得切不死人,不好進場的話,那肯定是自信不足的問題,讓你覺得自己的傷害永遠不夠。
久而久之,你就會開始抱怨隊友不懂得去打傷害給你創造收割環境。
但高手的李白和韓信為什麼都能秀起來呢?難道玩得真的不是同一名英雄嗎?
很顯然並不是的,而是他們足夠自信,並不覺得對面有多強有多難切,所以他們才會發現到敵人的走位失誤,並且抓住,然後直接突進拿到人頭。
「擁有自信會讓你善於發現突破困難的方法,缺乏自信則會讓你一直抱怨環境所帶來的困惑」
再舉個例子,相信不少玩家在剛剛接觸一名英雄的時候,都會出現連勝的情況,然後到了幾十局之後就一直停滯不前了,勝率甚至越打越低,讓你一度懷疑這名英雄到底適合不適合自己。
其實這也是自信心受到影響所導致的問題。
你剛開始接觸一名新英雄的時候,如果給你連續拿了兩把超神,你就會很自信,敢莽敢沖,完全相信自己的傷害,只要遇到脆皮就會衝上去,然後想盡一切辦法去切死對面的C位,完美的發揮自己這名英雄的特性。
不過,等你打了幾十局之後,你由於懂了更多東西與細節,等你遇到對面的C位,就會下意識想很多。
對面輔助在隔壁嗎?我能秒對面C位嗎?我進去之後能活著出來嗎?
你會變得比以前更惜命且謹慎,這樣固然不是什麼壞事,但很顯然,你之後就會比較難發揮該英雄的特性了,拿不到人頭,自信心肯定會越來越低。
就像玩諸葛亮一樣,你害怕貼臉二技能,連莽都不敢莽,只想著開大收割殘血,那真的還不如玩炮台型法師。
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大家開個小號的原因,因為小號能給你帶來自信,儘可能給你敢莽敢沖的環境。
連贏幾局之後,你就會再次回到以前那個「不要慫,就是干」的狀態,不僅會很相信自己手中的英雄,還會找回那種秒人的快感。
當然,我這樣說並不是叫大家盲目的自信,一些基礎的知識還是要有的。
比如「大致的血量估算,對面的技能留存情況和切入方位的選擇」都需要大家通過一定的場次,去把經驗給堆出來的,如果你什麼都不想直接瞎沖的話,那就成「葫蘆娃救爺爺」了,並不是自信。
自信心必須要在你已經有85分的操作意識時,才能給你帶來進一步的提升,讓你覺得即便帶著四個「菜」也無所謂,你carry就行了。
總結
其實說到自信心,我還想和大家聊聊另外一個話題,就是新手入門的英雄選擇問題。
很多玩家剛剛入門的時候,都喜歡選妲己和后羿這兩名英雄,不僅簡單方便易上手,還能體驗到秒人和一打三的快感。
選妲己和后羿來體驗遊戲固然沒有錯,但我不建議大家上到鑽石局之後繼續使用,因為妲己和后羿的天花板太低了,上限低就容易被針對。
與此同時,還容易讓玩家習慣一種「低成本高收益」的打輸出模式。
久而久之,肯定不利於玩家去思路與總結,輸掉比賽之後,他們甚至會覺得完全是隊友的鍋.
為什麼隊友就不能衝上去打輸出給我收割?
為什麼隊友就不能控到關鍵的目標?
相反,如果你從鑽石局以後,就開始玩一些上限較高的英雄,如孫策,橘右京,諸葛亮和李白這些,去觸碰一下這個遊戲的最高天花板,等你練到一定程度之後,操作和意識自然會提升很多。
此時,你再回過頭來去玩后羿,就很容易突破瓶頸了,因為你能清楚的知道對面的孫策和李白到底會如何秒你,甚至你還會在心中嘲笑對面居然想用這麼低級的突進方式來拿人頭。
戰士和刺客一直都是最高上限的代表,你可以不精通,不用他們上分,但必須要會玩,因為只有等你體驗到什麼是「高風險高回報」的操作方式之後,你才能真正的從內到外產生自信,讓自己質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