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唳華亭》他為太子所懼,為大臣所忌,為觀眾所恨,大愚若智

2020-07-16     我說今史

原標題:《鶴唳華亭》他為太子所懼,為大臣所忌,為觀眾所恨,大愚若智

《鶴唳華亭》他為太子所懼,為大臣所忌,為觀眾所恨,大愚若智。

文/岩姐 原創內容,抄襲必究!

由羅晉、李一桐、黃志忠等人主演的古裝權謀劇《鶴唳華亭》更新了,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有些心煩意亂了,不知道是該追下去好,還是放棄好。畢竟接近年關,不想讓自己太難過,無奈《鶴唳華亭》劇情虐人,人物很慫,集集哭的太子蕭定權和次次都被打的陸文昔,都讓人心疼。

這一切除了他們自身的原因,讓自己陷入困境外,更多的原因來自於一個自以為是的父親,來自於一個大愚若智的皇帝。

他不是別人,正是黃志忠飾演的蕭睿鑒。

作為父親,他自以為是,作為皇帝,他大愚若智,到頭來並沒有留下什麼好名聲,反倒是為太子所懼,為大臣所忌,為觀眾所恨,還被冠上渣爹和狗皇帝的名頭。

蕭睿鑒為了坐穩江山,不斷虐自己親自立起來的太子蕭定權,也不斷利用大兒子齊王蕭定棠(金瀚飾演)。對於自己的兒子不會心慈手軟,因為他們不僅僅是自己的兒子,還是自己的臣子。作為皇帝,他要權衡各方面力量,有機會接班他的人,他也要懷疑和加以控制。

為了權衡各方面的力量,他需要依仗的人很多,需要制衡的人更多,其中包括自己的親家李柏舟(張志堅飾演)和大舅子顧思林(劉德凱飾演)。一個是朝中宰輔,一個是軍中大將,都手握權力,都有很強實力,是蕭睿鑒器重之人,更是懷疑之人。

為了江山和手中的權柄,蕭睿鑒對兒子狠心,對大臣更是心狠,虐大臣可以理解,虐兒子就有點說不過去了,畢竟凡事需要掌握一個度,蕭睿鑒因此也獲得觀眾的討厭和憎恨。畢竟蕭定權很有能力,也一心一意對蕭睿鑒這個父親好,只是渴望多一點愛;李柏舟且不說,他有反叛之心,但大將軍顧思林,不僅自己的大兒子戰死沙場,自己也年邁拚命為蕭家做貢獻,蕭睿鑒的做法實在讓人寒心。

這樣的人,觀眾是討厭的。看上去一招又一招讓太子臣服,讓大臣歸心,讓後宮安穩,是聰慧睿智的表現,實際上,他真的挺愚蠢的。

一方面,太子是他自己立的,鍛鍊太子也好,培養太子也罷,都應該張弛有度,但縱觀《鶴唳華亭》播出的所有劇情,皇帝蕭睿鑒對於太子蕭定權的愛少之又少,還不及蕭定權老師盧世瑜的十分之一,不及蕭定權舅舅顧思林的一半。於蕭定權而言,他是最不像父親的父親。

另一方面,太子能力強,強過自己應該是好事,天下歸心,大臣也相信和效忠未來儲君,本是蕭睿鑒喜聞樂見之事,可他卻害怕大臣這樣,害怕太子這樣,甚至想辦法去遏制這樣的事情發生。不管是忠心耿耿的顧思林,還是有反叛之心的李柏舟,他們很多的行為也是蕭睿鑒自己逼的。

因為自己的喜怒無常,因為自己的疑心病太重,導致了很多悲慘事情發生,不僅盧世瑜死諫,連陸英那樣忠心有經世之才的人也被誤殺,還有一心為國的顧思林,都沒有善終。這樣的事情發生,豈不是一個皇帝的悲哀?

蕭睿鑒真的大愚若智,自以為聰明,自以為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中就可以高枕無憂,豈不知,自己起心動念之間,很多事情已然發生變化。怪不得好好的太子蕭定權要自殺,換做是別人,估計早就拉著舅舅和老師造反了,自己是嫡子,是太子,是未來的儲君,這樣的委屈怎麼可以忍受那麼久呢?

蕭定權還是太慫了。

不過,黃志忠的演技真好,眼神之間,動作之餘,台詞之上,都透露著強大的演技。特別是聲音和眼神,好贊好評!雖然蕭睿鑒令人恨,但黃志忠卻值得粉。

您覺得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內容系岩姐說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一經發現必究其責。誠望大家批評指正,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3OkVXMBd4Bm1__YSix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