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這個故事的時候,心情不是很好。
一年多前,我就寫過芳妮的故事。那時她畢業三年多,儘管在北京工作,但月薪只有 4700元。
又過了一年多,芳妮的月薪反而降到了 3200 元。
故事還要說回到最開始,芳妮過去一直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北京一所知名985高校的新聞碩士,師從一個學界很出名的教授,不管是學業還是實習成績,在同期畢業生里都很優秀。
芳妮畢業後,考進入了北京一家事業單位,做宣傳方面的工作。當時芳妮還很滿足,一工作就拿到了北京戶口,儘管工資不算高,但是想著未來會好的。
可工作三年之後,芳妮發現堅持並不會帶來希望,就一直在糾結離職。
當時,因為她單位控制整體薪酬支出,導致她沒評上中級職稱(碩士學歷2年即可評選中級職稱,月薪會由4700 塊漲到 6000 塊)。
單位又以增繳公積金的名義,在每月工資里多扣了1200塊,每個月到手的錢只有4700塊。
今年他們效益還不如往年,福利也被砍的七七八八。原來每個月 600 塊的餐補助、600 塊的交通補助、300 塊的通訊補助,都陸續被砍掉了。
乾了 5 年,月薪反而從 4700 塊,降到了3200 塊。
春節前芳妮找我喝酒,我才知道原來她這一年多,找了好幾份工作,但都因為除了會寫宣傳材料,其他什麼都不會,求職一無所獲。
她嘗試的幾個副業,公眾號、小紅書、抖音,堅持了幾個月沒見到收益,就放棄了。
芳妮喝了一口酒,苦笑著說:看我那些同學,誰他麼像我一樣,乾了快五年,工資從 4700 干到了他麼的3200,真憋屈。
最後她問了我一個問題:秀老師,我覺得我以前還算是挺優秀的啊,怎麼越混越不行了呢?我到底是哪裡做的不好。
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扎心,對啊,為什麼很多原本優秀的人,工作了幾年就不優秀了呢?
01.
時代變了,優秀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社會發展一日千里,優秀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過去,我們以前覺得還算拿得出手的成就,放在現在可能根本就不值錢了。
前幾天跟一個朋友跟我訴苦,說他 7 歲的兒子每周要上四個學習類的輔導班——語文、數學、英語、英語口語,除此之外還要學鋼琴、二胡。
他感嘆,現在的孩子真辛苦。
我說,如果我未來有了孩子,我肯定不會讓他上這麼多輔導班,你看我從小到大一天輔導班都沒上過,最後不也考上北大了麼?所以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孩子在學校里學得如何。
朋友直勾勾看著我說,時代變了,就算當年的你放到現在,也一樣玩不轉。
他說,我們那個年代,大家條件都不好,不上輔導班、興趣班的孩子才是多數,靠你自己的聰明、勤奮,只要學習好還有可能破局。
但是現在這個年代,很多孩子都很聰明,家庭各方面條件都不差,就算是大家站在同樣的起跑線上,獲得更多資源培養的孩子,跑的必然更遠。
而且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現在不光要求孩子成績要過關,還要看綜合素質。
他繼續說,甚至一些有遠見的家長,在培養孩子時走差異化路線:
我送我兒子去海淀一家很牛的雙語幼兒園面試(你沒看錯,北京很多優質幼兒園還需要面試)。
我記得有一場是即興英文演講,所有的小孩英語口語都很流利、正宗。我也是 985 高校畢業的,自認英語還可以,但是跟這些小孩差了十萬八千里,甚至很多小孩說的單詞我都沒聽過。
英語演講完了,校長讓大家挨個表演才藝,大部分小孩都會至少一種樂器、畫畫之類的常見才藝。
有個小男孩當場跳了一段芭蕾,校長和老師們眼睛都一亮,會芭蕾的女孩子不少,但男孩子還真不多,當場就把這孩子錄取了。
朋友最後問我,把當年的你帶到今天,跟這些小孩同台競技,你能贏麼?
我只好認慫,頭一次慶幸自己生得早。
是啊,時代變了,年輕人獲得了更多的資源、知識、機會,每個人都是站在前人打下的基礎上往前跑,以前的「優秀」拿到今天,可能一文不值。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話,放在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尤其現實。
02.
光速成長 ≈ 行業發展 x 人生密度
原諒我這個公式的粗糙,大家將就看吧。
我一直認為,一個人要想快速成長,有兩個因素必不可少:一個是所在行業要蓬勃發展,二是你要有足夠的人生密度。
缺了以上哪一點,成長速度都可能會大打折扣。
行業蓬勃發展很好理解,大家都看得到,自從改革開放以後,每一次機遇的大爆發,都催生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強人。
並不一定是這些人有多強,很多人是沾了大環境和行業的光,所以才能飛速成長。
這就像那個段子:
三個人坐電梯從一樓到十樓。
這三個人在電梯里,一個原地跑步,一個做伏地挺身,一個用頭撞牆,他們最終都到了十樓。
有人問他們怎麼到十樓的?
一個說是跑上來的。一個說是伏地挺身上來的。一個說是用頭撞牆上來的。
這個電梯,就是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和各行各業。而那三個人,則是吹噓各種成功之道的企業家。
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不僅能裹挾著你前進,還能給你帶來數不盡的機遇,開拓你的眼界,撐大你的格局。哪怕你不主動,無數的機遇、挑戰也一定會逼你成長。
人生密度是我自己造的詞,意思是指在同樣長度的時間裡,你做事、學習越多,成功經歷越豐富,不斷積累」小勝「,你的人生密度就越高。
千萬不要小看任何一點「小勝」,因為任何一點小優勢乘以365 天,都會被放大為恐怖的「大勝」。
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同樣每天都是24小時,有人成長速度超乎尋常。
因為有的人高效、勤奮、善於學習,恨不得竭盡心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而有的人就只是在混日子,昨天、今天、明天沒什麼差別,又怎麼可能成長呢?
拿芳妮來說,近幾年他們單位的效益也就勉力維持而已,所以工作也很輕鬆,每天 9 點上班,5 點下班,中間還有一個半小時的午休時間。
他們上午幾乎不工作,每天中午食堂開飯之前,就提前半小時去食堂坐等。「全力以赴」在他們單位既不需要,也不存在。
對他們來說,工作無非就是混口飯吃,做好做壞也沒什麼差別,只要不累,還能賺點錢,這就夠了。何苦勞心勞力,為難自己呢?
有名廚說,想要發揮一把好菜刀的真義,應該是七分用刀鋒,取其銳意,三分用刀背,取其鈍意。
人如鋼刀,三分鈍意是告訴你在攻堅克難的時候,不要總是叫苦叫累,心生畏懼、懶惰。
想做大事的人,不能惜身。
這七分銳意是告訴你,不管生活是多麼庸常乏味,你都要銳意進取。
因為拿著望遠鏡都看不到敵人,很可能藏在你眼皮底下,疏於備戰的人,一定會輸得很慘。
03.
向下看不如向上看: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電影《一代宗師》里,有一句快被說爛的台詞,武學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但我卻覺得,對於人的成長來說,一個更合理的順序應該是,先見眾生和天地,才能見到真實的自己。
這就是山本耀司說的:「一個人的自我,是在關係的碰撞中形成的,厲害人物,是和厲害的人、事和物,深度碰撞中淬鍊而成。」
你只有見到更多強人,更瑰麗的風景,才能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明白了自己的渺小,你才能開始快速成長。
很多以前混的還不錯的人,在學校是個小幹部,在公司是個小中層,或者其他有點小成績的人,有了一點成績就很容易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個奇才。
一葉障目的人,看不到泰山。而這片葉子,就是他們的那一點成績。
六神磊磊老師,前幾天在文章里寫過令狐沖的成長軌跡:
令狐沖剛出場,就辱罵青城派四大傑出弟子,罵人家是狗熊野豬,覺得自己這個「華山大弟子」很不錯,青城派的友商都低智商。
處處受師傅、師弟追捧的令狐沖,還胡謅過段子「五嶽劍派宗師開大會,排定天下英雄座次,師父岳不群天下第八,令狐沖天下第八十九」。
此時,華山大弟子,開始惦記自己的江湖上座次了。
好在他遇到了田伯光,後者用如電一般的快刀,給這個華山大弟子上了一課,直劈得他鮮血淋漓。
令狐沖的師娘岳夫人,有句話說令狐沖,說得很好:
「輸得服氣麼?」「好教你得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
人的成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不斷打臉的過程,每當你覺得自己是個奇才,可以沾沾自喜的時候,就需要一個更強的人來抽醒你,告訴你:
醒醒吧,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奇才,就算有也不是你,還是擼起袖子加油干吧!
04.
如何才能讓人生路,越走越寬呢?
我有這些建議
1)選擇朝陽行業,不要選擇夕陽行業,取勢能夠放大你的優勢。
李嘉誠給長江商學院欽定的座右銘是「取勢、明道、優術」。取勢是根本,因為不知勢,無以為人也。
大家也可以看到,特別是過去幾年的新興行業,二十出頭年薪千萬、百萬的不在少數。在傳統行業,他們是很難有出頭機會的,或者至少二十年後才輪得到他們出頭。
這就是取勢的意義。
2)對於新興行業,不要腦子一熱就扎進去。
有很多人或許以為,選擇朝陽行業,那就是要看見熱點就一頭扎進去?
避免後悔或失敗的第一要訣,就是不要盲目進入。
比如,前一段時間出了很多內容產品,我的一些朋友不聽勸阻,一頭扎進去重運營,美其名曰搶先機。乾了幾個月,發現這些內容產品死光了,一分錢都沒賺到。
與其盲目跟風,不如先看看,再想想。等到看到一點機會再做,也不遲。
3)不要被同化,不要因為別人懈怠而懈怠。
別人的好壞都不是你做懈怠的理由,別人是別人,跟你沒關係。
4)認識自己的渺小,是成長的第一步。
強人太多了,你那一點小成績其實不算什麼,不要沾沾自喜,埋頭干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正事。
5)永遠保持開放心態。
人腦有「選擇性輸入」的機制。
這導致我們只願意聽到自己想聽的,看到自己想看的。如果想要成長進步,就需要對抗「選擇性輸入」。接受新鮮事物、把不同的觀點用筆記下來,不要故步自封。
如果你發現自己不願接受新事物了,多想想大清是怎麼亡的。
6)你要知道,到了某個年紀之後,真正能讓你走遠的,都是自律、積極和勤奮。
每天早起早睡,運動、讀書、學習、管理身材、管理人脈,雖然很多事情看起來沒什麼意義,但積累久了力量巨大。
7)學會對抗人性的弱點,培養成熟心智。
想要對抗人性弱點,需要兩個要素,一個是理性戰勝慾望,一個是未來戰勝當下。
比如當減肥時你特別想吃東西,趕稿子特別想刷抖音,你要儘可能理性分析利弊,想想長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
這就是所謂的延遲享樂。
對抗自己,一定是個特別痛苦的過程,甚至你也會無數次失敗。但是失敗不等於放棄,跌倒了也不能想著賴在坑裡,而是應該爬起來繼續走。
8)流水不爭先,爭得是個滔滔不絕
不要追求那種大起大落的努力。
比如今天看 300 頁書,明天看20也書,這樣你是堅持不了多久的,還不如每天都看 100 頁書,堅持30 天。
畢竟,流水不爭先,爭得是個滔滔不絕。
最後,送你一句俞敏洪的話:
「一個人的生命和思想應該像一條河流一樣,開始起步是小小的、窄的細流,逐漸走向開闊,生命變得豐滿,最後像大江奔騰一樣寬廣,像大海一樣浩瀚,這樣的人生和思想才是值得擁有的。」
希望你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寬闊,祝好。
* 作者簡介
阿秀,一個追求「句秀、骨秀、神秀」的文字夢想家,一個熱愛碼字的個人管理專家,36Kr特邀作家,多篇文章全網收穫千萬級別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