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恢復死刑,耶魯大學教授卻說死亡根本不可怕

美國在16年之後,決定恢復死刑。

這難道是打算向歹徒示弱了嗎?

死刑並不是可怕的,因為死亡本書並不可怕。

至少美國耶魯大學教授謝利·卡根在他著名的書籍《耶魯大學公開課:死亡》中,費盡全力、抽絲剝繭般的在努力向世人證明——死亡並不可怕。

時常受到死亡威脅的人類,製造出了各種遊戲和謊言,使自己可以忘記死亡,慢慢的接近死亡。

宗教、哲學和藝術都是人類發明出來的「遊戲」。

謝利·卡根認為,我們應該先問自己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死亡真的是一件壞事嗎?

大多數人都認為死亡是一件壞事,那麼它對自己到底有什麼壞處?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將大家分為兩類——物理主義者與精神主義者。

物理主義者:

如果我死了,肉體就消亡了,我就不再存在了。既然我已經不再存在,那麼死亡對我又有什麼壞處呢?嚴肅的說,死亡本身對我已經不會起任何作用了。

精神主義者:

對於精神主義者來說,死亡並不是一個終點,死後的世界是存在的。不論是上天堂還是下地獄,你的存在還將繼續,那就更沒什麼可擔心的了。

所以,死亡到底對誰有壞處?

其實,答案是對你的朋友和親人。

當你死亡時,死亡對你並沒有壞處,但是對那些愛你的親人和朋友來說,對那些你離開之後還不得不繼續活著的人有壞處。

因為當你死亡後,他們不能再像從前一樣跟你交談、和你看電影、和你分享美好的生活。

或許,這就是死亡的主要壞處。

死亡對死者本身沒有壞處,而是對生者有壞處。

死亡,其實只是代表著分離。

所以,死亡並不可怕。那麼,對於那些窮凶極惡的罪犯來說,死刑是不是根本一點都不可怕呢?

死刑不如「活邢」的原因:

1.現代的死刑過於「人道」,對罪犯沒有威懾力。

要知道中國古代為何要有凌遲這種處罰措施,簡單的原因就是當時的亂世,太多的罪犯根本不怕死,「砍頭不過碗大的疤」、「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諸如此類的思想,使得許多罪犯根本不會懼怕國家的法律。

2.一時死不如「活受罪」。

有些國家有死刑,大多數能夠夠得上死刑的罪犯,他們都是有預謀的主觀犯罪,如果是衝動殺人也不會判死刑。那麼,他們本身對與自己會死已經有了預期、有過思考。所以,他們根本是不怕死亡的,但是明知會死他們一樣會去主動犯罪。

其實這個原因更簡單,因為他們有時候根本就是想死。只求速死,不為活人,人生對這些人來說早已是一種痛苦而不是生活。

恰恰因為這樣,如果你給他判個無期徒刑,然後在監獄裡過上漫長的人生,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折磨。

殺人放火,死了了事?豈不是便宜了罪犯?這其實也是死刑思考的一個角度。

像《肖申克的救贖》中的老布,在監獄裡待了一輩子,被放出去反而適應不了社會上吊自盡了。

這難道不是對他犯下罪行的一種懲罰嗎?

所以的所以, 從懲罰的角度來看,讓人看不到希望的無期徒刑甚至可能比死刑對罪犯有更大的懲罰力度。

當然的當然,要是恢復凌遲另當別論。

最終的所以,對於死刑犯來說,可以不用承受無期的折磨,可以求死得死。

老美,你是不是倒退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thjN2wB8g2yegNDlPt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