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千年前小朋友文字出土
一千年前是多少年,2021-1000=1021年,查了一下1021年為農曆辛酉年,雞年,為宋天禧五年或天聖元年,遼開泰十年。
近日,在敦煌出土了一批文獻,為一千年前的文獻《吉凶書儀》,記載了當時關於婚喪嫁娶的形式,在背面赫然被那時候的小朋友拿來當草稿紙,在上面畫上自己的大作,還會在貼心地在上面標註:此是蛇、此是大蟲、此是羊、此是鳥,雖然看不大清楚,也可以看得出小朋友的畫畫得不錯,字雖然寫的不是那麼好看,但是也是很工整。
而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雕版印刷改進成活字印刷術時,正是宋朝時期,那時候也有了「宋體字」,是由楷書變化而成的。
--02--
人類幼崽的可愛程度不分古今
看著那些畫,就忍不住想笑,很有穿越感啊。還可以自行腦補出一步穿越劇來。
兒子最初上學時還規規矩矩地樣子,課本都保持得很乾凈,到了二、三年級,大概也都熟悉了,等我偶爾翻他英語書,才發現那本英語書已經被他畫得到處都是,還配上對話,讓我哭笑不得。
類似於這樣滴:
或者這樣滴:
我都不知道這娃在上課時想些什麼,不過想想,大人坐在那硬硬的板凳上一整天,也會心浮氣躁,能在書本里找找樂子,腦洞大開,也還是不錯的調節方式呀。
再來看一組要求小朋友畫媽媽的,有這樣嬸兒地:頭大如斗型
也有這樣嬸兒地:頭髮稀疏,眼睛如牛眼,鼻孔朝天,還好沒有畫牙齒,老母親不知道有沒有哭暈在廁所?
還有這樣意識流派的,看起來是一個正在打傘的媽媽。
人類幼崽的觀察能力還是很強的。
除卻這些搞笑擔當們,也來曬曬咱現代娃的學霸擔當們的筆跡。
這是某學霸的預習筆記,字跡看上去非常的工整,而且非常有條理,同時在筆記本上,他把這一整課的所有相關聯的需要記住的都寫在筆記本上,字體看著大方工整。
這樣的娃就是標準的別人家的孩子了。
--03--
無論是古代人類幼崽,還是現代人類幼崽,一手漂亮的字,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絕對是非常有益處的,那麼,如何讓孩子養成字跡工整的好習慣?
正確的書寫姿勢
這個書寫姿勢一定是最初寫字時就要求孩子養成的,比如說在孩子上一年級開始正式寫字時,就要有一個自己的書桌,有意識地要求孩子做到正確的,良好的書寫習慣。
寫字姿勢:要求做到3個1:
- 眼睛距離紙面為一尺
- 胸口離桌邊一拳
- 握筆的手指離筆尖一寸
同時,要遵循:頭要正,身要直,臂要開,足要平。
正確握筆姿勢
重點說一下正確的握筆姿勢,因為很多孩子沒有最初寫字的時候,沒有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很容易形成勾手腕,慢慢養成習慣之後很難改變。
右手執筆時,要求手指距離筆尖一寸,此時大拇指和食指分別夾住鉛筆,注意大拇指不要壓住食指,中指的第一關節在鉛筆下方,無名指和小指自然蜷曲,筆桿上部斜靠在虎口處,筆桿要與本子成四十五度,眼睛可以看到筆尖。
書寫的速度:
- 一年級的孩子,每分鐘3~5字
- 二年級每分鐘5~7字
- 三年級每分鐘8個字
- 四年級每分鐘10個字
- 五年級每分鐘15個字
- 六年級每分鐘20個字
寫字的要素
寫字包括:寫好基本筆畫,寫好獨體字和寫好合體字.
基本筆畫要寫好,就相當於打好良好的地基再寫,要讓孩子在田字格中寫,同時在寫字的時候要注意具體歸類,因為中國的字體獨體字比較少,左右結構的比較多,要注意哪些字是左窄右寬,哪些字是左寬右窄,哪些字是左右相同,還有哪些是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特殊結構,以及偏旁的高低寬窄變化等。
讓孩子觀察好,堅持訓練,就能寫一筆很好的字。
另外,也可以臨摹字帖。
如果孩子最初掌握不了橫平豎直的感覺,可以買一本臨摹的字帖,讓孩子每天臨摹1頁,孩子自然就有感覺了。
一手好字,在判卷老師那裡都是賞心悅目,自然卷面分也就高了,何樂而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qDUaHcB8MnI47IjT6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