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芹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文在寅"心腹門"會重蹈朴槿惠"閨蜜門"覆轍?
9月9日,文在寅強行任命心腹曹國為法務部長,被反對派自由韓國黨揪住了「小辮子」,陷入政治危機。問題在於曹國的家人涉嫌貪腐、女兒涉嫌偽造文書進入名牌大學,這讓人似乎看到了朴槿惠「閨蜜門」的影子。自由韓國黨鼓動民眾示威所攪動的政治漩渦,也試圖推動文在寅步朴槿惠後塵。
一紙任命為何會掀起如此大的政治旋風?多因背後充斥著多股政治勢力的決鬥。
「帶病提拔」給了自由韓國黨反擊的空子
自建國伊始,韓國基本上一直處於兩股政治勢力的對立與對沖之中,將政敵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決絕一直顛覆著韓國的政局。鑄造總統合法上台的票倉,多僅有微弱多數,有些甚至未過半。總統的執政基礎,實似兩股相互排斥的政敵所支撐的「沙堡」。只要一個支柱決心拆台,總統就會面臨危機。
自朴槿惠「閨蜜門」引發系列政壇地震以來,隨著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入獄,自由韓國黨與共同民主黨兩股政治勢力間的對決,幾乎沒了妥協空間。文在寅明知曹國有貪腐嫌疑,還執意委其擔負司法改革的重任,恰好給了自由韓國黨口實,給了對方「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雪恥報復的機會。自由韓國黨煽動民意示威遊行,複製文在寅通過街頭政治推動青瓦台易主的意圖甚為明顯。
文在寅"心腹門"會重蹈朴槿惠"閨蜜門"覆轍?
司法改革動了檢察系統的奶酪
懲治貪腐、破除財閥對政壇的左右以及限制檢察機構的過大權力,是文在寅立志要整肅的政治痼疾。此前,文在寅試圖以演藝界的「勝利門」痛擊財閥,然卻以司法的無罪判決而告終。在韓國「三權分立」的政治結構中,執掌司法的法院與檢察機構,對總統現行權力雖要禮讓三分,但當總統權力與司法背後交織的財閥勢力對沖時,強財閥與弱總統的權力失衡則會影響司法結果。對於「問題」總統,檢察機構更毫不手軟。民眾運動、政變、暗殺與司法判決成為青瓦台易主的幾大形式。朴槿惠被彈劾下台就是民眾運動倒逼下司法裁定的結果。
文在寅意圖從司法機構的沉疴痼疾入手,推動國會通過高級公職者犯罪調查處成立法案和檢警調查權調整法案等檢察組織改革法案,責令檢察廳配合法務部加快自身司法改革。這無疑是讓檢察機構自己給自己的權力套上「枷鎖」。擁有既得生殺大權的檢察機構,尋機反噬政壇是難免的。
文在寅"心腹門"會重蹈朴槿惠"閨蜜門"覆轍?
儘管曹國與崔順實有著是否出任公職的身份區別,但均是總統「心腹」,均有著類似的貪腐問題,這無疑再次觸痛韓國民眾的神經,令人不免懷疑文在寅借「閨蜜門」進行燭光革命的初衷,懷疑其誓言斷臂割腕以懲治貪腐的真心與能力。文在寅忽視了朴槿惠「閨蜜門」在政壇上樹立的禁忌與民心所向,忽視了自正方能正人的道理,反被檢察機構先發制人,陷入「一招不慎,滿盤皆輸」的險境。文在寅能否在貪腐問題上大義滅親,能否挽回民意和度過危機,決定著他是否會走向「成也蕭何(民眾示威),敗也蕭何(民眾示威)」的命運。(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