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岩市牢記囑託奮力譜寫水土流失治理新篇章

2019-12-09     閩西日報

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習總書記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兩次對長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寄予長汀「進則全勝,不進則退」囑託。近年來,龍岩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深情囑託,持續弘揚「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持之以恆,創新舉措,紮實推進水土流失精準治理深層治理,持續打造水土流失治理「長汀經驗」升級版。今年1-11月,全市完成治理面積46.73萬畝,占任務的116.8%,其中長汀完成17.38萬畝,占年度任務124%。全市水土流失率已由2011年的8.33%下降至2018年的6.44%,下降率位居全省第一,提前兩年實現「十三五」期末龍岩市水土流失率降至6.5%的目標,其中長汀縣由2011年10.26%下降至7.8%。2018年,長汀縣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模式被列為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典型,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福建影響力」典型案例;2019年入選中組部組織編選《生態文明建設》的全國 30個案例之一,成為全國黨員幹部的生動教材。

一、創新治理模式。一是科學定位。制定《進一步加強水土流失深層治理的實施意見(2019-2020年)》,計劃投入14.88億元實施「六大工程」措施,突出以實施長汀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綜合提升、生態示範三大工程」21個項目為龍頭,帶動全市重點治理、精準治理、深層治理,計劃今明兩年全市再治理水土流失面積80萬畝,力爭至2020年全市水土流失率下降至6.12%以下。二是精準「祛斑」。針對每個流失斑塊的不同流失類型,採取不同治理措施。對9.45萬畝植被稀少、水土流失裸露林地,採用喬灌草立體同步治理模式,對5.27萬畝樹種結構單一、生物多樣性簡單的林地,進行樹種結構調整和補植修復,實施闊葉化造林,完成生態茶果園改造面積1.48萬畝。三是嚴格管護。繼續實行燃料補貼政策,全市6736戶、19687個貧困對象領到200元燃補資金,三年來已發放燃料補貼資金1190.7萬元。整合設立「水保110」,在全省率先推行縣、鄉(鎮)、村(社區)三級「林長制」,做到治理保護並重、疏堵結合。

二、實行規範運作。一是落實「一月一調度」機制。專門成立深層治理領導小組辦公室,抽調業務幹部專職跟蹤調度、督查督辦治理工作,實行向常委會議一月一彙報、治理點一月一調研、進度一月一調度工作機制,每月定期召開治理項目工作推進會,通報治理項目進度。二是實行專業化運作。長汀委託縣古韻汀州公司、林業發展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實行項目統一管理,統一設計,統一組織。抽調林業、水保等部門專業技術人員,分組深入施工現場,有效配合監理人員進行質量監督與技術指導,重點把好適地適樹關、整地挖穴(條溝)關、苗木質量和栽植關,確保每個項目按作業設計高質量完成。三是整合治理資金。出台《長汀縣水土流失精準治理深層治理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探索水土流失治理資金「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模式,實行專項資金縣級層面整合,進一步加強資金管理和資金使用的績效目標考評,統籌水土流失治理資金,2019年,省、市、縣已整合22803萬元用於長汀縣深層治理,其中省級13751萬元、市級3276萬元、縣級5776萬元。

三、發動社會參與。一是部門聯動。省、市、縣聯動,財政、發改、水利、林業局、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部門互相配合,目前,已有63個部門投身長汀水土流失深層治理。駐閩部隊也積極支援治理,東部戰區陸軍組織1700餘名官兵前往長汀縣開展植樹造林治理水土流失活動。二是書記帶頭。出台《黨委書記抓水土流失精準治理深層治理體制機制》,明確各級各部門推進水土流失精準治理深層治理責任,頒發目標責任狀,下發工作責任狀,做到項目目標任務、項目工程措施、項目完成時限「三個明確」。三是社會參與。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群眾燃料補助、生態公益林管護、基礎設施配套等優惠政策,引導各方力量參與水土流失治理。今年以來,引進2000多萬元民間資本、5家企業或個人參與水土流失治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WGZ7G4BMH2_cNUgJI5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