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諺語說:「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怎麼理解

2019-07-21     十億投資人

新手死於追高

其實大部分的新人散戶都是在市場有了賺錢效應,甚至是牛市的中後期才進入股市的。但這些新人看到了周圍的朋友,親戚,甚至電視報道之中大家都在股市裡賺錢了,那麼自然自己也經不起誘惑衝進股市!

可是往往這個時候一般都是行情的中後期,在股市的末升段,就象流水席一樣,任你吃喝,來者不拒,但一剎那間,大門關上,一舉成擒,被逮住的人,要把前面吃喝的人所欠的帳全部還清!而新手散戶也就往往會在中後期里不斷的買入瘋狂漲幅的個股從而導致追漲殺跌,成為接盤俠!!

知道新手散戶什麼情況下愛買股票嗎?

沒錯,股價漲的時候!

越漲越控制不住衝動,眼看股價飛了,心裡那個急啊,心裡那個激動啊,終於,再也忍不住!嗖地一下就衝進去了,這幾乎是廣大小散戶們的通病。

所以嘛,散戶愛追高也就不難理解了。

說白了,就是貪婪的其中一個體現,就是人性的一個弱點。

人性有兩大弱點,貪婪與恐懼。他們始終支配著我們的一舉一動,讓我們心理失去平衡,浮躁冒進。

如果控制不住恐懼和貪婪這兩大人性的弱點,我們就會成為他們的犧牲品。

不過廣大散戶們也不用擔心。

投資之路本就是一場學習的路,對於每個人而言,失敗幾乎都是自己造成的,很少有人天生就屬於市場,很少有人天生就沒有人性的弱點。

所以,你要學會去控制它,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一次次追漲殺跌的衝動。

如果想要成功,你就一定要有所改變,改變過去所有錯誤的觀念和習慣,並不斷的將正確的行為練習到成為你的,習慣。

老手死於抄底

而股市裡的老手則是往往從新人演變而來的,他們知道漲幅過大的個股不能買,所以一旦看到個股漲幅較大了,就會出現心驚膽戰的心態!可是又有一種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感覺!於是老手等啊等,好不容易等到了漲幅過大的個股回調,覺得是機會,於是逢低加倉!

熟不知,當一隻個股完成了主升浪和過大漲幅之後,出現的就是一段非常長期的下跌和清倉走勢額,而老手往往會以為是機會,越低越買,越賣越多,最後實在熬不住了只能割肉止損,甚至死撐到底!因此大部分的老手到最後都會成為一個機構刀下的大韭菜!

老手死於抄底,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很多股市中的老江湖都是因為抄底最終虧損了本金。這裡面有幾個點需要理解:

第一,老手是指股市中的老江湖或者是老油條。也就是說,具有一定的交易技巧和心態管理,能夠在跌宕起伏的股市中存活的那一批人。其實從這個角度看,他們都屬於股市中的佼佼者。很多人的交易能力要比所謂的專家要強很多,都屬於實戰型選手。

第二,股市中的老手很少去做追高交易。他們之所以能夠在股市中存活多年,就是因為對於市場存有敬畏,對於高高在上的股價有一定的心理認知。絕對不會隨手交易,在心理上對於追高交易能夠自覺的物理隔離。他們認為追高交易是股市小白或者是新手才去做的事,是一種博弈行為,簡單說,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他們作為老手,交易更趨於穩健和保守,知道什麼是「怕」,一般不會涉身險地,放大危險。

第三,股市老手的交易一般都傾向於拐點性交易,也就是所謂的「抄底」。所以說,作為股市老手交易出現偏差一般都發生在對於「底」的判斷上,而且由於經歷股市多年,再加上對於自己交易能力的自信,一旦認為出現底部機會,股市老手滿倉或者重倉的可能性非常高,但如果市場出現不可控原因,或者對於走勢的判斷上出現失誤,股市老手在底部區域虧損本金的情況就不意外了。所以說股市都就有這樣一句話:老手死於抄底,新手死於追高。

總之,不管是老手還是新手都要始終保持對於市場的敬畏,在操作上永遠保持一份審慎的小心,這樣才能做到穩健交易,穩定獲利。

高手死於槓桿

而所謂的高手則是比新手利好,比老手沉得住氣的人,他們往往已經有自己的盈利模式,並且在股市裡有一套不錯的交易體系!但是唯一不能夠克服的就是一個「貪」字。因為自己的實力確實不錯,但是又想快點達到人生的財務自由,於是動用了槓桿!可是一旦動用了槓桿這就意味著你失敗的來臨!

巴菲特向投資者給出建議時,在信中告誡投資者永遠不要用借來的錢購買股票。他在信中說:」沒人知道股市會在短時間內下跌多少。「「即使你的借款很少,你的倉位也沒有立即受到市場暴跌的影響,但你的理智可能被嚇人的報道和令人慌亂的言論蒙蔽,而不安的思維是不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有時候影響你的不是別的,就是那個錯誤的心態,所以對於投資這件事千萬不要加任何槓桿,哪怕利息在低!即使是高手也不會例外,一旦動用了槓桿,那種複雜的心態和情緒變化可能就會讓你從高智商變為了愚蠢和傻蛋!

所以股市投資是一場馬拉松,不是百米賽,你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投機取巧!短線是銀,長線是金,真正的投資家,是能看準股市的長期趨勢,掌握先機,長抱等待的人。只圖短利而沒有長遠眼光的人是不算投資高手。最後提醒一句:股市投資,風險第一,盈利第二,你賺得多沒用,只要又一次風險控制不到位,就會讓你前面所有的努力全部清零,甚至白費!


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

我曾經在節目中聽到過一句順口溜,好像是「新手怕急跌,老手怕盤跌.高手怕不跌」。在股市中,怎麼會有人不怕跌呢?為什麼?

之前在大學期間,曾有十幾個還在念研究所的學生,他們手中資金雖不多,但都想投資股票來賺點小錢,於是一起來找我。

由於他們平常課業繁忙,就規定他們一年只准買賣一次股票,但每次買進一定要達成「賺一倍」的目標。舉例說,10元買進,20元才可賣出。

短短的3年多下來,這些學生之中便已經有六七個人手中原本的10萬塊錢翻了十倍、而且投資還在持續順利進行之中。

你或許從未想過,一年只要能把握住一次可以賺上一倍的好機會,一開始哪怕只有區區的10萬元,你自己算算看,一次漲一倍,5次就可以將10萬元變成!

我們都要好好反省,每天短線忙進忙出的、浪費了多少次明明可以賺一倍的機會?

想要成功地賺上一倍,非得買在低檔不可,這樣才有翻一番的機會。如果沒有我的嚴格督導,他們不可能有堅決等待低檔來臨的耐心,10萬元可能早就玩完了。

股市出現非理性的崩盤,或是股價出現無病呻吟的大跌,就是買在低檔的大好機會。由華爾街股市過去十年來的表現做出統計,暴起暴落的行情,總會提供給投資人大賺一倍的機會,多則一年2-3次,少則一年半之內也會遇上一次,平均一年有1.3次的機會。

我常常說,人人都想在股市中賺大錢,但只有在一種情況下你才可能實現夢想,那就是當股票處於暴起暴落,或是突變時刻,如果能比別人多冷靜一分,逆向思考一下,就能掌握機會,大賺一筆。

所謂『』高手」,正因深諳個中道理。總是等待著這種大好時機來臨,所以就怕股市不跌。

下次遇上股市突然大跌,你可別又將財神爺推到門外去了!

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在股市中獲勝

最近在騰訊網站以及鳳鳳衛視的專訪節目中,都聽到胡老師說,要想在股市中賺到大錢,必須要先學會做個「不正常」的人。大家起先聽了覺得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是經過老師解釋以後,連主持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並深表認同,直說大師真是幽致風趣.見解的確與眾不同。過去這一年裡,我和身邊的朋友都想趁看在這次大漲的股市中賺點小錢可怎麼老是賺少賠多.難道真的錯在我們都是「正常」人嗎?今兒個能有幸在這次演講中親眼見到您,您如果不多教我們幾招,把您的壓箱寶拿出來我們可不會輕易放您走哦!

在陪著投資朋友們征戰股市的過程中我觀察到,想在股市中制勝的先決條件,與人類的原始本性是恰好相烈的。換句話說,你若無法拋棄過去,正常」人的想法與投資習恨,那麼想在股市中成為真正的機會根木是微乎其微!

投資股票制勝的先決條件就是「低買高賣」,然後在每一次的操作過程中又都要做到「大賺小賠」,請問,一個正常的人做得到嗎?

(1)正常人在股市中總是「高買低賣」

「低買高賣「是買賣股票賺錢的唯一途徑。但是,在經濟蕭條或者股價跌得東倒西歪的時候,有誰敢買股票,相反的.正常人只有在行情大好的時候才敢進場。因此,能在低檔買進的人少之又少,而不幸搶到高檔的人十有八九。一步錯全盤錯,自然會一步一步演變成始亂終棄、「高買低賣「的投資悲劇。

(2)正常人在股市中總是「小賺大賠」

大多數的人好不容易才選中一支獻股,就害怕煮熟的鴨子會飛掉,於是賺個兩三塊錢就急著賣掉。相反的,對於選錯了的個股、卻不願面對現實,反而安慰自己說是做長期投資。

依我的看法,根木不了解「與『』無法面對現實」是投資人在股市中落敗的兩大主因。由於對個股不了解,股票漲了,你就會坐立難安,急著想下車。又由於無法面對現實,股票跌了,你只能硬著頭皮全程參與。這不就是我所說的正常人在股市中總是「小賺大賠」嗎?

那麼到底要如何做到「低買高賣」及「大賺小賠』呢,我認為只有透過機械式的操作方法最能達到目的。


峰迴路轉趨勢操作

很多股民喜歡追漲,尤其是喜歡做這種趨勢的股票,橫盤一段時間,當天突然拉升的股票趨勢,以為能大幅度拉升,其實這只是莊家出貨做出的籌碼,你進去那就等著虧錢。不知道大家小時候玩過那種遊戲沒有、利用筐子捕鳥的遊戲,看下圖。莊家總會給你放一點你喜歡的東西,就像麻雀喜歡小米一樣,而且這些米還是癟的,空的,基本算是空手套白狼了。莊家給點好處就,散戶就干,最後還不是灰溜溜的出來了?還掉一身毛!


這個圖,大家自己想想,我們應該如何看?我們看看這一類股票:




你就說,這樣的股票,誰沒買過?真是能把人玩死哦!這操盤手也真是閒蛋疼!就知道洗洗洗,一個月不知道洗多少次!也不能玩點新的!

這是大家平時喜歡做的股票,然後我們再看另一種:





很多朋友是非常喜歡在下跌回調處,玩這種票的,但是如果玩不好,那就進入萬丈深淵!

我對這類股票形態是一眼都不想看的,我一般做的是一種趨勢,我給他起名叫做:峰迴路轉!

我先給大家看一個圖:



這個股票在大趨勢不變的情況下,中途雖有回調,但是這正是給我們買入的機會!應為高點莊家拉升出貨,不可能把所有散戶都帶著賺錢,那肯定得洗下去一波。高位中陰線下來,在30均線得到支撐,那麼這個點位就是買入的機會,如果再有回調,繼續加倉。當然,這個加倉點位,肯定是在趨勢不變、不破前面的支撐線的。這才是加倉的機會!

看這個圖片,再看時間和個股!不要說我又是馬後炮!進場點位是很好的兩個票!

我給大家教的最多的就是方法,而不是買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也是我寫文章的初衷!

然後我們看下一個股票:



整體趨勢是沒有改變的,只要有回調,不破支撐線,那麼就可以買入。我們再看最新的價格,也是在高位做的下引線不破,依舊可以做的。但是,如果不突破前期高點,風險依舊存在,小打小鬧玩玩還是可以的。



上圖,也是一樣的趨勢,只要回調就買,也是比較穩的,而且盈利比較客觀。如果加上是龍頭的話,那麼賺的利潤空間更大。我們看這類:片仔癀



說實話,這票都是業績推動的,我不知道把這個股票給粉絲們推了多少次了,就是嫌棄高!八十多塊給說了幾次,打死不進,我真的是沒辦法,死貓扶不上樹,真心的。屁話不多說,看看我今天進的這個。



是不是一樣的趨勢,是不是很熟悉?只不是這幾天的走勢已經有支撐線?那麼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肯定是一個快速拉升的狀態,有可能創新高!看下圖!


這種股票,你不買?誰不買誰是傻子!


ACD技術指標,即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一個比較常用的趨向類指標。

它是利用「紅」,「綠」柱狀表示看多與看空,如果看倒紅色柱狀,就看多,綠色柱狀就看空。

初識MACD:

MACD技術指標廣泛流行於歐美市場,現在也是我國市場使用最廣泛,較有效的技術分析指標之一,因其直觀,形象,也備受投資者們的青睞。



MACD概述

MACD技術指標圖形是由DIFF線,DEA線和柱狀線組成,其中DIFF線是核心,DEA是輔助。

DIFF線是快速移動平均線(12日移動平均線)和慢速移動平均線(26日移動平均線)的差。如果其值為正,則稱為負差離值。

在持續上漲行情中,正差離值會越來越大,在下跌行情中,負差離職的絕對值會越來越大。

這樣經過對移動平均線的特殊處理,虛假信號就會大大減少。

DEA是DIFF線的算術平均值,柱狀線的值是DIFF與DEA的差值,即若DIFF線在DEA線上方,則差值為正,柱狀線在0軸上方,顯示為紅柱,若DIFF線在DEA線下方,則差值微負,柱狀線在0軸下方,顯示為綠柱。

如果DIFF線和DEA運行在0軸下方,表示現在的市場是空頭市場,如果DIFF線和DEA線運行在0軸上方,表示現在的市場是多頭市場。

0 軸上方的柱狀為做多信號,當其增多拉長時,說明多方氣勢旺盛,多方行情將繼續,當其減少縮短時,表示多方氣勢在衰減,價格隨時可能下跌。0軸下方的柱狀線 為做空信號,當其增多拉長時,說明空方氣勢旺盛,空方行情將繼續,當其減少縮短時,表示空方氣勢在衰減,價格隨時都可能止跌或見底回升。

下面給大家講講MACD經典使用技巧。

一、MACD的O軸

O軸上方是安全區域,O軸下方要規避。



二、MACD黃白線O軸上方第一次金叉(黃白線在O軸上方第一次金叉的準確率最高)

MACD黃白線在O軸上方第一次金叉,就是買進的信號。



三、MACD黃白線O軸下方第一次死叉,這個時候必須將股票賣出。



四、MACD黃白線在O軸長飄,即長期貼近O軸運轉,這是主力吸籌、吸盤的表現。應該重點關注。有朝一日,一旦向上發散,股價向上爆發的力度就很強。



五、MACD底背離 股價階段新低,MACD綠柱不創階段新低,這就是屬於MACD底背離。

牛市中多數用30分鐘圖找MACD底背離,可以有效把握到買點。



六、MACD頂背離 股價階段新高,MACD綠柱不創階段新高,屬於MACD頂背離。

在牛市中,頂背離的效果很差,不建議使用,但是,在熊市和震盪市中,頂背離的效果很好,是非常重要的賣出參考信號。



對買進、賣出時機作出研判的技術指標。通常所運用的參數(12,26,9)、(5,34,5)等。

計算公式:以MACD(12,26,9)為例:

MACD=前12日短期平滑移動平均線-前26日長期平滑移動平均線;

Signal=過去9日間MACD的平均值。



MACD多空分水嶺——0軸

當MACD處於0軸線以上時為上升趨勢,後市交易方向應以做多為主;

當MACD處於0軸線以下時為下降趨勢,後市交易方向應以做空為主。

提醒:

該用法還可以用於分辨趨勢處於什麼階段:

0軸上方MACD向上延伸則上行趨勢運行良好,而如果MACD拐角向下運行則暗示市場處於上漲回調階段;

0軸下方MACD向下延伸則下行趨勢運行良好,而如果MACD拐角向上運行則暗示市場處於下跌反彈階段。

MACD與Signal的交叉信號

MACD從下方向上穿過Signal時,即形成「黃金交叉」,為買進信號;

MACD從上方向下穿過Signal時,即形成「死亡交叉」,為賣出信號。



提醒:通常情況下,該用法必須注意形成交叉信號後與0軸的關係,從而判定交叉信號的強弱可靠度。

1、在0軸之上所出現的黃金交叉為順勢買進信號,但此時如0軸與金叉距離較遠,則效果減弱;

2、在0軸之下所出現的黃金交叉為逆勢買進信號,但此時如0軸與金叉距離較遠,則效果增強。

3、在0軸之下所出現的死亡交叉為順勢賣出信號,但此時如0軸與金叉距離較遠,則效果減弱;

4、在0軸之上所出現的死亡交叉為逆勢賣出信號,但此時如0軸與金叉距離較遠,則效果增強。


波段操作是針對目前國內A股呈波段性運行特最有效的操作方法,波段操作不是賺錢最多的方法,但始終是一種成功率很高的方式。短線操作可以靈活的迴避市場風險,這樣可以充分保持資金實力和培養市場交易感覺。筆者覺得波段操作比任何操作技巧都重要,在每一年的行情中都有高潮和低谷,高潮是賣出的好機會,低谷是買入的好機會。

一、波段操作三原則

第 一、在具體操作中,投資者的思路要立足於中長線,以「多」為核心。如果出現調整,可以在技術指標超賣後大膽介入,具體參考的技術指標為KDJ值中的J值, 當J值為負值時,投資者不宜再斬倉;而當J值連續兩天出現負值且負值數較大,可主動「被套」。當大盤上漲時,投資者在有一定獲利的基礎上不必急於一次拋 空,要分批拋出。

第二、在強勢中進行波段操作,選股尤為重要,任何時段都會有不同的熱點,不抓住主流板塊,會讓你減少收益。其實,在強勢波段操作中把握主流並非難事,大盤上攻時成交量放大、漲幅大的板塊即為波段行情中的主流板塊。

第 三、在波段操作時要少做短線,不宜頻繁換股。在一個階段的低位或較低位介入後,在波段行情明顯就要結束時(具體為熱點板塊突然縮小,莊股減少,下跌放量, 相當多技術指標嚴重超買等)拋出。由於短炒會增加失誤的次數,且大盤以升為主,差價難以把握,在高位拋出往往須加價追回,在具體操作時應減少或不進行短線 操作。

二、買入形態的波段操作

1、雙底形態的波段操作

操作買入條件:

股價經過一波長期的下跌,量能萎縮至地量,反彈的量能明顯放大,回調量能明顯萎縮。價格與技術指標產生嚴重的低位鈍化或底背離,鈍化或背離的次數越多越可靠。

(1)反彈回調到前低點受到支撐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一買入點位。

(2)放量上漲時突破頸線阻力位,為第二買入點位。

(3)突破頸線上漲一波後回抽不破頸線,再次放量上漲時為第三買入點位。

實戰案例



2、圓弧底形態的波段操作

操作買入的條件

圓弧底出現在市場下跌的末期。判斷圓弧底的條件是市場從急跌變為緩跌,再由緩漲變為跳空暴漲,跳空暴漲為圓弧底完成的標誌。放量上漲的跳空缺口處為圓弧底的唯一可靠買點。圓弧底形成的時間越長,可靠性越高,上漲幅度越大。若中長期均線向上,則買入的可靠性更高。



3、V形底形態的波段操作

股價跌幅越大,下跌越猛烈 ,出現V形反轉的可能性就越大,上漲動力越足。因為在V形底中多空雙方爭奪激烈,周期較短,所以對於介入點位的判斷要及時,隨時留意支撐位的底部反轉K線形態。

(1)當出現放量的陽包陰反轉大陽時是買入的第一點位。

(2)放量突破頸線是買入的第二點位。

(3)回踩頸線再次放量反轉上漲,是買入的第三點位。



三、賣出形態的波段操作

1、頭肩頂形態的波段操作

操作賣出的條件

股價經過一波大幅上漲,出現放量滯漲或縮量上漲的量價頂背離、鈍化形態。股價與技術指標出現頂背離或頂部鈍化形態。

(1)股價反彈至前高點或未到前高點時受阻反轉向下,為賣出的第一時機。

(2)股價跌破頭肩頂的頸線時為賣出的第二時機。

(3)股價跌破頸線後,反抽受頸線壓制再次下跌,為賣出的第三時機。



2、圓弧頂形態的波段操作

操作賣出條件

在一波大幅上漲的末期,上漲乏力,K線逐步變小,且量價頂背離、鈍化,或出現天量成交。判斷圓弧頂時要注意,前期的上漲是由急到緩,而且下跌時形成向下的跳空缺口,標誌著圓弧頂形態完全形成。

(1)在圓弧的頂部出現放量下跌的反轉K線時,為第一賣出時機。

(2)在圓弧頂右側出現跳空缺口時,為第二賣出時機。

(3)股價反彈至圓弧頂形態缺口受阻下跌時,為第三賣出時機。



為什麼說波段高手都善於持股?

短線不足取,長線難把持,若想進退自在,而不奔忙鬱悶,唯有波段。

在股市中,漲的過程為陽,跌的過程為陰。上漲波段為陽,下跌波段為陰。

陰或陽都不能永遠持續,陰到一定程度必然轉陽,陽到一定程度必然轉陰。在股市中,表現為跌到一定程度,必然上漲;漲到一定程度,必然下跌。

漲與跌的過程我們稱之為陽與陰,漲與跌的拐點我們就稱為生與死。具體言之,波段行情由跌轉漲的拐點,我們稱之為生;波段行情由漲轉跌的拐點,我們稱之為死。

能識別陰與陽不為高,能把握生與死才謂之「得道」。

波段的生與死之間,只有持股這一件事。休要小看持股,凡能賺大錢者,必善持股。不善持股者,即便買點正確,也因不能堅持到底,而與大財無緣。

老子日: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闡述了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老子上面的話,有兩個要點:其一,任何事物的發展壯大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過程,大的東西無不是從細小的東西發展而來的,因此,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及早動手,從小做起。在股市,應該逢低(拐點附近)進場,不要等股票大漲起來,才曉得追進,那時,已是風險高而利潤小了。

其二,必須堅持始終,才能取得成效。每一株參天大樹,都是從小樹苗長起來的,而且都要生長很多年。在股市中,我們在正確的買點買入後,應一路持股到行情的頂點,而不能半途而廢。

波段的漲與跌,總在不斷上演;波段的生與死,總在悄然轉換。但能識別陰陽、把握生死,則股道成矣!


不要浪費時間在預測市場上

任何對沃倫·巴菲特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他對預測的立場是清楚明了的: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不管是經濟預測、市場預測,還是個股預測,巴菲特堅信預測在投資中根本不會占有一席之地。

巴菲特在他投資生涯的 40 多年裡,獲取了巨大的財富和無與倫比的業績,他的方法就是投資於業績優秀的公司,與此同時,避免因推測未來的市場走勢而給投資者造成誠惶誠恐甚至是滅頂之災。巴菲特說:「事實上,人的貪慾、恐懼和愚蠢是可以預測的,但其後果卻是不堪設想的。」

格雷厄姆說:「離華爾街越遠,你就越會懷疑那些所謂的股市預測或時機。」伯克希爾·哈薩威所在的奧瑪哈離紐約那麼遠,巴菲特不相信所謂市場預測是很合理的事。巴菲特無法預知短期內股價的變動,也不相信有誰可以做到這一點。長久以來他對預測的感覺是:股市預測專家存在的唯一價值,是使算命先生更有面子而已。

任何對沃倫·巴菲特略有所知的人都知道他對預測的立場是清楚明了的:不要浪費你的時間,不管是經濟預測、市場預測,還是個股預測,巴菲特堅信預測在投資中根本不會占有一席之地。

他在伯克希爾公司 1988 年的股東大會上說:「對於未來一年的股市走勢、利率以及經濟動態,我們不做任何預測。我們過去不會、現在不會、將來也不會預測。我們深信對股票或債券價格所做的短期預測根本是沒有用的,預測本身只能夠讓你更了解預測者,但對於了解未來卻毫無幫助。」

「我不知道股市明天、下周或者明年會如何波動。但是在未來的 10 年甚至 20 年裡,你一定會經歷兩種情況:上漲或下跌。關鍵是你必須要利用市場,而不是被市場利用,千萬不要讓市場誤導你採取錯誤的行動。查理和我從來不關心股市的走勢,因為這毫無必要。也許這還會妨礙我們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鋪天蓋地的股評中,股評家經常說股市或某隻股票有上漲的動力、下跌的壓力等,巴菲特建議投資人千萬不要相信股評家:「投資人期望經紀人會告訴你在未來兩個月內如何通過股指期貨、期權、股票來賺錢完全是一種不可能的幻想。如果能夠實現的話,他們也根本不會告訴投資人,他們自己早就賺飽了。」

巴菲特認為,市場與預測是兩碼事,市場是在變化的,而預測是固定不變的,預測的固定不變只會給分析市場的人以錯覺感。

他這樣告誡股東們:「分析市場的運作與試圖預測市場是兩碼事,了解這點很重要。我們已經接近了解市場行為的邊緣了,但我們還不具備任何預測市場的能力。複雜適應性系統帶給我們的教訓是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它頑固地拒絕被預測。」

許多投資者僅使用歷史評估方法或模式來決定股票什麼時候便宜,什麼時候貴。但歷史評估方法的缺陷是他們對周邊一切的依賴性。這就是說對個股的衡量取決於某一特定經濟環境:某股的資本回報,某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戰略實施。換句話說,歷史模式只有在公司和行業發展的環境與評估方法建立之初的環境相似的條件下才會奏效。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與以前相比不僅各個公司本身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且投資者用來比較他們的指數也截然不同了。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想了解更多股市操盤手法和買賣秘訣,可以關注筆者微信公眾號:投資人筆記(K600313),訂閱學習更多實戰技巧、操作策略,滿滿乾貨不斷送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QQwW2wBUcHTFCnfYuq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