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老公被打臉?共享充電寶活得挺好,陳歐街電或盈利數億

2019-12-26     Hi生活菌

就在2017年,當為自己「帶鹽」的陳歐宣布街電獲得聚美優品3個億的融資後,「娛樂圈紀委」王思聰曾在朋友圈諷刺稱,「共享充電寶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為證。」

兩年半的時間過後,以街電為代表的共享充電寶企業不僅活了下來,而且似乎還活得挺不錯。

繼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汽車等一系列共享經濟誕生的網際網路項目一個接一個「撲街」之後,共享經濟似乎已經不被人看好。就連共享單車的領頭羊ofo最近兩年也是陷入了退押金的無底黑洞,似乎至今也未能自拔。

反倒是一直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在洗牌之後,頭部企業已經實現了盈利,並且還在繼續拓展更大的下沉市場。

要知道,共享充電寶這個項目,曾被認為是偽需求。一方面,當時的人們大多數出門都是自備充電寶,誰會願意花錢充電?並且現在手機的續航能力也是越來越強,甚至連手機反向充電技術都出來了。又何必去用什麼共享的充電寶呢?

不過質疑歸質疑,畢竟前兩年共享經濟確實太火了,風口上的項目,自然少不了有人願意搏一把。

根據艾瑞發布的統計報告數據顯示,2016到2017年,共享充電寶行業共獲得融資31筆,其中28筆發生在2017年,月融資2.3筆,過半數集中在天使輪及以前。

2017年8月,聚美優品完成了以3億元人民幣對街電的認購,占股約60%。之後,便有了王思聰的那一句不看好共享充電寶的言論。

2017年,是共享充電寶最輝煌的一年。

然而此後,共享充電寶就進入了「寒冬」,資本的寒冬,融資方面除了小電科技在2018年3月份獲得B+輪融資之外幾乎沒有。當然,這也不能說就是共享充電寶單方面的問題,資本收緊,加上共享單車的泡沫破裂,讓外界對共享經濟這個行業都避之少談。

然而沒想到的是,看上去似乎已經涼涼的共享充電寶,經過一年多的「沉寂」之後卻翻盤逆襲,還似乎活得挺滋潤……

根據Trustdata發布的《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行業發展分析簡報》顯示,2019年共享充電市場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5億人次左右,街電、小電、怪獸充電、來電占據共享充電行業前四,分別占據28.6%、27%、25.1%、15.6%的市場份額。

同時,艾媒諮詢的報告指出,街電、小電、來電和怪獸充電這四家頭部品牌已經實現盈利。艾媒諮詢還預計,2019年中國共享充電寶用戶規模將達到3.05億人,2020年用戶規模將增長至4.08億。

最終,在共享經濟的浪潮中,共享充電寶竟然似乎成為了笑到最後的那一個……

可是,就這樣一個在很多人看起來是偽需求的產品,究竟憑什麼逆襲翻盤呢?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之前資本的分析,也有過於理論的成分在裡面。

結合現實來講,就拿手機續航這件事來說。手機的電池容量在增加這沒錯,但是隨著螢幕越來越大,應用越來越大,耗電也會越來越多,因此手機續航能力並沒有多明顯的提升。隨著5G的成熟,手機還得要塞下更多的東西,續航能力要想有質的提升非常難。

很多人還會疑問,一個充電寶才幾十塊錢,好的也就上百塊,自己買一個就行了,幹嘛還要花錢用共享的?

說到這,就不得不說,現在的人是越來越「懶」了。伴隨著各種移動新興消費行為的興起,出門只帶一個手機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充電寶雖然小,但仍很占地方,尤其是部分女性用戶,寧願包里塞著口紅化妝品,也不願意放著塊充電寶。

並且,隨著共享充電寶在各個消費場所以及公共區域的布局,導致人們的使用習慣也在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就類似於你用慣了微信支付寶支付,就基本不裝現金一樣。同時,不用下載APP,加上信用免押金的逐漸應用,更是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愛上共享充電寶。

此外,共享充電寶能夠比共享汽車、共享單車活得更為滋潤的另一個原因,就是運營成本。

不用付出那麼多的人力和物力,物料成本更是低了好幾倍。並且,和共享單車不同的是,共享充電寶的鏈條上有品牌商、代理商和商家三者的參與。日常維護是代理商的事兒,看護則是商家的事兒,而品牌商則是提供硬體和服務。其中,商家更是直接拿取抽成,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顧客,而付出的只有電費,更是加快了共享充電寶的布局。

在頭部品牌均實現盈利的背景下,共享充電寶可以說已經向外界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可行性,最起碼比共享單車要靠譜一些。並且,作為其中市場份額最大的街電,更是給聚美優品帶來了不小的貢獻。數據顯示,2018年,街電最高日訂單量達180萬單,用戶首次破億。同時,聚美優品的財報也指出,街電等新業務為聚美帶來了9.3億元的營業收入。

那麼是不是王思聰真的就被打臉了?共享充電寶是否就真的這麼賺錢呢?

其實,這個行業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光鮮,要知道最終活下來的也只是少數,而更多企業則是倒在了半路。

成立於2015年的樂電,於2017年10月退出市場;成立於2016年的PP充電於2017年10月因自身原因關停;成立僅僅四個月的放電科技也在當年的10月退出。

此外,資本市場對這個行業,也保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在2018年,只有小電和怪獸充電獲得了上億元的融資,2019年更是只有怪獸充電一家。主要的顧慮還是在於這兩年資金緊縮,而這個行業燒錢太快,不敢投。

融不到錢,還能盈利,靠的是什麼?使用過共享充電寶的人可能都發現了,滿屏的廣告和漲價,是共享充電寶的主要盈利方式。打開怪獸充電、來電和小電小程序,映入眼帘首先就是廣告,尤其是怪獸充電,直接就是滿屏的廣告。

而在查看附近門店時,更是再彈出一個廣告,底部也是各種推廣廣告,還是輪播,不得不說真是不浪費每一處可以讓用戶「誤觸」點擊的地方。

所以總的來看,其實在翻盤逆襲的背後,共享充電寶也存在著很大的爭議。盈利方式是一塊,而漲價亂收費等更是引來消費者的不滿。悶聲發財之後,共享充電寶行業仍難說已經成熟,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如何拓寬賽道以及融錢。

今年是5G商用的元年,明年更是將會迎來爆發,手機終端的耗電量也會相應提升,在續航技術短期內未能實現突破的前提下,充電寶應該還將會是一個很旺盛的需求。

但是,對於共享充電行業來說,這是機會,也是挑戰。

不能只靠漲價來提高營收,還要依靠精細化運營縮減不必要的成本,並拓展更多盈利模式和渠道,提升本身的產品質量和服務品質,真正留住用戶提升復用率,這可能才是真正活下來的方法。

本期話題:你看好共享充電寶嗎?

· END ·

*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P6KQW8BMH2_cNUgcfV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