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麼書最容易補腦?人物傳記。
本文通過3-5本人物傳記總結提煉而成。
1. 我們為什麼要讀人物傳記?
太陽底下無新事,人生路非常漫長。別人踩過的坑、為什麼踩這個坑、哪些坑可以避免、哪些坑非踩不行?如何判斷?光聽道理是沒用的。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躬行之前,咱能不能提前預估一下,先總結前人的經驗?《人物傳記》是總結經驗、避免踩坑、紙上補腦非常好的養料。
2.為什麼失敗比成功更重要?
人在順境的時候,比較容易驕傲。就像很多投資人&創業者的認知里:掙錢了就以為是自己能力特別好,賠錢了就是大環境不好。
千萬別笑人家,這就是人性!很有可能你在這個處境里,也會犯這個毛病。
因此,南懷瑾老人家說:「很多人能夠做到得意不忘形,但是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失意不忘形。」
但是,這個世界上確實有少部分人,能夠在「特別不好的大環境」下,創業成功。就比如說2018年金融公司頻繁暴雷的大環境下,我當時所任職的金融公司,低調奢華有內涵的在香港上市了。這些老闆的心智是怎樣煉成的?失敗者又為啥老失敗?想要成功,機緣固然重要,想要可持續的成功,必須先研究失敗!
3.《斷頭往後》,有哪些精神養料?
為了研究失敗,筆者翻閱了法國大革命為背景的兩本書《斷頭王后》、《拿破崙傳》。歷朝歷代的末代,都有很多共通點。茨威格這本《斷頭王后》,讀完令人回味無窮,寫的實在太好了!
斷頭王后(以下簡稱:瑪麗),瑪麗從小充滿靈氣,母親是叱吒風雲的女王,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從最初法國人民對她的擁戴到最後的臭名遠揚;從母親不斷的諄諄教導到瑪麗後來的悔之莫及;從奢侈無度到勤儉節約為時已晚;從被「馬屁蟲們」萬人擁戴到母親死後親兄弟都沒有來幫助她擺脫死亡的厄運……
在茨威格客觀的筆下,瑪麗並不是一個壞女人,她只是貪玩、只是長大的有點晚。在她接近死亡的命運里,展示出了她母親遺傳的強大的基因:即使在牢房裡,也展示出女王應有的傲骨。
為啥同樣的時代下,拿破崙可以活、瑪麗得死?拿破崙從小是千錘百鍊長大的,瑪麗是溫室里的花朵;拿破崙每日閱讀,瑪麗一看書就打瞌睡,如何能比?
瑪麗,本來有機會成長為一代英主。卻因「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死在了人民的憤怒中……
4.《安娜·卡列尼娜》,有哪些精神養料?
看《安娜·卡列尼娜》時,僅僅是抱著對故事好奇的心態。總是聽這本名著的名字,卻不知道講得什麼。於是看了視頻版《安娜·卡列尼娜》。
說俗氣一點,僅從故事情節來看就是:一個叫安娜的貴婦(原農村姑娘),背著丈夫找到了愛情。對方是個有前途的年輕軍官,離婚嫁給對方後,每天特別閒,總是問軍官:「你愛不愛我?」問多了,軍官的回答變得不耐煩,敏感的安娜選擇了臥軌自殺。
列夫托爾斯泰撰寫這個故事,是有原版的人物情節的。在看《安娜·卡列尼娜》時,連筆者這個觀眾都有點不耐煩,特別想對安娜說:大姐,這個問題,你已經問了好幾遍了。
但設身處地的站在安娜的立場上看,貌似也比較容易理解。君以此始,必以此終。安娜的情人轉正,自然本能的會懷疑對方是否還會去找其他人。安娜沒有賺錢能力,年輕軍官就是她的天。至於這部作品如何跟當時的時代相結合,恕筆者本人對俄國的歷史知識量有限,暫時沒看明白。
5.《包法利夫人》,有哪些精神養料?
去年雙十一,當大部分文章都在說買買買的時候,唯獨一篇文章說到《包法利夫人》因買買買走向絕路的故事。(因文章篇幅原因,故事情節暫不贅述)
昨兒看完《包法利夫人》,忽然發現這個故事跟其他外國文學大家寫的書(《斷頭王后》、《安娜·卡列尼那》)有很多共通之處:
(1)這些女人都是貴婦——俗稱天天在家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干。
(2)從精神上,都打心眼裡瞧不起自己的丈夫。艾瑪(包法利夫人)的丈夫是個普通又老實的鄉村醫生,艾瑪覺得生活一眼望到頭,因此找了比自己丈夫更能說甜言蜜語的n個情夫。安娜(全稱:安娜·卡列尼娜)是從村姑成為貴婦,嫁了個官場老男人。即使得知安娜有了別人,一心維穩的老男人依然能夠包容安娜,前提是安娜不離婚。後來,安娜拋家棄子的選擇了令她內心著迷的人。瑪麗(斷頭王后)就更別說了,從頭到位就沒看上平庸的路易十六,甚至最後還出現瑪麗與情人、路易十六,三人和平相處的局面。
6.看完這些悲劇故事,總得來點兒喜劇壓壓驚——《維多利亞女王傳》。
說了半天人物傳記,全是出軌的橋段。忽然想起去年看到的《維多利亞女王傳》(商務印書館版)。雖然稀少,但維多利亞女王是一生只愛一人的典型案例。
沒翻閱這本書之前,以為是能夠看到像《康熙王朝》那樣向天再借500年般跌宕起伏的故事。沒想到就是普普通通的介紹了維多利亞的生平,順便撒了滿滿的狗糧:女王每天多麼期待見到自己的老公、配王在他人眼中如何平庸以及女王多麼愛他、配王去世後女王多麼的愛他等等……
維多利亞女王的成長環境跟兩位村姑(安娜、艾瑪)以及瑪麗(斷頭王后)不同,女王是真真正正吃苦長大的。而且女王從小受到基督教家庭教育長大,當維多利亞得知自己未來需要擔負的責任時,她非但沒有說「高大上」的話,相反,她說的無比接地氣:「一定要好好做人。」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小家穩了,大家才能穩。以上的悲劇故事,無一例外的走向滅亡,會發現很多相同點:女人從骨頭縫裡透著不安分、男人都很老實。
不同點是:只有維多利亞是全盛結局,其他幾乎都跟斷頭王后一個下場。
深究細節,會發現:雖然維多利亞的老公在外人看來,也很平庸。但是吧,維多利亞女王情人眼裡出西施——就是特別崇拜他,而且一生只崇拜他一人。
7.大自然與現代社會——《新相親大會》。
一棵樹要想生長的好,需要有良好的種子。有了好的種子,需要比較好的土地,還需不斷的辛勤澆灌、剪去旁枝。
兩個人若真心想走完一生,前期需要先有愛情。(同理:想要成就一翻偉大的事業,前提也是熱愛)光有愛還不夠,還需要良好的品格。基督徒的好處在於,每周末要去教堂反思懺悔。我國儒家思想有吾日三省吾身,但大部分人的「慎獨」與「自律」很難做到這一點。(同理:剪去旁枝)
《新相親大會第三季》最新一期:農村小伙家境遭滅燈。
這個普通的河南小伙子在上海月薪3萬,但出身農村,未來需要撫養弟弟。在節目中曝出家境後,大部分人忙著滅燈。
唯獨2號在此時堅定的支持他。小伙子最終卻選擇了5號。紅娘表示:萬萬沒想到!
主持人孟非點評道:「在所有的父母當中,2號爭取的最堅決,而且他的女兒和他們一家在這個問題上的態度,我們要給2號全家一個掌聲。為什麼會選擇5號?我的想法是,這個男嘉賓的學歷以他在上海的收入,真的有那麼大的現實壓力嗎?並沒有。
作為一個哥哥,來自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有了今天,承擔的那種道義上的責任,我不想你們選擇我是因為贊同我的價值觀、生活上的責任感。從外國回來,中文都不太利索的女生,你們現場說的那些事,她真的不是搞得特別明白。在她的世界裡面,沒有那些事情——我只是喜歡這個男生。我就是喜歡這個瘦瘦帥帥的小哥哥。」
她只有在喜歡他的基礎上,才會共同地走下去。
時代在變,自然規律不變。一棵樹要想生長的好,先要有良好的種子。
兩個人若真心想走完一生,前提是先要心動。
願我們的文章,能夠令這個世界更美好一點。
(本文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