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睡吧!美專家說未發現百年內會撞地球的小行星

2019-11-02     科學書屋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空間科學部首席科學家、天體物理學家艾米·邁因策爾表示,目前尚未發現未來100年內一定會撞到地球的小行星,人們不必為此感到恐慌。

他說:「地球上也沒有哪一個特殊的地方比別的地方更容易或更不容易遭到小行星撞擊。」

美國航天局16日根據「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的觀測結果推測,地球周邊可能分布著約4700顆可能對地球造成威脅的小行星。對此,「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項目副主任邁因策爾表示,地球每天都會遭到宇宙物質碰撞。

最近一次大規模天體碰撞地球事件發生在6500萬年前。當時,一顆直徑5至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尤卡坦半島,導致地球包括恐龍在內的75%的陸地生命滅絕。根據現有數據估算,導致全球性生物滅絕的行星撞擊地球事件每1億年左右發生一次。

邁因策爾說,由於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中只有20%到30%被探測到,「因此,我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去太空發現其餘的行星,我們將會根據測算潛在危險小行星的最新方法,重新估算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邁因策爾說。

此外,邁因策爾還呼籲人類攜手解決共同面臨的生存問題。她說:「可以明確的是,無論是氣候變化,還是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人類只有一起努力解決共同面臨的問題,才能贏取更好的生存機會。國際科學界需要各國政府的支持,以找到(這些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

「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2009年12月14日升空,其主要任務是掃描整個天空,搜尋人類未知的小行星和彗星等,並對它們進行歸類,從而列出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天體。據美航天局介紹,由於配備有紅外探測器,「廣角紅外測量探測器」能探測到黑暗和明亮天體。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EASLG4BMH2_cNUglp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