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舉辦2021年世俱杯 2030年世界盃中國有戲麼?
中國將舉辦20021年世俱杯 世界盃呢?
前不久,國際足聯理事會在上海召開。國際足聯主席因凡蒂諾在會上宣布:經過改制後的首屆世俱杯比賽將於2021年在中國舉辦。(據新浪消息)其實這則消息早在幾個月前就在國內傳播,廣闊的球迷市場、巨大的經濟優勢、現代化的足球場、待發掘的潛力都是國際足聯看中中國的原因。
對於世俱杯,相信對於許多中國球迷來說並不陌生。世俱杯在2005年開始舉辦,一年一次,參賽球隊共七支,即六大洲俱樂部冠軍加東道主。包括皇馬、巴薩、拜仁等世界強隊都曾獲得過這一賽事的冠軍。中國球隊恆大曾經在2013年和2015年兩次參加,與各大洲的頂級球隊過招。
世俱杯改制勢在必行
隨著世俱杯最近幾年的地位不斷下降,備受俱樂部和球員的吐槽,國際足聯一直在思索改革的方向。最終國際足聯宣布從2021年開始對世俱杯進行改制,參賽球隊從7支擴充到24支,包括歐洲8個、南美洲6個、中北美洲和加勒比海、非洲和亞洲為3支、大洋洲1支。其中歐洲球隊為過去四個賽季歐冠冠軍和歐聯冠軍的獲得者。
從國際足聯的一系列動作來看,他們的目標就是將世俱杯舉辦為一個像世界盃那樣有巨大影響力的國際比賽。要知道像皇馬、利物浦、巴薩等球隊的國際影響力,並不比德國、法國等國家隊的影響力差,舉辦這樣一個賽事無論從經濟效益還是對於足球的發展來說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花落中國是最好的選擇
其實隨著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世界早已見識到中國巨大的經濟實力和廣闊的市場。近些年包括世乒賽、籃球世界盃等重大國際賽事相繼在中國舉辦,據統計中國舉辦國際大賽的數量已經追上日本,排名第八。
近些年許多歐洲球隊紛紛在夏季備戰期前往中國參加季前賽,既有巴薩、皇馬、拜仁這樣的頂級豪門,也有狼隊、沃爾夫斯堡這樣的勁旅,可以說中國已經成為許多歐洲球隊市場開發中重要的一環。此外隨著國際實力和地位的上升,中國有能力、有實力舉辦像世俱杯這樣的國際性大賽。第三點,足球在中國國內的影響力日漸上升,甚至已經超過籃球,皇馬、拜仁、曼聯、巴薩等球隊在國內擁有一大批忠實的追隨者,這樣數量龐大的球迷群體,對於各家俱樂部和國際足聯來說意味著廣闊的市場和潛在的經濟效益。
世俱杯來了世界盃還遠嗎
世俱杯花落中國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是一件好事嗎?當然是好事。首先從經濟效益來說,不僅是對國際足聯,舉辦世俱杯對於中國國內的消費來說同樣是一大刺激。此外舉辦這樣世界矚目的賽事對於中國國際影響力和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是毫無疑問的。
那麼對於中國足球呢?前有國足客場難勝菲律賓、後有恆大3球慘敗從亞冠出局,許多人對於中國足球的未來依然充滿悲觀,對於世俱杯落戶中國也充滿疑慮。其實舉辦世俱杯對於中國足球來說未嘗不是好事。首先舉辦這樣的一個賽事,會增強從政府到民眾對於足球的關注,會吸引國內國際投資者對於中國足球的青睞,此外各個舉辦城市會依據規劃興建足球場館、培養足球文化、完善足球發展體系,這對於發展緩慢的中國足球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推動力。第三點各支國內俱樂部例如上海上港、廣州恆大和北京國安等球隊都可能有機會參與本屆賽事,能夠與世界各支足球豪門交手,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那世界盃還遠嗎?要知道舉辦奧運會和世界盃一直是幾十年來中國人民的願景。最近幾年,國內媒體一直在宣傳舉辦2030年世界盃的消息,本屆國際足聯理事會也有記者提及相關的話題,因凡蒂諾雖然沒有把話說死,但也並不樂觀。需要明白的是最近幾年國際大賽在中國舉辦的如火如荼,並不能掩蓋中國足球的死水一灘。自從2002年後,中國國家隊已經連續四屆無緣世界盃。此外中超聯賽雖然近些年外援政策完成得不錯,但整體實力並沒有得到質的提升,與日韓聯賽仍有差距,更不要說與歐美相比。
最重要的一點是2022年世界盃將在卡達舉辦,2026年世界盃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舉辦,而2030年世界盃很可能會回歸歐洲大陸。此前歐足聯主席曾表示:2030世界盃將在歐洲舉辦,希望亞洲國家不要插手,矛頭直指中國。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英國與愛爾蘭已經做好了申辦的準備。
世俱杯落戶中國是一件值得高興和慶祝的事情,但如果想要一鼓作氣拿下世界盃舉辦權,既不現實也不可能。
文|昆德拉傳媒現代印象文化工作室 張朝波
策劃組稿運營:昆德拉傳媒 楚楚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