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群英譜 | 宋磊:將新冠肺炎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來

2020-03-24   沂蒙晚報

宋磊,臨沂市人民醫院腎內科副主任醫師,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他第一批深入「疫」線,同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

「疫情就是命令」

對於宋磊來說,今年的初春註定將會成為生命中一段特殊的記憶。2020年1月22日,宋磊和家人正在一起吃飯,席間還在談論著兩天後的年夜飯該如何操辦。這時,電話鈴聲響起,因疫情需要,市人民醫院要求緊急組織醫護人員,進入應急負壓病房,對臨沂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人進行治療。宋磊的名字,就在這首批醫護人員名單上。

沒有一句多餘的問話,沒有一絲遲疑和猶豫,宋磊只和家人說了一句話:「疫情就是命令」,然後簡單收拾了一下,匆匆告別了家人,奔赴抗疫一線。

治療前期,在時間緊任務重,對新冠肺炎治療經驗還未足夠成熟的情況下,宋磊和他的同事根據國家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治療指南及傳染病的防治流程,迅速建立並完善了各項操作、治療的流程,為以後的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加油,活著比什麼都好」

連續一周的奮戰,宋磊進入了隔離修整,在修整期馬上就要結束的時候,臨沂市確診了一例既往有「尿毒症」病史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這名患者合併多個器官功能不全,在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同時,還需要血液凈化治療作為堅實的後盾。

作為一名腎內科醫生,血液凈化正好是宋磊的專業特長,他立即主動申請再次返回應急負壓病房參與該患者的救治。

由於這名患者入院後就被定為危重型肺炎患者,患者的情緒十分沮喪,並出現厭世與自暴自棄的表現。宋磊在對患者進行各項常規治療的同時,還當起了患者的「心理醫生」。

每次完成各項操作和治療流程之後,宋磊還有一項額外的工作,就是利用自己本該休息的時間陪患者聊天,不斷開導其積極配合治療,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病情。

宋磊和這名患者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加油,活著比什麼都好」。終於,在他與同事的悉心治療、照顧下,這名患者逐步從危重型轉為重型、普通型,成為臨沂市第一例被成功搶救的危重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孩子不哭,爸爸不疼」

他這一個月來,宋磊已經累計在應急負壓病房工作了3周的時間,再苦再累,他從來不說,因為他知道,抗擊疫情需要他,病人也需要他。可在他的心裡,一直有一份牽掛,他知道他的家人一直在惦記著他。


宋磊左一

難得的休息時間,宋磊的女兒宋春靜打來了視頻電話。看著視頻里宋磊臉上因戴口罩勒出的紅印子,女兒哭了。「閨女別擔心,這紅印子是因為爸爸臉太胖了,不疼。」女兒問一向怕熱的宋磊,「爸爸你穿這麼厚的防護服,能撐得住嗎?」

他說,只有穿上這種防護服,才能進行有效的隔離,防止被病人感染。「現在防護服比較緊缺,所以說,要把防護服儘量穿的時間長些。不過,等脫下防護服的時候渾身已經被汗水浸濕了,不過全當是減肥了。」

說完,宋磊笑了,視頻那頭的女兒終於也露出了笑容,他和女兒說,「把電話給媽媽」。見到愛人,堅強的宋磊留下了淚水,他和妻子說,「老婆,想聽幾句鼓勵的話,我也害怕,但我必須沖在一線,這樣才能給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無數和宋磊一樣的醫務工作者默默奉獻,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臨報融媒記者 汲長良 李依璐 通訊員 楊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