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銷毀必撕逼?BNB到底錯在哪

2019-10-20     31QU

幣安於10月17號公布了BNB的第9次銷毀記錄,據官方公告稱,幣安「完成上個季度2,061,888 BNB的銷毀「,等值36,700,000美元。

然而,本次銷毀卻因為幣安CMO的何一和OKEx的CEO Jay在微博上的「互撕」,變得格外引人關注。兩位高管在微博上唇槍舌戰,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完全不念舊情。

文 / 31QU


每逢銷毀必撕逼?

在火幣公布第三季度HT的回購銷毀量2天後,幣安第三季度對BNB的回購銷售數據也出爐。然而本次BNB的回購卻又一次被質疑,擅自更改回購銷毀規則、回購不透明、團隊涉嫌套現等情況又一次把幣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10月18日,圈內媒體區塊律動發微博報道BNB第三季度的銷毀數據,卻引來OKEX的CEO Jay的質疑。

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幣安公布第二季度BNB銷毀數量和規則時,就曾被火幣指責過,何一和火幣CEO七爺在某媒體群里對BNB的銷毀進行辯論。而本次的核心矛盾和上次的核心問題幾乎如出一轍。其中大家討論和質疑最多的就是幣安擅自修改銷毀規則。此前幣安的7次銷毀BNB,均是來自當季度幣安利潤的20%,由於幣安的主要利潤就是BNB,所以是直接從幣安的利潤中直接銷毀掉。而從今年第二季度時,幣安就改變了銷毀規則,不銷毀利潤的20%,而是直接從團隊持有的BNB進行銷毀。這樣說有點拗口,我們來舉個例子:假設市場上原有流通的BNB一共有1000個,幣安一個季度賺走了其中的100個BNB,等幣安承諾的日子到了,幣安就會把這100個BNB中的20%,也就是20個BNB直接銷毀掉,這樣市場上的BNB就只有980個了,以此類推,每季度的銷毀可以保證在市面上流通的BNB是逐漸減少的。而幣安從第二季度就悄悄地改變了一下規則,這100個BNB的利潤,不再進行銷毀了,而是直接從幣安手裡原有的BNB進行銷毀掉。也就是說,市面上流通的BNB可能還是1000個。

這不是幣安的第一次改變規則,4 月 18 日,據 the block 報道,幣安在新版白皮書中,刪除了 「回購」一詞,原版本中關於 「每季度公司將用 20% 的利潤回購併銷毀 BNB 」 的條款。改成了「每季度公司將基於幣安交易利潤銷毀 BNB」。

如下圖所示,左邊的版本是 2017 年首次發布時的原始描述 (用紅色突出顯示)。右邊則是新版本的變動。

幣安創始人 CZ 對此的回應是:因為一些地區傾向於將盈利與證券聯繫起來。

另外一點值得疑問,而且幣安也沒有進行公開的回應,就是幣安第三季度的銷毀金額甚至要比第二季度和第一季度相加還要多。各位也清楚,第三季度開始後,整個數字貨幣市場進入熊市,幣價下跌,交易量,交易活躍度也都相應的往下走。幣安在第二季度的交易量為1596.2億美元,雖然第三季度後半段加入了合約貢獻的交易量,但依然下滑至1139.42億美元,交易量縮水28.62%。交易量縮水,而且幣安還下調了交易費費率,按說第三季度的利潤應該遠不如第二季度,而幣安的銷毀規則是本季度利潤的20%,這個比例不變的話。幣安本次的銷毀金額為何遠超第二季度呢?多出來的利潤是哪裡來的?

幣安是個好的項目方,不是一個好的交易所?

回顧幣安的發家史,「創新」是幣安的一個重要標籤。在幣安以前,交易所不知道自己也能夠發幣——平台幣。後來平台幣的模式,基本被所有交易所使用。首創IEO模式,又帶動了2019年的小牛市,也引領了一陣IEO風潮。BNB的價格也是從最開始的0.15美金,最高漲到接近40美金,即便是現在也有18美金,近120倍的漲幅。這幾乎跑贏了從2017年以來市面上所有的加密貨幣。幣安是不是一個好的項目方?是。投資人賺到,團隊的員工也賺到了,在資本的世界裡,這就是最優質的創業者。但是幣安是不是一個好的交易所呢?表面上看,幣安從2017年開始起家,用戶和交易量一度登頂,成為全球最火熱的交易所之一,甚至首先主網上線的公鏈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都一直走在了幾大交易平台的前列。另外在全球化方面,幣安也是做得比較好的,幣安在多國拿到了合規牌照。同時在非主流資產的識別與挖掘上,幣安也有很大的優勢。但是,交易所最重要的也是賴以生存的安全問題,幣安卻栽了跟頭。今年丟的7000個BTC還歷歷在目。回顧交易所的發展史,有多少交易所死在了安全問題上。還有就是技術和使用體驗,這點我們在上一篇《幣安的困境》中有說,在此不再過多提及了。

三大平台孰優孰劣?

BNB和HT的定期回購銷毀,保證平台幣是以通縮模型存在於市場,更像是通過市場交易提前去兌現平台的價值,特點是穩定。OKB的每周分紅,更像傳統證券市場的股票分紅,持有者相當於是OKEx的股東,根據用戶OKB持有量占比,將平台收益分發給持有者。無論是平台幣被賦予的實用功能,還是其在價格上的升值預期,平台幣之爭歸根到底是交易所之間對流量的競爭——只有交易所大規模盈利,才有利潤注入平台幣,圍繞平台幣的生態才得以繁榮。何種回購或者獎勵規則,任何一種平台幣的真實價值都取決於其應用價值。

寫在最後。雖然今年是btc的十周年,但幣圈相對於傳統金融市場來說仍在早期,有競爭是好事,尤其是行業的頭部企業,他們之間的良性競爭更能推動著行業往前走。可能每家在發展的過程中,都多多少少的有一些問題和瑕疵,甚至是不可見人的一面。以100分的標準來要求每家企業可能暫時不現實。希望頭部企業們能夠多花時間放在提升技術和用戶體驗上來,而不是一些互揭老底的撕逼。撕來撕去,受傷的是行業,也是自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z7FKm4BMH2_cNUg9ll2.html






幣圈CEO往事

2019-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