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範電信詐騙,警方揭秘身邊電信網絡詐騙案例

2020-04-19   廊坊公安

電信網絡詐騙

是指犯罪嫌疑人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編劇,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犯罪分子通常冒充他人或假冒各種合法形式,利用部分群眾害怕、疏忽、善良或貪小便宜等心理,設置全套,威逼利誘,使人上當,從而達到非法獲得錢財的目的。


2020年以來,廊坊市公安機關根據上級統一部署,全年啟動「凈網2020」專項行動,同時以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開展創建文明網站活動,依法整頓問題突出的網絡平台和信息服務商,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和網絡內容建設,及時處置網上違法有害信息,依法打擊網上違法違規行為,進一步營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今天小編帶你了解幾個

身邊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例

以此警醒大家

提高電信網絡詐騙防範意識


典型案例1

2019年8月,永清縣公安局接焦某報警,稱其通過網際網路搜索到一外賣客服電話,在聯繫過程中對方通過領取外賣紅包的方式設置騙局,詐騙受害人4.6萬元。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民警以受害人資金流向為突破口,對線索認真篩查、分析研判,確定廣西隆安縣曾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經過數日細緻摸排、耐心蹲守,辦案民警於9月16日凌晨在犯罪嫌疑人曾某家中將其成功抓獲。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偵查中。


警方揭秘:本案中,騙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了受害人的交易清單,然後通過各種方式誘騙受害人轉帳。而這些假紅包連結中捆綁惡意軟體、木馬病毒,點擊後會跳轉至釣魚網站,除了竊取個人信息,還會盜取個人資金。因此,不明連結紅包千萬不要點開,切勿相信天上會掉餡餅。因此,網民如果接到所謂「退款」「紅包」的商家電話不要輕信,一定要多長個心眼,通過撥打官方客服電話核實。

典型案例2

2019年10月,廊坊市公安局廣陽分局接受害人陳某報警,稱近期有人通過微信添加其為好友,在經過多日聊天關係熟悉後,該微信網友以投資項目的名義詐騙其73萬餘元後失去聯繫。獲此情況後,廣陽警方高度重視,聯合市公安局反詐中心、網安支隊、成立專案組,對案件線索展開調查。

警方通過對犯罪嫌疑人的微信分析研判後發現,此微信帳號的註冊信息均為虛假信息,註冊時間較短。辦案民警以此微信虛擬身份為突破口,繼續深挖細查、耐心摸排,最終確定了犯罪嫌疑人的真實身份。辦案民警輾轉福州、泉州、石獅等多地,最終在福州將四名犯罪嫌疑人林某傑(男,23歲)、鄭某鍾(男,28歲、林某洪(男,31歲)、林某宏(男,26歲)(四人均為福建省安溪縣人)成功抓獲。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揭秘:該案為一起典型的投資類電信詐騙案(俗稱「殺豬盤」)。在「殺豬盤」詐騙中,騙子將與受害人培養感情的過程叫「養豬」,時機成熟後誘導被害人進入賭博平台或虛假投資平台投資,先讓受害人獲利,誘導被害人投入更多資金,此類詐騙損失金額巨大。因此,網上交友務必認真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被對方的花言巧語迷惑,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對於一切「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等理財投資產品,一定要冷靜分析,切實提高識別能力,避免上當受騙。

典型案例3

2019年6月,某網約車公司報案稱近期被詐騙400餘萬元,且被詐騙金額不斷增長。獲此情況後,市公安局網安支隊立即聯合刑警支隊、安次分局成立「某網約車公司被詐騙案」專案組,對案件線索展開調查,最終在安次某小區將犯罪嫌疑人胡某成功抓獲,辦案民警當場查獲涉案手機3部、計算機2台、銀行卡3張。

經查,犯罪嫌疑人胡某通過非法軟體識別出網約車軟體內未註冊的手機號碼後大量註冊用於代叫車服務,並將帳號自用或出售給下線人員牟利,同時在大量微信群、QQ群發布低價打車廣告,建立代叫群組引流招攬客源,並聯合同夥司機通過虛假帳號為乘客代叫車,騙取公司墊付補貼。

經過數月連續工作,專案組民警先後輾轉廣東、廣西、上海等地又成功抓獲胡某、史某、宋某、覃某、郭某、邢某、張某七名該案主要犯罪嫌疑人。目前,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提醒

這些年,電信網絡詐騙手段翻新很快,常以一些熱點問題編織新騙局,如今年疫情期間大量謊稱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的詐騙。不管詐騙手段如何變換,都離不開冒充工作人員或者親友索取銀行卡帳號、密碼、驗證碼等個人信息,如接到類似信息或者電話,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核實。如遇詐騙,要第一時間報警,協助警方開展偵查,避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防範電信詐騙,謹記以下幾點:

1.陌生人通過電話、網絡、簡訊等途徑要求你轉帳匯款的,要做到不聽、不信、不轉帳、不匯款。

2.無端的中獎信息都是騙子設的局,不要因貪一時的便宜遭受經濟損失。

3.謹防騙子冒充公檢法機關的工作人員以銀行帳戶存款異常、洗黑錢等為由,要求將錢轉至所謂的「安全帳號」進行詐騙。

4.陌生簡訊中的連結一律不點。這種是典型的利用簡訊連結向手機植入木馬病毒的詐騙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