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一個家長不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幽默風趣、充滿自信、活躍以及有主見的孩子。也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會「管教」孩子,但是家長們「管教」孩子的態度都正確嗎?
朋友小安是一個對孩子特別有耐心的家長,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得從她的孩子說起。
小安的兒子小時候可以說是傳說中的「問題小孩」,一點也看不出優秀,但是卻在她的耐心管教下,現在已成為一名優秀的初中生了。
有一次和小安溝通後,總結出以下六個方面,體現了她管教的態度和方式,家長們不妨借鑑一下:
孩子閱讀困難時
父母如果發現孩子認字、記字,容易忘記,學習拼音會把字母看錯,讀書不按字閱讀,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讀時,說明孩子在閱讀上可能比較困難。
這時候家長要用科學的方法來面對,比如:幫助孩子減少心理壓力,消除牴觸情緒。
這一點非常考驗家長的耐心以及態度,父母需要在孩子還是兒童期時,就開始重視,讓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長此以往自然就會改善他的閱讀能力。
孩子做事磨蹭時
如果父母比較懶惰,做事沒有效率,喜歡拖拖拉拉的,那麼孩子可能也會形成做事磨蹭、拖拉的習慣。
因此,應對孩子磨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在於父母要以自身做事的習慣,以及應對事情的態度,來影響孩子。
比如: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事情上,讓他和父母一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時家長不要嫌棄和責怪孩子做得不好,應該多鼓勵孩子和自己一起來完成。
當孩子和父母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之後,他的主動性和成就感就體現出來,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做事積極快速,又能做得很好的習性。
孩子膽小和害羞時
大多數兒童,在小時候都會害羞,甚至會害怕做某一件事或者見到某人,因為外界的一切人和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是陌生的。
因此,孩子需要慢慢去適應,而適應的最好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讓孩子多接觸,多聽,多見世面,當他熟悉了以後,膽量自然就會增加起來。
對於如何克服孩子膽小和害羞方面,父母的態度是非常重要的。
父母要先幫助孩子熟悉和認識周圍的事物,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和參加不同的場合。在父母的帶領下,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就會擺脫膽小害羞的情形。
孩子缺乏自信時
孩子在與同齡人一起做一些事情,發現別的孩子都能做得很好,而只有自己做得不好時,他就會覺得自己很笨,會產生不自信的心理,父母要注意幫助孩子彌補這一點。
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父母要儘早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和優點,並且加以培養,可以進專業的學習班進行學習。
要讓孩子知道:並不是每個孩子在各個方面都很優秀。如果同齡孩子之間,發現別人會的自己不會,而自己會的,別人也有不會的時候,孩子心理上自然會平衡,那麼便不會輕易感到自卑了。
孩子脾氣急躁時
很多孩子並不是天生就是急脾氣,遇事稍微耽擱一點就發火的,這大多數取決於父母之間的關係,及家庭的環境。
如果一個家庭中的父親經常有事沒事,就對母親發火,那么兒子也會有樣學樣,遇事先發火,而不是先溝通。
再者,如果父母經常打架、吵架,家庭氛圍很不愉快,也會導致孩子遇事就急躁發脾氣。
因此,管教孩子的路上,父母的態度真的非常重要,父母一定要讓自己保持開心愉悅的心情,讓自己成為一個溫和的人。
培養孩子社交能力時
孩子的社交能力需要培養,因為這一點用語言是教不出來的,需要孩子親身經歷。
一般外向型的父母是比較優勢一點,因為外向的父母朋友圈子比較廣泛,接觸的社交場合自然就比較多。
父母多帶孩子進入類似的場合,他就可以從父母的身上無意地吸收到很多社交的方式,比如:禮貌,為人處事,待人接物的方法等。
不過,內向性格的父母也能培養出社交能力強的孩子,父母只要懂得為人處事,懂得社交的方法,抓住每一次機會,讓孩子與自己共同參與社交,逐漸的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被培養出來。
以上六個方面僅是父母管教孩子路上的冰山一角,身為父母要學習的還有很多。
作為萬千父母中的一個普通父母,能發現並運用的專業教育方法並不多,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學習,並鍛鍊自己管教孩子時的態度,還是可以做到有效管教孩子的,加油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mmQAngB9EJ7ZLmJN94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