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昨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數據,「每年中國走失20萬兒童,但是找回率只有百分之一」,這樣看似簡單的數據,但背後卻是數十萬個家庭的骨肉分離,甚至家破人亡,實在讓人心驚。所以,我忍不住在這裡多嘮叨一句:父母跟孩子外出,務必要牽好孩子,不要跟孩子分開走,以防和孩子走散。
不過,說句不好聽的話,天災人禍,有的時候防不勝防。為了防止孩子和父母走散,最後找不回來。家長還是應該告訴孩子,萬一發生走失事件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
這裡首先建議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這是孩子走失後,最重要的自保之一。因為,通常情況下,孩子和父母走散,孩子都會著急大哭,大喊「爸爸媽媽」,希望父母聽到自己的聲音,早點出現在自己面前。但是,孩子這樣做等於直接告訴壞人自己走丟了,壞人會趁機對孩子下手。孩子在沒有父母的保護下,情況不容樂觀。而且,孩子在走失的情況下,大喊大叫,也是在消耗自己的體力,對自己的身體非常不利。
父母告訴孩子,如果和家長走散,不要喊「爸爸媽媽」,就等於給父母和孩子自己爭取更多找到對方的時間。孩子自己也會更加安全,短時間內不會置於險境。父母不讓走失的孩子喊「爸爸媽媽」,那孩子應該怎麼做呢?
站在原地乖乖等待爸爸媽媽
:孩子走丟後,父母大多會依照原路找回孩子,如果孩子四處亂走,反而增加父母尋找孩子的困難程度。所以,父母要告訴孩子,走丟後不要亂走,待在原地等爸爸媽媽。如果可以,也要告訴孩子儘量控制走丟後手足無措的情緒,不要讓人看出來,孩子也會更加安全。
向身邊穿工作制服的工作人員求助:孩子走丟後,面對人來人往複雜的人群,很難判斷誰可以信任,誰不可以信任,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父母應該告訴孩子,走丟後穩定情緒,看見穿工作制服的工作人員,要積極尋求幫助。告訴對方自己的狀況,一般都能夠幫助他及時找到爸爸媽媽。
父母帶孩子出門,最好提前做好預防措施
其實,對於孩子防走丟這件事情,父母最好的措施就是,前期做好預防,不讓孩子走丟。因為孩子自救的能力差,有的時候父母教得再好,當突發情況來臨的時候,孩子還是會做出一些失智的行為。
為了防止孩子走丟,家長在和孩子一起出門的時候,儘量給孩子穿著顏色鮮亮,有辨識度的衣服,方便在人群中一眼看到孩子。還有就是,如果孩子年齡太小,父母最好抱著孩子更加安全。若是家長不自信一個人能把孩子帶出去,然後再平安地帶回來,最好邀請家裡人的幫助,一起保護孩子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