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孩子們
見字如面!
以往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如約集結在操場上,高新一中初中校區的國旗下講話就是我們每學期的開學第一課,是每位高新學子的必修課。每年短暫的假期我都會思考給親愛的你們講些什麼。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原本短暫的寒假拉長,我們只能採取這樣的方式見面。但我還是要問候一聲:同學們,你們還好嗎?
時光倒流回17年前,攜帶病毒的果子狸被獵奇的食客端上餐桌,從而引發了一場恐怖的傳染病。零五後的你們或許沒有太多的體會,但如今噩夢重演,我們不得不痛定思痛——這件事為何發生?我們今後又該如何應對?相信生物老師一定給你們描繪過人類所居住的這個大自然。在這個平衡的生態圈中,每一種生命都遵循著自己的運行軌跡。人類是幸運的,經歷漫長的進化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使用工具,甚至學會了發明創造。於是人類站在食物鏈的最高層,向著野生動物開了槍。殊不知,槍響之後,沒有贏家。那些從野生動物身上抖落的病毒,已經施展出它們的洪荒之力,裹挾著我們人類來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此刻,它已不是醫生才需面對的病例,而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
說到底,人類的智慧是為了保護渺小的有限的自我,科技越是發達,醫學越是進步,就意味著我們面臨的問題越是嚴峻,我們也越應當保持一顆敬畏之心。敬畏生命,愛一物之生,憐一物之死;敬畏秩序,尊重四季之成規,遵守萬物之法則;敬畏自然,承認自己的渺小,承認萬物平衡才是自然真理。古語云:「心存敬畏,行有所止。」當我們對人以外的生命巧取豪奪,「相煎太急」的時候,人類自身也將走向深淵。心懷敬畏,這是我們對這個地球最大的善意,而這一切,也終將回饋到我們自己身上。
當然,我們所談論的敬畏之心並不僅僅存在於外界這一維度上。當病毒擴散,那些由疫情帶來的恐懼和損傷,同時也在逼迫著個體進行深切的自我審視——在這場「孤獨之旅」中,我們該如何與自己相處?有人看劇打遊戲,有人頻繁地刷著朋友圈,有人將一顆草莓上的籽數了一遍又一遍……然而,還有一些人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他們讀書、練字、健身……我們不論孰是孰非,但兩種選擇的結果顯而易見。
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1665至1666年中,一場可怕的鼠疫席捲了英國。在那場瘟疫中,八萬人喪命,足足占了倫敦人口的五分之一。應該說,那時的疫情比現在嚴重得多。和你們一樣,23歲的牛頓也不得不從劍橋大學離開,回到自己的家鄉林肯郡去躲避瘟疫。疫情持續了18個月,在前6個月里,牛頓發揮自己的數學天賦進行緊張的學術思考和研究,先後發現了二項式定理、微積分和無限概念,而後12個月里,他又轉而沉醉於天文觀測和實驗,同樣成果豐碩。1665年7月到1666年年底的這場大瘟疫,有人沉浸在恐慌中無法自拔,有人抱著不知能活到哪天的想法終日荒廢,而這18個月卻構成了牛頓一生的高光時刻,也書寫了科學史上的一個偉大傳奇。
同樣的一段時光,我不知道足不出戶的你們,是否有計劃地安排了自己的居家生活?是否列出了自己要讀的書單?是否計劃去完成幾幅書法習作、幾首小詩創作、一個劇本編排、一次實驗設計,或者明白了讀書的意義,在浩瀚的書海里暢遊一番……當你懷抱希望,主動等待,那麼所有的煎熬和折磨都會變成一場最深刻的修行。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務取真經」。何為「真經」?我想,「高新俠」這一身份,便是最好的詮釋——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一百多年前,有個少年說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一百多年後,我想告訴你們,要為民族之振興而讀書。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太多的苦難,但每次苦難來臨,都會湧現出無數的仁人志士,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成為這樣的人,就是讀書的終極目的。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你們認識了畢業於北京醫學院、曾在英國進修的院士鍾南山,認識了從赤腳醫生一路苦讀成為傳染病專家的李蘭娟,還認識了那些沖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深入疫區報道實情的專業記者、晝夜不停建設醫院的工程師……這些人,用他們的學問和素養,為我們構築起了抵抗病魔的最堅固的防線。親愛的同學們,居家隔離的生活,或許讓你明白了實現國家的興旺發達,教育是基石,科技是動力,更需要千千萬萬醫者、軍人、教育家、科學家的傾心付出、榮辱與共。如果說這場戰「疫」留給我們什麼,我想這份向陽而生的信念就是最好的饋贈。希望少年的你們,能擁有這份信念,並創造一個更好的中國。
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役中,我們為每一位可歌可贊的人致敬,也為心有大愛的自己致敬!我看到:我校公益組織的孩子積極籌措資金4萬多元捐獻疫區;我校雙胞胎小姐妹給奔赴武漢的軍醫媽媽寫的信——《我最知道摘下口罩的你有多美》;我們的老師儘管放假不在校,但他們一直在崗,一直在線,有的一手抱著尚在哺乳期的幼兒,一手持機為你們答疑;班主任每天早上6點多開始,統計本班學生的身體狀況、活動軌跡,直到聯繫上最後一個同學報了平安,才能安心放下手機。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他們群策群力,更改行程,購置設備,創造各種條件為無法確定的開學做準備,毫無怨言。網上授課、在線答疑、視頻家訪、講述疫情防護知識、開展心理健康輔導等,與同學們共同度過這段特殊的時光。希望同學們能以更加專注的態度、更加主動的精神、更加嚴格的自律,用心預習、認真聽講、及時鞏固、有效吸收,不辜負那些不顧自我安危,奮戰在「抗疫」一線守護我們平安的"戰士"。
親愛的同學們,2020年的開頭著實過得不容易,但請相信,每一個春天,都會如期而至。守得雲開見日出,待到春暖花開,我在美麗的校園等你們平安歸來!
深愛你們的校長:王鳳進
2020年2月11日
via. 陝西學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