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過年回家團聚就像倦鳥歸巢,這是每個中國人與生俱來根深蒂固的基因。但也有人選擇離開熟悉的屋檐,融入新鮮好玩的風景中。比如,打卡武漢年味特色最濃郁的遊玩地之一——黃陂錦里溝!
錦里溝是一個質樸,充滿溫度和人情味的地方。聽說這個月底,第三屆年豬宴要開始了。殺年豬、打糍粑、磨豆皮、煮甜酒、趕場購年貨……這個歲末,我又多了好多期待的事情。
之所以對年豬宴有種不可名狀的執念,大概是因為它純粹樸實,回歸自然的本質觸動了我心底最柔軟的眷念吧。去年年底和朋友一起參加年豬宴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那種溫暖,那種人與人之間相談甚歡的幸福感穿過時光,直抵心尖。
年豬祭祀是宴會上必不可少的儀式,抒發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生命的尊重。同時還會舞龍舞牛助陣,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雖然我聽不懂巫師咿呀咿呀地在念叨什麼,但這個氛圍我還是很喜歡的,這代表著對新年美好的憧憬和期盼!
作為吃貨,我肯定是要把「抬格子」排在第一位的。土家族經典美食「抬格子」是年豬宴上最重要的主角,人們稱之為「土家第一大菜」。抬格子的格子堪稱武漢第一蒸籠,一籠蒸天下,半鍋煮乾坤,在招待客人時最能體現「抬」的氣派。
朋友說抬格子之所以口味出眾,是因為在食材的挑選上十分講究,都是選用農戶家中常年吃五穀雜糧長大的豬。正宗年豬,就是這個味兒!
肉下面壓著紅薯和南瓜,香甜的氣息在蒸的過程中滲透到肉中。夾起肉片放進嘴裡,一口咬下去肉汁四溢,我立馬就被圈粉了。有句話這樣形容其滋味:忠孝王聞香下馬,過路客知味停車。
味道鮮美肥而不膩,下咽之後唇齒留香。鮮香勁兒鑽入鼻腔,潛入舌尖,融入胃裡,吃得好不快活。配上苞谷酒,滋味簡直絕了!不會喝酒的我,也和朋友小酌了幾杯!
吃年豬宴的時候,財神、濟公、大頭娃娃都來助興,精彩民俗更是看點連連。逗趣的互動,津津樂道的表演,簡直就是一幕現場直播的下飯節目。不僅胃裡暖暖的,心裡也是樂呵呵的。過年嘛,圖的就是這樣一個熱鬧氣氛!
能讓年一點點滲透出味道來的,肯定就是熱熱鬧鬧「打年貨」。加上個「年」字,就把人們的魂勾出來了,對年的期待變得急切而實際。臘貨、蜂蜜、茶葉都充滿原汁原味的鄉土氣息,比超市裡賣的更多了一份溫度多了一份淳樸。
慢悠悠地逛著,那些只會在夢裡出現的兒時畫面,也一一還原了,隨處可見糖畫、棉花糖、炸爆米花的小販身影,讓空氣中都飄著絲絲香甜。琳琅滿目的土特產會讓你無法克制自己的購買慾望,忍不住又剁手了一波,帶回家給親人嘗嘗。
如果家鄉是記憶深處的那座房,那麼鄉味就是那扇永不會關的門。所有的孤寂和懷鄉,最終都會化作一口熱飯、一碗熱湯,然後歸於那些平淡又不平凡的日常,世間萬物,唯有美食與愛不可辜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