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出診,一對夫婦前來看病。妻子把自己的手伸出來,緘口不語,只讓我把脈看看。
我笑笑不語,三指搭在患者腕處,隨即告知患者:「左寸關浮弦略搏指尺弱,右寸弱關弦尺弱。單由脈象來看,兩尺弱代表病位在腰下,定會出現腰痛、腰酸及婦科疾病;左寸關浮弦代表月經失調;右寸弱代表乏力。」患者聞言,眼神泛出光芒。
我接著看舌診:舌胖大有齒痕,舌下略瘀,舌尖偏紅,診為陽虛寒濕凝滯,虛陽上浮為標。
脈象與舌象相對應來看,舌胖大有齒痕說明此人為寒濕體質,腎寒故兩尺弱。這種情況下若舌兼有膩苔者則說明患者脾胃不好。
患者聽後,開始述說起自己的症狀:月經先期、帶下異常、腰部酸痛、疲勞乏力、眠差,早前的確有胃病……與我的判斷如出一轍。我繼續問診,詢問了患者「口乾」的情況,得知患者「口乾」,判斷患者「下寒」而致「津液不上承」。患者緊接著說出自己易患口腔潰瘍的症狀,再次可見患者下部寒凝而上部有虛火。
在診療的最後,我提示患者,需關注肝膽,因為左關脈略搏指,加之腎寒,寒濕易長腫物,故雖無明顯症狀,但仍需關注肝膽的情況。
患者走後,我與身邊跟診的學生回憶起自己早年間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患者不述說症狀,直接讓老師憑脈辨證的趣事,叮囑學生們:「脈診是辨證論治的尖端,脈診是評判好中醫的關鍵,也是中醫大夫一定要打好的基本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