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燙碗筷真能消毒嗎?抽檢結果告訴你答案

2019-09-15     平原晚報

不少人在外面吃飯時,開吃前都要進行一項「必不可少」的儀式:用開水燙碗筷。這源於大家對於飯店餐具衛生狀況的擔心。這樣做真的可以殺菌消毒嗎?近日,江蘇南京市場監管部門對一些餐廳的餐具進行了抽檢。

抽檢結果顯示:筷子比其他餐具要髒

監管部門首先來到的是南京一家「網紅餐廳」,這家火鍋店提供的餐具是已經提前擺放在桌面上的。

抽檢人員隨機選擇了一張空餐桌,對檯面上的餐具進行法定抽檢的同時,同步啟動現場快檢,用比色卡檢測餐具的潔凈度。

快檢結果顯示,兩個產品都比較潔凈;不過從潔凈程度上看,筷子比碗要略微髒一些。

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部門主管 欒軍:筷子一般都是木頭製成的,糖分或油脂很容易滲透到筷子中間,清洗時比較難洗乾淨。

洗滌劑殘留和微生物兩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據了解,此次共抽檢了21家商戶的35批次餐具,包括6批次一次性餐具、10批次集中消毒餐具和19批次餐飲店清洗消毒餐具,進行了洗滌劑殘留檢測、脂肪檢測和大腸菌群檢測。

結果顯示,35批次餐具洗滌劑殘留和微生物兩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合格率100%,安全狀況良好。但有一批次的一次性筷子被檢測出二氧化硫,數值為61mg/kg,不過數值遠低於國家標準限量600mg/kg。

八成餐具檢出油脂殘留 筷子殘留高於碗碟此外,對油脂殘留進行的風險監測發現,除6批次一次性餐具外,其餘29批次餐飲店自洗和集中消毒餐具均檢出了油脂殘留自行洗消餐具類型中,筷子殘留的油脂普遍高於碗碟、勺子等。

南京海關動植物與食品檢測中心部門主管 欒軍:清洗過程中可能沒有長時間浸泡、燙洗,導致筷子的油脂殘留會比碗碟要高一些。油脂多會滋生微生物和黴菌,長期使用有黴菌的筷子對身體有害。

新聞多看點

NEWS MORE

餐前燙碗筷到底有沒有必要?

從抽檢結果來看,用餐前燙洗餐具,其實不是必需的。而且餐廳提供的飲用茶水,大部分都是50-60°C左右的溫水。因此從理論上說,即使存在微生物超標的情況,這個溫度的水只能沖洗去殘留的油脂和浮灰,是達不到消毒殺菌的效果的。

外出就餐使用餐具,要注意什麼?

因此專家建議,消費者在外出就餐時,可以先查看餐具內部有無異物、灰塵等。再聞聞餐具的氣味,謹慎使用有刺鼻性氣味的餐具。

如果一定要完成餐前的「儀式感」,可以用接近100°C的開水,對餐具,尤其是筷子進行浸泡沖洗。攜帶兒童外出就餐時,也可以選擇自己攜帶餐具,保證乾淨衛生。

此外,使用集中消毒餐具時,要多留意一下標識標籤,要有廠址、廠名以及生產日期等信息,不要使用標識標籤不全以及外包裝破損的餐具。

本文來源:江蘇新聞(ID:jstvjsxw)

晚報溫馨提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7G6N20BJleJMoPMrv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