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需要延續,也需要有新意。」
近日,碧藍航線再次推出了《碧藍航線》×文化傳承系列第二部作品——「碧藍航線×川劇變臉」。出發點很明顯,帶領玩家們領略傳承千年的川劇文化,感受遊戲與傳統文化融合的魅力。
如此打破常規的聯動,引起了許多玩家的廣泛關注。也讓社會各界再次注意到了傳統文化與遊戲的跨界融合創新。
那麼遊戲是如何與傳統文化一起融合發展的呢?
傳統文化賦予遊戲更強生命力
目前國內遊戲市場已經逐漸變得成熟,想在如今的市場成為爆款,通過譁眾取寵的營銷或天上掉餡餅的機遇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沒有豐富的多元的內涵文化,遲早會被打回原形。只有具有吸引玩家們的遊戲內容與有價值的內涵文化,才能轉為忠實玩家。而傳統文化恰恰能夠帶給玩家強烈的文化認同感,也能夠深化遊戲內核,使其更具競爭力。
(結合剪紙和傳統滿族文化的遊戲《尼山薩滿》)
《尼山薩滿》就是一款具有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意義的功能遊戲。在遊戲中,玩家需要扮演尼山薩滿,通過敲擊手中的薩滿神鼓穿行諸界、降服妖靈、經歷一段奇妙的冒險旅程。
遊戲雖然以東北地區滿族的薩滿文化為主體故事,但是在美術表達上運用了獨特的中國剪紙風格的藝術表現。人物形象與周圍環境均使用剪紙而成,並在其中穿插皮影、壁畫、圖騰等傳統元素符號,通過整體的幽暗色調,烘托出了薩滿教神秘而古老的氣息。
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提煉與融合,《尼山薩滿》憑藉其獨特的中國剪紙風格美術、神秘的少數民族薩滿音樂、文化底蘊豐富的圖鑑收集,在獲得了大量玩家的好評同時也獲得了中外文化界的讚賞。遊戲榮獲美國IndieCade 2018 Innovation in Aesthetics Design Award (創意美學獎)、IMGA 2018(中國)最佳音效獎和2018金陀螺獎最佳獨立遊戲等獎項。
(《尼山薩滿》在TAPTAP上的評分也高達9.6分)
這款僅由六個畢業生五個月製作而成的作品將遊戲與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有機融合,利用現代創作方式承載優秀的傳統文化,對廣大遊戲玩家理解和傳承歷史文化來說,《尼山薩滿》成了一條具有創新和突破意義的路。
遊戲公司為結合傳統文化都做了哪些努力?
早些年的《劍網三》與《天涯明月刀》讓新生代年輕人認識到了讓無數人如痴如醉的武俠文化。
網易的《繪真·妙筆千山》以北宋水墨山水之大成之作《千里江山圖》為靈感來源,向玩家展示作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千里江山圖》大氣磅礴之勢,精細入微之姿。
FGO與長城保護協會的合作也讓玩家了解並參與到長城的保護與修復當中。這些形式不僅激發玩家的學習動力,引發情感共鳴的新的藝術形態,而且也通過遊戲這個年輕群體最易接受的方式,重新煥發了傳統文化新的生機與活力。
不止這些,還有無數的遊戲公司正在嘗試將傳統文化融入進遊戲之中,讓傳統文化重新煥發生機。這就是傳統文化與遊戲相結合的魅力——不僅僅讓年輕人重新去了解傳統文化,更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提供更多的選擇,為遊戲行業的發展打開了一扇嶄新的大門。
遊戲會成為傳統文化傳播的新途徑嗎?
自古以來,文化的傳播離不開媒介的發展。遊戲經過一系列的發展,早已從單一的娛樂形式發展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載體。遊戲的內容對受眾的喜好與認知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通過將我們的傳統文化融入遊戲之中,玩家在體驗與遊玩遊戲的過程中就會被那些滲透在遊戲各個環節中的傳統文化所薰陶,從而形成一種獨特的品味。
例如《劍網三》中五毒門派的「校服」,就是由苗疆的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為設計核心。所以在其「校服」的設計上就有著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工藝獨特、刺繡精美、銀飾亮麗。這樣的設計生動形象的詮釋了苗族傳統服飾的特徵。
此外,遊戲中的五毒頭飾也根據其苗族習俗分有不同的種類,男子主要以青巾盤發裹頭或銀飾扎馬尾,女子則以紫巾蓋頭或佩戴銀角銀冠,充分體現其苗疆的民族風格。
通過對《劍網三》五毒門派「校服」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劍網三》對於門派服飾的設計會融入鮮明的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它在遊戲這個載體的基礎上添加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元素。毫無疑問,這一類的設計是有助於傳承傳統文化的,服飾的設計取材會讓玩家在遊玩過程中勾連起對於傳統文化的記憶,玩家在不知不覺中就接受這一類型的文化薰陶,進而能更好地接受、傳承並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在文化傳承上,遊戲也可以做的很好。
遊戲與傳統的爭論
對於遊戲中的傳統文化,一直存在著不少爭論。
王者榮耀中對歷史角色人設與歷史形象嚴重不符的設計,就曾引起過廣大玩家的討論。一方認為,遊戲的創作必須符合史實;而另一方則認為遊戲只是娛樂而已,不必當真。
許多人認為,如果任由這些遊戲隨意修改或「發明」歷史,潛移默化之間就會改變玩家對於歷史與傳統的認知,很有可能會動搖我們的文化根基,顛覆我們的傳統文化。
爭論的核心無非在於,經過遊戲改編的歷史,是否會影響玩家認知。
對有歷史基礎的玩家來說,這些改動並不會對認知產生影響。然而近些年來手游市場的興起,遊戲人群也逐漸低齡化,許多年輕玩家還未掌握必要的知識,也缺乏對事物基本的辨別能力。如果被遊戲中的設定先入為主,的確容易留下錯誤的固有印象。
難道就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或許我們可以將目光轉向國外遊戲市場,看看他們是如何解決這類問題。
著名遊戲《文明》系列在遊戲當中設置了詳細的百科全書,對遊戲中所涉及的歷史人物與各地傳統進行詳細的闡述與解析。《三國志》系列也在遊戲中對於人物的描述中區分了演義與史實。
我們不必擔心遊戲在娛樂之餘會將傳統文化帶向庸俗與鄙棄。只要能在遊戲與傳統文化融合中,在把握住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的同時,融入遊戲這一年輕人喜愛的表達形式。在玩中創新,重新煥發傳統文化的魅力。
遊戲只是一種載體,只不過它更年輕。
結語
在人人娛樂的網際網路時代,中國傳統文化應該拋開以往沉重嚴肅而又遙不可及的面罩,以一種活潑別具一格的形式呈現在受眾的眼帘,與時代的發展同呼吸。
憑藉遊戲科技與技術,以全新的載體去表達,不斷擴大傳統文化的影響力,讓更多的年輕群體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弘揚傳統將會成為年輕人群中新文化、新風尚,這樣才能讓文化得以延續,傳統得以傳承。
當然,真正做到將中國傳統文化與遊戲的發展完美融合任重而道遠,只有當遊戲將傳統文化的魅力準確表達出來時,我們才能夠在未來迎來遊戲行業與傳統文化繁榮共生的場面。
遊戲產業的文化融合發展,還任重道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6nEdHABjYh_GJGVlH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