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家有很多各式各樣適合家庭儲物的收納產品,很多人也會購入,但是這些收納產品如何使用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呢?今天分享了自家4㎡儲藏室里的宜家收納物品的布局和使用方法,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儲藏室設計詳解
#1 平面關係:消隱設計
儲藏室位於臥室進門右手邊,拆除原牆體後向外擴大了20cm和臥室衣櫃拉齊,和臥室的衣櫃成為一體形成暗室效果。12扇櫃門的端頭4扇就是儲藏室。儲藏室內部凈空尺寸1.9X1.9米。
平行布置比U型布置更顯簡潔通透,滿滿的各種物件被整齊的水平線條統一起來,同時還加強了空間縱深感。工具牆的出現使得兩側的儲物架在視覺上弱化為背景,工具牆則成為空間的視覺中心。
#2 北牆:衣物&日用
北牆預留了168cm寬牆面安裝了三根牆面掛條。為了大跨度不易變形,現場做了5塊168cm松木隔板,這樣的好處還有隔板看起來是完整一條直線,而且兩端不留縫。
北牆收納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三層是6小1大儲物袋放換季的衣物被子等;下面兩層隔板上放8個安東尼抽屜存放日用品,這是最常用的部分;最下面的拉籃小車存放雜物和工具。所有儲物件都是宜家的,雖然不都是艾格特系列,但總能在宜家找到合適尺寸的儲物件搭配使用,這就是我最喜歡宜家的地方。
特別推薦的是中間兩層白色的安東尼抽屜,放在隔板上使用比在軌道上更方便。實際使用感受比地上的艾格特拉籃更好。上面兩層黑色儲物袋邊上的白色紙盒是宜家的包裝盒(60X26,宜家保潔阿姨找給我的),宜家的包裝盒都自帶收納屬性。左上角的四個木箱不是儲藏用的,這是我為了統一家裡的實木風格自製的實木空氣凈化器,反正至今還沒用過,也許以後會再把它們折騰成音響什麼的吧。
#3 南牆:旅行&雜物
南牆預留了128cm寬牆面安裝了三根193cm長的牆面掛條。中間安裝了8塊60X38cm的金屬隔板。中間一層間隔91cm安裝2個托架杆可掛衣掛物。圖上左側的實木櫃體是為了配合儲藏室的門和臥室衣櫃牆而設計的。
南牆也分為上中下三部分,上面兩層是紙盒存放紀念品照片等;下面兩層是帶蓋儲物盒存放雜物同時可當臨時操作台使用;底部是一組MUJI抽屜存放旅行用品和宜家抽屜櫃存放證件證書,還有三個行李箱。
特別要提的是行李區,3大1小四個行李箱毫無壓力(最大的行李箱放在了尺寸更深的北牆),5個MUJI抽屜里放滿了旅行用品(轉換頭、旅行洗漱包、旅行枕等),要出行時直接在儲藏室就可以打包行李。再也不會在出行前手忙腳亂。
宜家的收納紙盒也很好用,而且便宜(左上角的兩個黑色收納紙盒跟了我們十年)。MUJI抽屜上方的兩個白色長條收納紙盒也是宜家的包裝盒(同北牆),尺寸剛好就放在這裡了。如果把家裡柜子和抽屜的尺寸都記在手機里,總會遇到尺寸合適的收納用品。
#4 西牆:工具
西牆是洞洞板工具牆,安裝了兩根193cm長的牆面掛條,1塊40X18cm的金屬隔板。隔板上方懸掛了三塊40X58cm的金屬隔板當做洞洞板用。
中間的兩個掛條原本是用掛鉤來掛椅子和梯子的。後來發現在儲藏間裡工具的使用頻率比梯子高多了,果斷將梯子請出儲藏室把這面牆改成了一面工具牆。上面的洞洞板存放常用工具,下面的小隔板作為臨時工作檯,同時配合右手邊的工具拉籃車,一個理想的工具區出現了。每次打開儲藏室的門都有一種打開了武器庫的感覺。
要點總結
長期使用的隔板中間節點處有明顯塌陷(宜家北京西紅門店實拍)
長期使用的拉籃由於支架節點鬆動導致滑軌脫軌(宜家北京西紅門店實拍)
宜家賣場的商品展示本身就是很好的收納示範(宜家北京西紅門店實拍)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