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陪你經歷的人最後卻不能陪你一生?
沒有為什麼,人窮其一生遇到太多太多的人,每個階段陪伴自己的也有太多太多,但歸根結底,人都是孤獨的個體,沒有人規定陪你走了一程就要做你最後的良人。
你能做的,是走好當下的每一步,等那個願意陪你一起生活的人。
當得知朋友的消息時,我還處在一臉懵的狀態。
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不知道為什麼將近八年的感情會說散就散,不知道他印好的請柬會怎麼一張張撕掉。
他和女友的愛情,一直是朋友圈裡眾人羨慕的存在。
那年畢業後,他們商量好留在了同一座城市,但生活和未來的壓力,讓我這個朋友看不到一絲光亮。
(是的,很俗套,房子、車子、彩禮……說到底,是錢!)
後來,他忍痛和女友異地去了大城市打拚,雖然距離阻隔了他們的愛情,但卻擋不住對彼此的關心。
每次過什麼節日,他都會細心計劃好日期,偷偷看她的購物車,送她最喜歡的禮物,甚至不考慮自己急需要改善的生活條件。
朋友圈裡,我們也會常常看到女孩高興帶著炫耀的文字和圖片,也衷心的為他們高興,期待他們修成正果。
終於,年前朋友帶著苦苦攢下來的積蓄,回到了那座小城,和心心念念的她求了婚。
接下來的,就是井井有條的結婚準備,兩個人也開始生活在了一起,這也成了變故發生的開始。
習慣了大手大腳的女生,從沒有意識到自己平日裡一句話輕易就能得到的東西,背後對方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力,從不收拾整理房間,還一直頤指氣使,要求一次比一次高。
先前,聽朋友說過一次:「沒想到,兩個人生活這麼累!」
我沒太注意,覺得朋友身在福中不知福,等提到兩人生活的細節後,才知道這段關係真的會走向不可預料的結局。
朋友在未來的規劃里始終有對方,對方卻在等的過程中一次次挑戰底限,一次次消耗彼此的一切。
原來,有句話說得是對的,一個人受到的寵愛太多,就會覺得是理所應當。
當一隻腳踏入生活後,你會明白需要的是個願意跟你一起生活的人。
對方能懂你,給你一個最舒服的生活,才是最完美的狀態。
有位很喜歡的作家,總在強調一種「清醒的獨立」。
談戀愛和結婚是兩回事,等兩個人真的結婚後,會發現任何跟彼此相關的事,都會憑空殺進婚姻里,指指點點,有了孩子,更是會「精彩萬分」。
記得林宥嘉在求婚時說到:
「就今天了,我要把你定下來,再也捨不得你的人生繼續浪費在沒有規劃的時光流逝,我必須帶領我們,讓我們的畫面明確。」
幸福這種東西,從不必在乎別人的眼光,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受,某一刻你會無比清醒的意識到那個對的人來了,就是他了。
記住,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世上不愛的理由有很多:忙、累、為你好.... 而愛的表現只有一個:
就想和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