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自己的能力?別人的話能信嗎?

2019-07-28     哄小七的後花園

你的能力,你知道的!

肖肖跟朋友藍藍抱怨「我明明是最有人際溝通能力的,為什麼一遇到重大的客戶,老闆從來都不讓我去接待!憑什麼啊!」

藍藍有點驚訝,問「你怎麼知道你有人際溝通能力的?你最擅長的是這個?」

肖肖一副理所當然的表情「那當然啦,所有人都這樣說!」

「別人說的就是真實的你嗎?還是並沒有發現你的什麼能力,只是因為你的工作才理所當然地認為你一定具有這樣的能力?」

「因為我做銷售,所以都認為我有這樣的能力?」肖肖有些遲疑。

「是的」,藍藍看到肖肖的困惑,不得不戳破他的幻想,「如果真要證明你有銷售能力,那就說說你的業績吧。這半年來,你的銷售業績在單位同事中是什麼水平?」

「我……我才剛進單位半年,還得慢慢來呀。」肖肖有些明白了,「難道我並不擅長做銷售嗎?我並不具有人際溝通能力嗎?」

「你的成績已經說明了一切了。」藍藍繼續扎心。

「那我具有什麼能力呢?」肖肖一時間像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感覺自己什麼都沒有。

「如果說,老闆準備給你加薪,但是前提是,你要先從外面給單位招一個人進來,把他培訓成跟你一樣,你能做到嗎?」

「沒問題啊。」

「那你要教給他哪些技能呢?」

肖肖陸陸續續地說了一些,藍藍都記下來,最後指著這些說,「這些不就是你所具備的能力嗎?」

肖肖一時睜大了眼睛,這些……不都是我自己說的嗎?

「是啊,你自己說的才有說服力呀。你能教給別人的,才是你真正自己具備的。而你同時又站在老闆的角度,說明了這個工作所應該具備的能力,比較客觀地說明了你還應該好好學習的能力。接下來該做些什麼,也應該明白了吧?」

肖肖仔細回味了一下,說「別人對我的評價是有偏差的,我也是有能力的,只是不適合做銷售而已,不過如果我願意繼續做下去,那就要拿出點成績來才行。或者,根據我的優勢能力,重新尋找最需要我的優勢能力的單位,在那裡去發光發熱?」

「這就對了。」藍藍舒了口氣。

為什麼人會評估錯自己的認知能力?

馬華興在《思維破局》中指出三種可能性。

一是選擇錯誤參照物。人通過學習,工作能力一定是逐步增長的,但是人的感覺並非如此,而是跌宕起伏的,在這個過程中,人的自我評估不是根據學會能力的多少來判斷,而是各種外界方面的評論,以及自己內心莫名其妙的自信與自卑。

一般情況下,我們在工作能力上會與同時期進入單位的同事進行比較,這是比較合適的,但是也要考慮到同事的工作經歷等情況,不要死死地比較,也要注意情緒,以免傷了情分。

一是錯誤看待平台溢價。高出自己能力的平台會給自身帶來價值,有時候,員工會把這個價值看做是自己能力的價值,而事實上並非如此。這一點我覺得還挺重要,因為高估自己總是會失望的,所以要冷靜。

平台的溢價要放在心裡,雖然別人會這樣高看你,但是你自己心裡是應該有數的。比如說有人曾經在高中任教,現在準備到初中做老師,這樣來看,外人會覺得你大材小用了,但是你自己心裡要有數你是什麼水平。

三是他人對你的評價所帶來的困惑。像前面所舉的例子即是如此。外人看到肖肖的工作,便認為肖肖具有這個工作所要求的能力,事實上,肖肖才入職半年,他還沒弄清楚自己應該做什麼,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便把外人的評價聽在了心理,導致錯誤認知自己的能力。

真的要通過別人了解自己的能力的話,應該讓這個行業的專家來描述你所具備的能力,再做判斷。

別人對你的評價,你要分析是什麼人作出的評價,他的側重點是否是你所看重的,他人的評價是否會因為關係而失實,這些其實都是應該考慮到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準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呢?

一用作品。你有能力,那就作出成績啊,我們都是有工作的人,工作是要做事的,你所做的事獲得了怎樣的反饋,這就是成績,就是作品。前面中的肖肖,作為銷售人員,那就看他的銷售業績,占據了單位的多少百分比,作為教師,那就看他所帶的班級成績在整個年級中排多少名次(現在不允許公布成績了),或者做個調查,有多少學生喜歡上的課,這是最直接的方式。

二是用木桶原理系統化評估自己的能力。木桶原理,我們都聽說過,一桶水可以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木板,這是最初的木桶原理。現在有了各種各樣的衍生版本。

最新的木桶原理,包含三個要素,長板,短板,桶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我們要盡力去發揮自己的優勢,避免自己的劣勢擾亂了大局。就算優勢和劣勢我們都顧及到了,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桶底。我們不能沒有一個厚實的桶底,否則長板短板都是白搭。這個桶底就算不管我們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沒有基本能力,我們任何工作都無法展開,優勢也無法施展。

在保證桶底的厚實之後,我們來看看自己的長板,剛剛說過每個人都有長板和短板,那麼長板和短板如何相互搭配才能發揮到極致呢?桶里的水的多少就是我們所能發揮自己能力的多少,發揮的好,水就多,而搭配的好,就看單位的要求是如何的,單位的要求剛好對應了我的長板和短板,使得桶里的水達到最多,這就是說,在這家單位的要求下,我的長板和短板搭配到了極致,桶也達到了他最好的狀態。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我們的能力都是不均衡的,那麼評估我們的自身能力,一是看內在,我們的能力水平可否用作品來說話,二是看外在,我們是否找到了適合我們發展的單位,來讓我們施展抱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GdQWwB8g2yegNDjjY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