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宜昌公租房最新消息

2019-11-26   宜昌特價租房

2019年至2022年計劃供應

保障性住房2.48萬套,

完善公租房貨幣化保障政策

全面推進營運服務試點工作

11月26日

宜昌市住建局召開新聞發布會

透露出了一波公租房的利好消息

經過10年努力,

我市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矛盾

得到有效緩解,

全市住房保障覆蓋範圍

不斷擴大,

低保低收入家庭

做到了應保盡保。

數據是最好的見證

截至目前我市共籌集可供分配的 公共租賃房源59478套實現分配54160套

累計發放租賃補貼33377戶

其中

城區籌集可供分配的公共租賃房源11838套實現分配11032套累計發放租賃補貼7549戶通過公租房保障全市解決了近15萬人的住房困難

分類施策推進公租房保障工作

對低收入家庭,做到應保盡保

對城鎮戶籍最低收入和低收入家庭採取以實物房源保障為主的保障方式,實現應保盡保。

截至目前,全市低收入家庭實物房源保障12901戶,其中城區在保低收入家庭實物房源保障2466戶,貨幣化保障381戶

對特殊人群家庭,做到優先保障

對退役軍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60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加大政策傾斜,納入優先實物房源保障範圍。

以2018年為例,城區公租房實物房源保障家庭中,退役軍人49戶,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3戶,60歲以上老人789戶,殘疾人30戶,這類人群占實物房源保障總量的50.6%。

對重點人群,做到精準保障

將公交司機、環衛工人、青年教師、青年醫生等重點群體納入公租房保障範圍進行精準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共計保障公交司機12戶、環衛工人26戶、青年教師324人、青年醫生126人。

對宜昌市重點企業臨時提出的職工住房困難問題,採取單獨提供房源的方式進行保障。

2018年共計提供24套公租房為一批重點企業解決了職工住房困難,得到了市委組織部、市「雙千」辦的高度肯定。

2019年我市已為企業預留128套房源用以解決企業職工住房困難,助推企業發展。

對新市民,做到盡力保障

自2017年來,我市逐步擴大公租房保障範圍,加大對新就業大學生和在城鎮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的住房保障。

  • 新就業大學生本人及家庭成員在城區沒有所有權房屋,畢業兩年以內均可以申請公租房,並提供三年過渡性保障。
  • 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本人及家庭成員在城區沒有所有權房屋,在城區連續繳納12個月社保或公積金的即可申請公租房。
  • 截止目前,全市共計保障新就業無房職工9238人,外來務工人員11600人。

對不同保障人群,做到租金差別化

  • 對最低收入、低收入家庭,在規定配租面積內分別按租金標準的10%、30%繳納,物業費按照50%繳納。
  • 對於新就業大學生,取得博士或碩士學位的,配租保障標準面積內的按照40%繳納租金;
  • 取得本科及以下學歷,配租保障標準面積內的按照50%繳納租金。城鎮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按照正常租金標準繳納。

緩解實物不足

探索推進實行公租房貨幣化保障

新畢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租賃補貼標準為每月420元

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大學畢業生(含高職)為每月250元

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90元

提升服務質量

強力推進公租房運管服務轉型

為解決運營管理問題,提升保障對象滿意度和獲得感,公開招標確定購買服務承接主體,強力推進公租房運營管理購買服務試點工作。

目前,全市試點工作分別在城區、遠安及秭歸縣開展,共涉及6個公租房項目,4963套公租房。

其中,城區和塘悅舍、民益家園、東錦苑3個項目,共計2677套公租房參與試點。



提升管理質效

加快適應公租房信息化需求建設

建立健全全國公租房信息系統,實現公租房信息的及時、準確、全覆蓋,有利於提升公租房的科學化、專業化管理水平。

目前,全市已完成數據清理上傳房源45511套、申請家庭30115戶、配給關係29715條。

未來這樣干

不斷提高公租房保障質量,全力抓好住房發展規劃實施。

2019年至2022年計劃供應保障性住房2.48萬套,引導形成35%:65%的租購比,加快建立租購併舉住房制度,儘快將目標任務分解分配到市直相關部門,壓實責任、紮實推進。

完善公租房貨幣化保障政策,全力解決當前主要矛盾。

擬定《宜昌市住建局 財政局關於在城區進一步推進公租房貨幣化保障工作的通知》。將通過簡化資格審核程序、降低前置條件、提高補貼標準等措施加快解決中低收入家庭及新就業大學生、穩定就業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住房困難問題。

全面推進營運服務試點工作,全力做好公租房設施設備配套服務。

城區在2019年3個公租房小區開展國家級試點的基礎上,2020年所有公租房小區將逐步推行政府購買公租房運營管理服務,不斷完善公租房小區購物、教育、醫療等配套設備設施,提高保障對象的滿意度。

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公租房營運管理服務品質。

修改完善城區公租房信息系統,進一步提升共享大數據的更新頻率及質量,優化動態預警審核機制,建立一房一檔、一戶一檔全電子化檔案、完善信用積分管理及懲戒管理系統。

來源 | 三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