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股權投資?
很多投資人常常會問,什麼是股權投資,為什麼要做股權投資。在大多數投資人的投資經驗里,他們過去從興辦企業,通過製造業賺到過錢,他們過去通過投資房產、投資股票賺到過錢。但是近些日子他們慢慢發現自己的傳統製造業開始不景氣了,投資的房產比不過固定收益了,投資的股票甚至出現了大幅的虧損,所以他們現在會問,要如何做投資,怎樣才能持續盈利。
那麼我們來回顧一下過去的幾次經濟浪潮,我們的投資人是通過什麼方式獲取利益的。四十年前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在改革開放初期,基本上是靠膽識賺錢,只要你敢去做,就能賺到錢。
隨後第二個階段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到這個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非公有制經濟的改革也就是民營經濟的崛起,那時候主要靠個人能力賺錢,資源、關係和做製造業成為了現在主要投資群體的第一桶金。再後來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中國一輪城鎮化運動,4萬億的投入,使得08年房地產暴漲拉開了序幕,那時候做房地產、做礦能賺到錢,也使得現在中年的投資人完成了資本積累。時間來到2018年,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全球大國之間的逆全球化引發了此輪金融危機。而現在和接下來的階段,無疑是既要靠能力也要靠投資賺錢的時代,所以投資的選擇就很重要。
從投資的選擇來看現在針對不同人群主流的投資方式主要有:
1、我是保守派
極度保守,風險極度厭惡的投資人
對於極度保守,風險極度厭惡的投資人來說,在去年資管新規落地之後,他們可選擇的投資品類主要是銀行結構性存款、保險等。參考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2.5%-5%之間,投資人通常結合自身的流動性需求而做出合適的選擇。
2、
我要低風險
追求低風險穩健收益的投資人
對於相對穩健、追求低風險穩健收益的投資人,他們可以選擇的投資品類主要為貨幣基金、配置型債券策略基金、黃金品種跨境套利策略基金等。而高增信背書的信託項目由於資管新規提出的「打破剛兌」而風險提升,信託類投資風險收益比極大下降,故信託不再是低風險投資品種。對於低風險穩健收益的投資人參考的年化收益率通常在4%-10%區間,而當中投資人也伴隨著一定程度虧損的可能。
3、
我要高回報
追求高收益、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人
對於追求高收益,願意承擔高風險的投資人,他們通常可以選擇的投資品類則十分豐富了,股票、債券、期貨、各類金融衍生工具、股權等。追求最優風險收益比的配置,但不同的金融品類與相對應市場行情、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資金面、情緒面等都息息相關,這時則需要結合多方面因素判斷,決策失誤可能會面臨較大的虧損,而正確的決策則能讓投資人享受豐厚的回報,財富得以迅速積累。除此之外,投資者也可能會關注海外房產、藝術品等非標準化投資品類。
而當下,什麼樣的投資能夠迎合政策導向,讓客戶參與到新的一輪經濟熱潮中呢?
從國際大環境來講,全球信貸擴張已進入尾聲,貨幣政策已不能推動整個經濟復甦。經濟復甦唯有依靠模式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效率,把過去的要素驅動轉變為現在的創新驅動,去除舊的生產模式,產生新的偉大公司,才能有更好的前景。從國家層面來講,中央政府推動資本市場改革,鼓勵企業併購重組,中國正進入資本市場開放的30年。一級股權投資市場是中國資本市場的重中之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新舊動能轉換已是國家戰略的半邊天,科創板的迅速推出也把股權投資推向了新的高度。在未來的十幾年裡,中國的中產階級,你的財富要獲得幾何性的增長,股權投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對於未來的變化趨勢和方向,我們要特別關注股權市場的發展。無論你是否看到機會,是否參與其中,中國資本市場已經開放,中國企業迎來上市機遇,真正的股權投資時代已經來臨。
對於股權投資而言,最重要投資邏輯是什麼?
我認為對於股權投資最重要的邏輯是趨勢,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應該順勢而為,不應該逆勢而動。大多數人這一生中賺到的大部分錢都來自於趨勢,尤其是對股權投資而言,趨勢尤為重要。我認為未來十年中國有三個非常重要的趨勢,可以幫助我們收穫更多的收益。
趨勢一:
第一個趨勢是全社會融資結構調整。過去15年間,中國以銀行貸款為代表的債權類融資是主要的融資方式,占比超過75%。剔除金融類企業的融資,非金融類企業的股票融資金額占比平均約為3%。我們一直聽到的去槓桿,去槓桿的本質就是降低債券融資的比例,提升股權融資的比例。
趨勢二:
第二個趨勢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完善,IPO常態化,證券市場加速改革。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以上的已經超過100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超過了129萬億。在固定收益類的產品越來越稀缺、收益率越來越低的過程中,這些錢會流向哪裡?這些錢有一部分流入到了PE/VC手中,然後再投入到高成長性的行業,高成長性的行業通過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退出之後,這些錢又回到了投資人的手中,並實現了數倍的投資回報。這就是「貨幣項目化、項目證券化、證券化推出後再貨幣化」的自循環過程。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完善之後,IPO常態化和自循環體系會被打通,債權融資的比例自然會降低,股權融資的比例也會提高。這個趨勢在未來十年間都不會改變,投資人一定要把握好這個大趨勢。
趨勢三:
第三個趨勢是供給側改革、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帶來的大機會。我們關注到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兩大投資主線,並以此作為大方向進行投資布局。
除了趨勢,我覺得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邏輯叫「護城河」。企業要長期在行業中具有競爭力、保持行業地位,要求企業擁有自身的「護城河」就非常重要了。
那麼什麼是護城河呢?就是有些東西只有你有,別人沒有;有些事只有你能做,別人做不了。很多要素都可以成為企業的「護城河」,例如規模經濟、壟斷經營、可持續的低成本、專利專有技術等等。那麼我們就從前面說的消費升級和製造業升級來看「護城河」的作用。
消費升級裡面很典型的一個細分領域便是奶茶店,大家可能都有聽過一兩個「網紅奶茶店」品牌或者在商場、街頭見到過他們的店面,前幾年的「貢茶」、再到最近幾年的「喜茶」、「奈雪的茶」、「鹿角巷」等。一杯這類「網紅奶茶」的定價通常在15-30元之間,我們都知道奶茶的毛利率極高,如果能保證客戶對自身品牌的忠誠度,保持客戶粘性,這是一門極好的生意。而奶茶店最大的缺陷也在這裡,客戶對奶茶品牌的粘性極難維護,客戶的忠誠度難以培養,這意味著盈利和熱度均不可持續。網紅奶茶乃至消費升級領域中部分項目的問題在於缺失「護城河」,網紅奶茶之所以短時間內爆發,在於機構投資者前期注資燒錢推廣、市場運營,從而形成「潮流」或者可以說成是「流行」,因為流行,通過網際網路的傳播和口口相傳,消費者會快速認知這個品牌,也會抱著嘗鮮的心裡去進行嘗試,這也就造就了品牌的短期爆發。但可惜的是,「流行」並不是形成「護城河」的要素,客戶因流行而來,也會因流行轉投下一個新鮮的事物,一波波的風口,專業的股權投資機構獲利退場之後,盲目追逐風口的投資很可能便成為了接盤俠。
所以了解了股權投資最關注的問題,以及跟隨者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相繼出台的政策,在當下,股權投資是客戶不得不配置的長期投資品種。客戶投資股權投資不僅能夠伴隨中國經濟的成長,分享經濟紅利,還能夠避免再投資風險,股權投資的優勢不言自明。
更多金融趨勢分析、投資技巧講解、理財知識,理財課程,請關注公眾號「亞洲財經商學院」
想深入了解「股權投資項目」,可以私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