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遲了,太行山

2019-09-04   山西世達國旅

九十有餘的愚公,面山而居

感覺到太行、王屋兩座大山的阻塞

決定移走這兩座山,疏通道路

於是有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從上古開始

人便因為路,開始和太行產生聯繫

山不轉路轉,水不轉人轉

路隨山轉,人轉水移

太行山裡的路,已不再單純是路

而是人、路和山的一首交響曲



攝影@水可舟




01

關於太行山

太行山縱跨北京、山西、河南、河北四省市

位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之間

是中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


地球上所有的山脈

都是地殼板塊碰撞和斷裂的結果

太行山則是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西北俯衝的結果

之後一側抬升迅猛

另一側則不斷沉陷

後又與華北平原斷裂

從此太行山成為連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紐帶

這也直接造成了太行山一側懸崖陡峭

一側地勢平緩

中間則是縱深斷崖的獨特景觀


攝影@寒冰



記住這幾個關鍵詞

高原向平原的轉折

地勢左高右低

山脈呈南北走向

02

最原始的道路——太行八陘

千秋不易太行道

這裡群峰萬壑、山高谷深

對於古時的人們,交通相當不便

在這種嚴峻的情況下

「太行八陘(xing)登上歷史的舞台

並留下了一筆濃重的色彩

TIPS:太行山左為黃土高原,右為華北平原,地勢左高右低,這樣的地勢使河流呈東西走向,橫穿山脈而過,從而形成幾條山谷。山谷橫切山脈造成山脈中斷,稱之為「陘」。

太行八陘

就是古代晉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

相互往來、進行貿易、交流的8條咽喉通道

最早的在春秋戰國時就已存在



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

也成為重要軍事關隘所在之地

太行八陘多為古道

或盤桓于山腰

或處在大大小小的斷谷中

寬處十幾米,窄處只能單人行

相對現在的馬路都不能算作路

但是在當時已經算是最易通行的道路了


攝影@姜毅


現在看來,這些不過是荒涼的羊腸小道

但逐鹿中原時

這裡可沒少發生戰事

03

最獨特的道路:掛壁公路

崖壁陡峭、通行不易

山裡的居民世代都在考慮如何走出去

人在困境之時,會釋放出無限的潛能

掛壁公路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建成的

徒手鑿通山洞

一錘一錘的在絕壁上開鑿隧道

太行山的人們

用手「摳」出了震驚世界的掛壁公路




這些公路多集中在南太行

為太行山獨有

被稱為「世界第九大奇蹟」



掛壁公路長1km-10km不等

為了取光和照明

每隔十餘米開一扇窗

讓人即使離得很遠

也可以輕易看出山路的走勢





現如今,掛壁公路不僅解決了山區交通難題

成了脫貧路、致富路

把深山美景推到大眾的眼前

它自己本身也成了奇景的一部分





銜接晉豫,南太行最壯觀的掛壁公路

崑山掛壁

另一端就是大名鼎鼎的郭亮村





最精雕細琢的掛壁公路

回龍掛壁


曲折三層,用手指摳出來的掛壁公路

錫崖溝掛壁



名氣最大的掛壁公路

郭亮掛壁

仔細看山間的大巴車





開鑿在水庫邊上的掛壁公路

陳家園掛壁



04

人工天河、水上掛壁:紅旗渠

「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

林縣人民多壯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紅旗渠是跨山引水,人定勝天的典範



林州位於太行山東麓,歷史上是一個酷旱山區

隔著太行山,另一頭的濁漳河奔涌不息

在那個靠天吃飯的時代

酷旱幾乎意味著貧窮和死亡

紅旗渠放水盛況

為了解決缺水問題,林縣人民決定

打通太行、修建水渠

把漳河水流經太行引進林縣

這項工程歷時十年

(其中有中國自然災害最困難的那段時間)

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險灘峽谷中

建成了以國旗命名的「紅旗渠」

這項工程轟動國內外,被稱為「人工天河」




現在的紅旗渠是國家5A級景區

成為紅色教育基地

05

當代坦途:太行山的那些絕美天路

進入現代以來

跟隨著「要想富、先修路」的指導思想

公路已經蔓延到了深山區的每個農村

山區之間的道路十八彎,千折百回

將太行山點綴的更加美麗動人



  • 太行十六拐

從山腳至山頂,直線距離約180米

垂直高度約200米

在傾角約60°的斜坡上以S型順山勢而建

蜿蜒盤旋至關口,全程約3000米

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 六泉十四洞

六泉十四洞橫穿佛子山大峽谷而過

有著名的太行第一峰——佛子山

山巒相連、雲霧繚繞

整個峽谷以陵輝公路為主線

全長三十多公里,曲折蜿蜒穿越山嶺

駕車穿越峽谷而過

兩邊懸崖峭壁、險橋異洞

大自然創造的秀麗景色令人驚嘆




  • 大堖天路

大堖路東起車佛溝,西至大堖北窪村

全長13公里

有效路面寬6.5米,呈16個「之」字形

從山間盤繞直到山頂

共計投入資金和以工代帳糧棉布

摺合人民幣222000元,開炸堅石262000立方米

是溝通晉豫兩省經濟交往的一條重要通道



06

來遲了,太行山

四通八達的旅遊公路網絡

使太行山不再是交通閉塞之地

現在進入亦或是走出太行已經沒有那麼難了

太行山的寶藏風景也慢慢走入大眾視野中

那麼通過太行的那些天路上,要看什麼?




  • 百里赤壁、萬丈紅綾——水平方向的延伸

從小我們讀「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也讀「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但是當你來到太行山的絕壁前

你不會從上而下或者從下而上看

而是會自然地跟隨著絕壁的走勢

欣賞水平橫向的雄偉




山高不高已經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東西寬的仿佛看不到頭

如果雨後山霧升起,仿佛置身仙境





  • 奇巧瑰麗、雄渾浩瀚的山峰



  • 波瀾壯闊、清秀典雅的峽谷



  • 從天而降的瀑布



  • 澄澈如鏡的湖泊



  • 春天山花爛漫



  • 夏天滿目青翠



  • 秋天層林盡染





  • 冬天萬里冰封



不論你什麼時候來

當你見到太行真面目的那一刻

你都會由衷的感嘆「來遲了,太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