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衰洪山礦

2019-11-02     淄博二三事

廢墟幽沉,觸目憂傷,殘垣斷壁斜夕陽。

站在這塊曾經非常熟悉和熱愛的土地,望盡茫茫礦區,瘴氣繚繞,荒草叢生,一片淒涼,耳聞蕭蕭秋聲,枯葉隨風飄零。偶見群雀從荒草中躍出,鳴聲嗚咽,落寞地飛向遠方。

此時此刻,目睹礦山如此落敗的景象,做為一個煤礦的子弟和曾經在這裡工作過的人來說,真是百感交集,思緒萬千,飽含熱淚,頓生悲戚。淒淒切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遙想當年礦里上上下下士氣高昂,整日人聲鼎沸,車水馬龍,紅紅火火,生產繁忙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父輩們以礦為家,勤勤懇懇,埋頭苦幹,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裡是他們獻出自己青春年華和奮鬥、奉獻了一生的地方。想不到僅僅二十年的時間竟然落得如此衰敗和荒涼,先輩們的遠大理想、青春熱血、花樣年華,艱苦奮鬥的精神,百折不撓的鬥志,以及艱辛的勞動成果都被埋入了這片荒蕪的廢墟中,怎不讓人觸景傷情,潸然淚下。

思念吾父輩,一吟淚兩行。

願先輩們的英靈與這塊他們畢生熱愛和奉獻的土地永生。

七十年代洪山煤礦遠眺,礦機關、一立井和二立井,煤台(洗煤廠)等依稀可見。(可惜的是三立井、洪五宿舍未在其中)

著名的洪山煤礦建立較早,隸屬於1953年2月成立的淄博礦務局,採煤範圍全部在淄川區羅村鎮地域範圍內,最高年產108.5萬噸,職工五六千人。1999年9月20日因資源枯竭關停。從此,洪山煤礦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名稱自此消失,由新組建的淄博創大實業有限公司接菅經營。

1965年4月,礦機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與調走的領導同志分別留影。

1965年7月,礦機關領導和工作人員與調走的領導同志分別留影。

1965年4月礦經營科全體人員與調走的同志合影留念

1987年礦黨委張書記在與礦財務、安全等有關部門負責人開會研究工作。

國務院總理谷牧向「永保革命青春」的五四採煤隊頒獎(1977年)

洪山煤礦五四採煤隊報喜隊伍(1975年)

五四採煤隊的職工在採煤面工作(1973年)

洗煤廠的煤炭正在裝運火車

裝滿煤炭的火車駛向祖國的四面八方,支援國家的發展和建設。

1957年機關幹部在礦工會主席帶領下開展義務勞動,打掃衛生。

當時企業重視民兵組織的建設和培訓,圖為礦武裝部孫部長在指導民兵火箭筒的發射。

淄博礦務局籃球隊在七八十年代是非常著名的,連續多少屆都是淄博市冠軍,在全國煤炭系統小有名氣,而洪山礦的隊員是礦務局隊的主力和基石。圖為洪山礦工會在二立井俱樂部前球場舉行籃球比賽。

1984年的六一兒童節,礦職工子弟小學的小朋友們在礦機關籃球場舉行拔河比賽。

本人於1985年夏天,在礦職工俱樂部樓頂拍攝的礦汽車隊年審的畫面,圖片記錄了當時礦機關中心地帶的情景,正前方是籃球場,右側是機關大院,內有礦長室、行政辦公室、調度、財務、工資、技術、安監、總機等多個部門。右上角是礦老俱樂部,左上角是黨委、紀委、團委、工會等辦公室所在的房屋。

這是在2019年10月22日在與上圖同一位置所拍現在的荒涼景象。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礦大門

這裡是被拆除的原礦大門所處的位置,左側原門衛室猶存。

遠處是昔日巍峨的一立井煤矸石山,運煤的電車馳騁在綠色的田野上。

一立井煤矸石山的現狀

遠方是二立井的煤矸石山,此時的電車運行在小窵橋村東南地拐彎處。

這裡是一進礦大門右側蘋果園的原址

一立井原區隊大院舊址

原來熙熙攘攘,人來人往的礦招待所。

七十年代中期剛建成時的外賓樓北樓

當年的外賓樓失去了往日的奢華,破敗不堪。(北樓)

外賓樓(南樓)的殘敗景像

這是通往礦招待所的道路,兩側房屋全部拆除,現成了一條荒蕪的小路。

這是洪山煤礦與洪山鋁土礦的原交界地帶

從這裡往前走,就進入了鋁土礦,小時候常來這裡往北一拐看露天電影。

被拆除的、具有一定規模和醫療水準的礦醫院舊址被荒草和渣土所覆蓋。

這是礦醫院北面大灣的位置

礦門市部拆後的原址

從礦門市部西側去礦醫院的道路,路的左側為多排被拆除的單身宿舍舊址。

梧桐樹所在的位置是原行政機關大院裡技術科、總機的位置,大院所有科室、建築物已蕩然無存,只留下這顆孤獨的大樹在原地守望。(遠處未拆的是配電室)

此路是去一立井食堂的道路,右側原是礦辦公大院,左側位置是老俱樂部的舊址。

礦老俱樂部的部分殘基

這是一立井絞車房前面的橋洞,是從機關、醫院和食堂去男職工洗澡堂的必經之路,現已被填埋到了地下。

一立井絞車房的地基

這位師傅手指的方位是一立井豎井口、井架的位置,後面的牆體西側是原女職工浴室。

現在唯一倖存的老建築是礦汽車隊和一立井食堂

這是一立井大食堂的背景

這是沿著汽車隊往西去礦醫院的道路,左側供應科的小院變成一片荒草。

礦供應科東側水塔的根基

原礦籃球場的位置,被用青石按地形砌成了一個很大很長的平台,直通到工會舊址的西面。

最後遺留的幾排單身宿舍早已無人間煙火

原礦機關內的道路變成了鄉間道路,已絲毫看不出原來的景象,變成了另一個不曾相識、寂靜的世界。

煤台電車站的舊址

原支架廠改成了現在的石膏板廠

原洪山礦家屬磚廠的位置建起了現代化的工廠

1985年1月礦黨委張書記與工會文體活動積極分子合影

1985 年礦工會俱樂部全體人員合影

上二圖是我當時工作地點的環境變化對比圖片

三十多年前我曾在這裡的工會從事宣傳、攝影工作,今昔對比感慨萬千,涓涓思緒湧上心頭,不僅扼腕仰天嘆息。大有 「 前不見古人 ,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之感 。

「 徘徊望盡東南地,蘆葦蕭蕭野水黃。」

⋯⋯

昔日的輝煌與榮耀永遠屬於洪山煤礦的先輩們。

向洪山煤礦的老前輩們致敬!

部分照片來自網絡

陳殷山/文/攝影

轉自冷眼看世界的V篇,特此致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k-2NW4BMH2_cNUgZjCk.html














興衰洪山礦

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