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你婆婆永遠是你婆婆,不是你媽

2019-10-03   蘇手手

原創:蘇手手,一個有態度的女性成長頭條號。關注我,一起關注女性成長和婚姻情感話題!

婆媳關係作為亘古難題,可以說不僅是中國,而是很多國家都存在的問題。

日本著名律師丹山雅部在其著作《婆婆對付兒媳77計》中寫到:如果誰能想到一個絕妙的解決婆媳關係的辦法,應該授予他諾貝爾獎金!

由此可見,婆媳關係的難以處理。

其實婆媳關係究其根本,就是兩個不同年代、不同觀念,站在不同角度的兩個女人的在家庭關係中的各種爭奪。

這個爭奪主要是指對同一個男人的情感爭奪,以及家庭中利益分配的爭奪。

再加上女性性格中天生的敏感、愛計較因素,又使得這場戰爭很容易打響。

一個不小心,兩個女人就槓上了。

而作為一個既是兒媳,也是小姑子的我,其實不太好說婆媳關係這個話題。

偏向於兒媳一邊吧,自己的媽媽也是婆婆;偏向於婆婆一邊呢,自己也是一個有婆婆的兒媳。

在婆媳關係的問題處理上,要想真的做到不偏不倚,那是太難了。

但是,最近傅首爾在一檔節目裡談到婆媳關係問題的話,讓我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傅首爾說:「我是覺得跟婆婆相處,一開始一定要保持距離

這個距離不是說不親,而是你要一開始知道,在什麼樣的分寸範圍間,留有萬一發什么小矛盾的後路。

我不是贊成把婆婆當成親媽的。因為,你能你親媽能發脾氣,能跟婆婆發脾氣嗎?」

傅首爾一語道破了婆媳關係真諦:可以把婆婆當媽,但是,要記住,婆婆永遠不是媽。

很多女人在婚姻中與婆婆相處時,恰恰就是犯了這個錯。

01

女人在婆媳關係容易犯的第一個錯誤,不把婆婆當媽

有句老話,別拿村長不當幹部。

同樣,也別拿婆婆不當媽。

婆婆雖然不是你的媽媽,但是她是你愛的別一半的媽媽,首先,你得把她當成一個媽一樣的老人去尊重,這是婆媳關係的基本準則。

之前我在頭條號上回答了一個關於婆媳關係的問答,我寫過一句話,意思是兒媳作為晚輩,婆婆作為長輩,兒媳首先要尊重婆婆。

於是很多當兒媳的在後面留言,表示不贊同。

說我是嫁給她兒子,又不是嫁給她。

說自己也是父母辛辛苦苦幾十年養大的,突然就嫁給婆家去,是便宜婆家了,憑什麼婆婆不能先尊重自己?

說這些話的女生們,就是真的有點「耍流氓」了。

道理其實很簡單。

既然你跟老公結婚了,就註定你和他的家人要組成一個大家庭。

簡單想一想,就算對方不是自己婆婆,是鄰家一位老人,作為年輕人,尊重一下老人也就應該的。何況這個人還是自己的婆婆,是自己喜歡的老公的媽媽。

所以,從基本的禮節或者相處上來講,應該把婆婆當媽一樣的尊重她。

結婚一開始,婆媳雙方都要站在一種互相尊重的基礎上,去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互相磨合、互相合作。

只有建立在尊重的基礎上,才有利於雙方進一步了解,建立更加熟悉的關係。

如果合作得好,就有可能發展出良好的婆媳關係。

當然,也不乏婚前對兒媳不滿意的婆婆,或者婚後對兒媳各種挑剔、不好的婆婆,但是,作為兒媳,首先也得要先禮,實在不行,關係真處好不才能後兵。

不能一上去,就先給甩臉子給婆婆看。

否則,假設以後婆婆真有什麼對你不好的地方,也是自己理虧在先了。

02

女人在婆媳關係容易犯的第二個錯誤,真把婆婆當親媽

把婆婆當媽一樣尊重,並不代表真的可以把婆婆當成親媽。

這裡指的把婆婆當親媽,是指作為兒媳,建議不要對婆婆抱有可以和跟自己媽媽相處一樣的想法。

婆媳關係其實畢竟不同與母女關係。

如果想讓婆婆對你真的像母女一樣,這本身就是一種誤區。

為什麼?

因為婆媳之間天然就缺乏凝聚力。

兩人既沒血緣,在跟老公結婚之前又沒有過接觸,而且利益上還會有衝突,如果非要期待婆媳關係能像母女一樣,結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有的女人結婚後,在婆婆面前也像在媽媽面前一樣,什麼都直言不諱,想說就說,甚至想發脾氣就發脾氣,這就很容易把關係搞糟了。

還有一個,很多兒媳期望在婆婆那裡,還渴望能得到像親媽照顧你一樣的溫情,這也是典型的期望過高。

你跟親媽是什麼感情?骨肉血親,還有幾十年的養育之恩。

婆婆跟你什麼感情?

婆婆與你原本素不相識,兩個人只不過看兒子的面上,與你結為了一家人。否則,走在街上,你們擦肩而過一百次,估計都不會正眼看對方一眼。

所以,在一開始跟婆婆相處時,要擺正自己的心態,擺正婆婆與自己的關係。

當然,如果以後兩個在一起相處久了,彼此能互相尊重、互相照料,能產生出真正的親情,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03

正確處理婆媳關係,要學會親中有疏

周杰倫的妻子昆凌在一個節目中講到自己跟媽媽、婆婆相處之道。

她說,婚後她對婆婆噓寒問暖、體貼入微,而婆婆也很喜歡她。唯一跟媽媽相處不同的是,她會對媽媽撒嬌。但是,對婆婆不會。

這件事情,就很體現出昆凌處理婆媳關係的技巧:既有親密關係,但又懂得適當的疏離。

親密體現在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照料上;疏離體現在不對對方有過分的期待上。

第一, 在婆婆面前,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的女生在自己的親媽面前,有脾氣就發,有眼淚就掉,沒事撒個嬌,都是正常的事。但是在婆婆面前,就不能這樣的了。

但是,就像傅首爾說的,你能在媽媽面前發脾氣,但是能在婆婆面前發脾氣嗎?

不能。

你跟親媽發脾氣,親媽不會往心裡去。你跟婆婆發脾氣,婆婆可能會記一輩子。從此兩人結下仇都說不定。

在電視劇《雙面膠》中最後幾集中,兒媳就是因為口不擇言,說話過於刻薄譏諷,不但導致婆婆對面她恨之入骨,而且導致老公也跟她關係徹底破裂。

第二、不對婆婆抱以太高的期待

大家都是成年人,每個人首先要學會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婆婆也好,誰也好,真正對你的生活負責的,首先是你自己,其他人都是起一個輔助的作用。不要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對他人抱以太高的期待,期望婆婆像媽媽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自己,那是很難的。

除非你捫心自問,自己是否能像對媽媽一樣對婆婆。

所以,婆媳之間彼此應該互相關心、照料,但不宜用母女關係的標準去互相要求。

有,是幸運;沒有那麼好,也是正常。

第三、互相理解、尊重對方的價值觀

老人家總是對年輕人很多事情看不慣,而年輕人又對老人家的一些頑固觀念不理解。

能夠理解的情況下,就相互理解;不能理解的話,要做到儘量尊重,寬容為本。實在不行,就各行各事,少管對方的私事。

第四、提前將一些家庭事務原則化

婆媳之間,最容易產生一些關於家庭的瑣事的糾紛了。尤其是在養育孩子、贍養老人、家庭經濟開支分配等問題上。

避免這些問題的方法,是在事情發生前提前制定一些方案或協議,進行明確的說明,然後,大家都遵照執行。

這樣,真正事情發生時,就可以避免因這些問題再去爭執不休,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糾紛。

有一句老話,叫遠香近臭。

什麼樣的婆媳關係最持久?其實就是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彼此之間要客客氣氣的。

當婆媳關係做到了親疏有間,既是親人,又不是真的沒有一點顧忌的親人,這樣的婆媳關係才能和諧、持久。

作者簡介:蘇手手。V信:sushoushou2019

當過宣傳,做過小記,寫過小說(差點出版)。在公眾號當編輯,寫過10萬+。後自創公眾號,一個月內文章擊點過萬。現專職帶娃寫文。十年全職媽媽生涯,讓我更關注女性成長和婚姻情感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