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一個寶媽群和幾個寶媽聊天,一個寶媽說:「女兒一歲半了,剛學會走就學著跑了,每天跟著她小屁股後面,累死了!」
另一個寶媽說:「你女兒真厲害啊,我兒子兩歲多了,還走不穩,平時走路總是」拖泥帶水「的,有時候雙側膝蓋還老碰到一塊兒,感覺不穩定,像要摔倒似的。有人說他是X形腿,有人說是肌無力,反正我也沒有想那麼多,可能再大一些會好的。」
其中一個寶媽說:「哎呦,你這個當媽的,心真大,孩子這樣肯定要帶去醫院檢查,免得錯了最佳治療時間。」
那麼,孩子兩歲還走不穩正常嗎?帶著這個問題,我諮詢了兒科醫生,醫生說孩子的運動能力有一個發育過程,如果兩歲了還走不穩,家長便要引起注意了。
一:孩子運動能力發展
行走是嬰兒運動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過程。一般來說, 嬰兒5個月的時候,會像個「彈跳的皮球」。如果你抱著他站在你的大腿上,他會像一個皮球一 樣在你腿上跳上跳下。
到了13個月時,大約有75%的孩子便可以搖搖晃晃地獨自行走,15個月已經走得相當平穩了。但是,如果有的孩子在18個月以後還是不能穩穩噹噹地走路,家長便要引起注意了。
二:孩子行走不穩有哪些情況?
1.單腿行走不穩
這種情況的小朋友多為神經系統疾病所致,如病毒性腦炎、小兒腦癱、格林巴利綜合徵等。例如,有的嬰兒在父母的攙扶下站立時雙腿像棍子一樣發直或像剪刀一樣交叉,在運動方面表現出手腳運動不靈活、協調能力差,或者讓人感覺到走路的姿勢很彆扭,這可能是小兒腦癱所致,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做康復治療。
2.雙腿行走不穩
如果有的孩子走路時雙腿不穩、跌跌撞撞的,那可能是缺鈣所致。此類孩子除了走路不穩以外,一般還會伴有其他的表現,如入睡困難、易驚醒、厭食、煩躁、說話晚、出牙晚、易感冒等。
對此,家長切勿盲目補鈣,最好先到醫院進行微量元素檢查,然後根據患兒的年齡、體重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維生素D和鈣劑。
3.發育畸形
由發育畸形引起的孩子走路不穩主要包括足內翻、足外翻以及膝內翻和膝外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八字、外八字和O形腿、X形腿。
對於先天性的足內翻、足外翻,及早治療恢復的效果較好。對於患0形腿和X形腿的孩子來說,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因為正常孩子的腳,在兩歲以內由於胎位姿勢、體重平衡等問題,通常會偏向「O形腿」。
在2 ~4歲因受成長與姿勢改變的影響,又會偏向「X形腿」。如果孩子7歲以後症狀還沒有消失,家長就應帶孩子到醫院進行矯正。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如果在成長過程中發現異常,一定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檢查治療,免得錯了最佳治療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