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職場:你不努力,誰替你前行;你不出眾,誰成就你輝煌

2019-10-15     把你調到最佳位置

職場如戰場,已成為職場人士的口頭禪。

就如小編這幾天跟了賈靜雯主演的《我們與惡的距離》中,剛開始在喬安手下工作的阿玲,她因為怕失去那份工作,失去晉升的機會,連生孩子都破羊水的那晚還拚命在工作線上。

職場中的每一步都是用心血戰鬥出來的。

在如此激烈的職場競爭中:

你不努力,誰替你前行;

你不出眾,誰成就你輝煌!

如果你一直默默無聞,不能體現出你的出眾才華和能力,那你很快就是那個被替代的人。

職場從來都不是溫馨有愛的大家庭。

大家在一起不是為了互相寵溺,搞什麼愛的供養,而是為了創造價值,為公司賺更多的錢。

職場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東西,只有學到真本事,你才能成為不可替代的人。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曾經有一戶人家家裡養了一條狗和一隻貓。

狗總是表現得很勤快。

一旦家中無人狗就會十分警覺,它總是豎著自己的耳朵,兩隻眼睛炯炯有神地巡視主人家周圍有什麼異常情況發生,即便是一點點動靜,狗都會立刻狂吠著奔過去,仿佛一名恪盡職守的警察,總是兢兢業業地為主人看家護院。

可是只要家裡有人的時候,它就一下子放鬆下來,有時候它還趴在地上睡覺。

所以這家的女主人總認為這狗很懶,總沒見它好好看家護院。

女主人因此常常不給它吃的,就更別提要打賞它好吃的。

實際上,貓比狗懶多了,只要主人一不在家,它就趴在地上大睡,不管主人家裡是不是有大批的老鼠很猖獗。睡飽了以後的它就開始在周邊散步,,活動活動自己的身子骨。

可是主人一回來,養足了精神的它來了勁頭,這裡看看那裡看看,有時候還會去給主人舔舔腳、逗逗趣。

這樣一來,主人自然認為這隻貓是勤快的,恪盡職守的,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就都給了它了。

事實上貓並沒有勤快地抓老鼠,慢慢的主人家的老鼠數量越來越多。

終於有一天,老鼠咬壞了主人家最值錢的家當,主人震怒了,他把自己的家人都叫來,很生氣地說到:「大家看看咱家的貓那麼勤快,可是老鼠還是依舊如此猖獗,一定是那隻懶狗的問題,它每天就知道睡覺,從來不幫貓抓老鼠。這樣吧,我們把這隻狗趕走,再養一隻貓,大家有什麼意見嗎?」

一家人聽完之後就開始紛紛說這隻狗確實很懶,貓才勤快,每天都抓老鼠所以吃得很胖。

於是很快大家就同意把狗趕走,再養一隻貓。

最後狗被趕出了家門,可到最後它也沒明白自己是因為什麼原因被趕走的,它能看到的就是那只在背後偷偷笑著的肥貓。

職場也是如此,如果你一直埋頭苦幹,但是沒有做出好看的結果,誰都不會買你的帳。

在職場,過程不重要,結果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老闆來說,他不在乎你做事情的過程,他只會在意你是否完成了這件事情。

那在如此競爭殘酷的職場洪流中,我們如何實現讓自己背負著苦勞,但是要給出完美結果的目標呢?

結果導向!

當你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妨先思考如下幾個問題:

  • 我需要在什麼時間,通過什麼方法,達到怎樣的成果?
  • 在目前擁有條件下,能達成嗎?
  • 如果不能,怎麼樣才能達成?

第一點:樹立明確目標。

有了明確的目標,才會有奮鬥的動力。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就是這個道理。

回首往事,我們做很多事情是不是在做的過程中因為周邊的各種流言蜚語或者遇到的困難阻撓,走著走著,都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裡。

選定目標,不管周邊的風浪有多大,努力往目標靠近就是你的終極目的。

第二點:具備清晰的處事思路。

優秀的人和普通人之間的差距就在於:優秀的人能時時保持清醒,保持對生活的痛感。

在開始完成任務之前,先認真思考並作出可行性方案,多次考量自己的策劃方案是否可行,實施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並有預案措施以防萬一。

世界上的事情,沒有完美主義的最好,只有更好。

思考方向:

  • 我的方案是不是最佳方案?
  • 還有邊緣問題我是否考慮進去?
  • 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考慮方案的可行性?
  • 最後,找出最有方案,並且一步步踏踏實實去執行。

第三點:為結果服務,團結可以團結的力量。

這句話乍聽起來像是號召部隊作戰,但咱的工作環境不也是團結可用的所有力量來完成任務麼。

團結力量,就是合作意識,就是團隊思維。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如果你只想通過你一己之力完成一個項目,那麼這樣的結果效力絕對會小於一隊人來完成這份任務。

因此,合作意識、團隊意識,值得不僅僅是分享,更多的是利用「術業有專攻」的客觀事實,讓你所負責的工作的成果,達到最佳,最終給出一個更好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b0u5m0BMH2_cNUgN3b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