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階段如何讓孩子輕鬆、高效、無壓力地識字?我做了這3件事

2020-11-04     jason媽咪有辦法

原標題:幼兒園階段如何讓孩子輕鬆、高效、無壓力地識字?我做了這3件事

之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了兒子在上學之前就認識了很多字,還沒上小學之前,我買了一年級課本,想讓他提前看兩眼,沒想到他拿到手之後從頭到尾全部讀了一遍,我問他有不認識的字嗎?他說:沒有啊,都認識。後來我又找了二年級的語文課本給他看,他也都能讀下來。

3年級時,他已經能夠毫無壓力地讀像《三體》和《明朝那些事》之類的大部頭了。

有位寶媽曾經留言說,自己家娃學前認識的字很少,連數學題都理解不了,自己糟心得很。

的確,如果孩子沒有提前識字量,上了一年級老師講得快,孩子確實會很吃力。

曾經看過有人問過一個問題是:鄰居說根本沒教過孩子認字,但是他家孩子認字特別多,有可能嗎?我想確定地告訴那位提問者:當然有可能!

在兒子認字問題上:

1、我真的沒有刻意教過他認字,比如每天指著什麼字讓孩子大聲地讀;

2、也沒有上過什麼早教班,沒讓早教老師教過;

熟悉我的讀者應該知道,養育孩子,我一貫喜歡順其自然,引導孩子自然產生興趣,而不是每天規定孩子必須要做到什麼。

這裡分享我當時使用的方法:

第一、抓住孩子認字敏感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敏感期,抓住孩子敏感期,智慧引導孩子,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在孩子3-5歲時,屬於圖形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圖形認知非常敏銳,漢字是由象形字演變,屬於復腦型文字。孩子在4歲左右時,就進入文字敏感期,這時候用一些有趣的書籍來引導孩子,那麼,認識漢字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根本不用父母操心。

第二、在閱讀中學會識字

很多父母喜歡買那種字卡,或者是有很多文字,帶拼音的兒童讀本來給孩子讀,有的用三字經或者其他古文等,要求孩子每天背誦。

而這些方法可能適合某些聽話乖巧的孩子,但是對大多數孩子來說,這些相對枯燥的形式並不能讓孩子堅持下來,往往孩子不開心,家長只能用高壓政策或者最後不了了之了。

我家是讀繪本形式,從孩子開始能和我互動起,我就買了大量的繪本,以前北京每年都會有春秋兩屆書市,我去書市淘得最多的也是孩子的繪本,家裡也到處都擺放著繪本,方便孩子隨時隨地都可以閱讀。

當時我根本沒有讓孩子識字的概念,只是每天陪孩子讀一會,因為繪本通常畫面精彩,很多國外的經典繪本都是風趣幽默 ,但是字不多,所以孩子很喜歡看,經常纏著我讀了一本又一本,而讀得多了,某一天,我突然發現,兒子自己津津有味地大聲讀了出來。

所以,孩子認識那麼多字,我甚至不知道都是什麼時候會的。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選擇字更多,更有意義的繪本讓孩子讀。

第三、隨時隨地隨處都可以教學

將學習變得有趣味,孩子才更喜歡去做。之前看過一檔綜藝節目,一個媽媽左手拿著一根教鞭,右手拿著一本三字經,要求孩子規規矩矩坐在那裡讀和背誦,如果孩子不願意背誦,她就會拿著教鞭開始恐嚇孩子,孩子有時候比較配合,有時候就根本不配合,哪怕媽媽要打他,他也不怕,感覺已經識破了媽媽的「伎倆」:於是,就出現了這樣的畫面,孩子在前面跑,媽媽拿著教鞭在後邊追,雞飛狗跳。

其實大可不必,每天帶孩子出門時,遇到的各種文字,都可以告訴孩子念什麼,當孩子準確念出來時,可以給孩子適當的表揚,不必追著孩子讀,孩子在文字敏感期,會對認識字有天生的成就感,只要隨時隨地教孩子就好。

結語: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將0~6歲的時期稱為「魔法歲月」,他認為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方式中,更多的是伴隨著很多的幻想成分,這是這個時期所獨有的。而這個時期如果僅僅用固定的思維來教孩子,孩子是很難發展想像力和更多的奇思妙想的。

jason媽咪有辦法,喜詩詞,愛旅遊,寫有溫度的文字,做靈魂有香氣的媽咪。
資深文案,多平台原創簽約作者,育兒路上一路修行中。原創不易,請求關注點贊並轉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Ve3knUBdHeNs4oxWf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