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麼多事,科比還沒有做。
他曾經以為,退役了,離開了NBA,籃球將跟他無關。他很長時間不看籃球,而且是刻意遠離,因為在內心,他不忍去看。那是他付出畢生心血的世界,卻要被迫告別。
科比的職業生涯如此豐富完整,就像一個人的戲劇化人生:充滿了希望,過早到來的榮耀,個人遭遇滅頂之災,湖人戰績跌入深淵,埋頭奮起,再登巔峰,身體被傷病重創,勉力歸來,世界不再由自己掌控……他不甘心啊,最終在告別戰上演60分絕唱。
20年的職業生涯,一旦告別,對科比來說不是值得炫耀的成就,而是難以放下的負擔。至少有半年時間,科比不知道做什麼,只是不想看籃球比賽。
他遊山玩水,到處秀恩愛,世界各地留下了他和瓦妮莎的各種合影,當時二女兒吉亞娜只有10歲。
像一個丟失了玩具的孩子,科比不知道如何面對餘下的時光。他努力表現出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而不是退休的籃球運動員。
他也想開啟新的事業,成立製作公司拍電影,寫書,推出新的個人品牌。電影《籃球,吾愛》一推出就得了奧斯卡獎,但過去的都是回憶,未來的沒有籃球。沒有籃球,怎麼會是科比?
拯救科比的,正是二女兒吉亞娜。
科比和瓦妮莎生了「四朵金花」。大女兒娜塔莉亞,一周前剛剛滿17周歲,跟《音樂之聲》裡面的大女兒麗莎一樣,「我現在十六歲,馬上十七歲」,活脫脫又一個瓦妮莎。但娜塔莉亞不打籃球,在學校里打排球。老三比安卡,剛剛滿3歲,在科比退役半年多以後出生。老四卡普里才半歲。
只有吉亞娜,長得像科比,還隨了爸爸喜歡籃球。科比叫她「吉吉」(GiGi),從她身上發現了自己童年的影子。
每一個父親都為自己的孩子驕傲,但老詹對布朗尼和科比對吉吉,那感覺是不一樣的,一個是兒子,一個是女兒。有了女兒的父親,才能體會科比對吉吉是怎樣的感情。
每一個父親看自己的女兒,都是這樣的眼神。
吉吉不是那種乖巧的女孩,她調皮、活潑,性格外向,像個男孩,但又不失女兒的嬌嗔。最關鍵的是,吉吉喜歡籃球,而且,打起球來不服輸,一定要贏。
從小吉吉就跟著科比去湖人隊,看比賽看訓練,就像庫里跟著父親。她是籃球場長大的女孩。科比沒有兒子,但他突然在吉吉身上看到了希望,自己跟籃球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可以在吉吉身上延續。
科比把自己的女兒叫Manbacita(小曼巴),只有吉吉顯露出自己的本性。於是科比在自家的健身房和球場教吉吉打球,送她進學校的籃球隊,為她在洛杉磯西北的千橡樹建立了一所「曼巴體育學校」,吉吉是學校的女籃隊員。
科比去世前一天,就在這個學校,去世當天,和吉吉坐直升機要去的地方,也是這個學校。
科比有多愛吉吉呢?
只要有時間,他就會帶女兒去看比賽,如果不是為了吉吉,也許這輩子科比都不會主動去現場看球。
吉吉最喜歡的球星,是特雷·揚,科比就帶她去看老鷹隊的比賽。得知吉吉和科比一同遭遇飛機失事,特雷·揚太傷心了,他在當天的比賽穿著8號開場,當然這是不允許的,但NBA開了特例,允許他穿一會兒。這場球特雷·揚得了45分,出手——24次。
在科比的眼裡,吉吉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續,因為他的生命屬於籃球,而吉吉是如此喜歡籃球。她的球打得太好了,到今年5月1日她才會滿14歲,但一招一式已經有模有樣。
科比的整個生命都有了希望,他到處秀吉吉的照片、視頻,說她將來有一天會跟自己一樣。女兒的球隊有一次得了第四,科比不僅沒有責備,反而跟她們合影。
手把手教女兒打球還不夠,科比索性親自當上了女兒籃球隊的教練。他還親自從隊里挑了六個表現最好的女孩,每天跟自己一起訓練;還點名另一個女孩,說她為什麼沒有參加比賽,而是選擇參加一次舞蹈表演。
吉吉才13歲,科比已經替她安排好了未來,準備讓她去讀康涅狄各大學,更遠的未來則是打WNBA。
NBA的頂級巨星科比,前幾天還在「吹捧」女籃,說現在論水平,WNBA已經有好幾個夠打NBA。
在這個世界上,每一個父親看女兒的眼神,都是一樣的。
出事前一天,科比正是在千橡樹。
出事當天,科比和吉吉還要去千橡樹,當晚有一場比賽。
洛杉磯西北,這塊地方是一個盆地,就像一個口袋。直升機進入一個口子,發現濃霧迷漫,於是在原地徘徊幾十圈,不敢深入。
塔台跟他們說,你們可以沿著高速公路走,高速公路意味著在山谷之間。他們小心翼翼地沿著高速公路走,直到即將通過另一個口子。
塔台說,你們飛得太低了。
在濃霧裡是什麼感覺?
科比當然知道。兩個月前,洛杉磯發生一起多車交通事故,有人目睹科比下車指揮交通,救援傷者,保護現場。當時,濃霧瀰漫。
在濃霧中,科比和他的吉吉在一起。
一瞬間,科比知道他心愛的吉吉可能再也打不了WNBA了。我們無法想像直升機上是怎樣的情形,惟一知道的是他和吉吉在一起。
科比在天堂,如果沒有吉吉陪伴,會是什麼樣?
獨處,獨息,獨旦。
但吉吉沒有離開他,她和她的籃球,和他的父親,一起走了。
時間定格在他和她的笑容,他和她的夢想,他和她的未來。
這是一瞬間的永恆,爸爸和女兒,永遠在一起。
予美亡此,誰與?吉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