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由市委、市政府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共同主辦的「新時代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高峰論壇暨綠色發展項目資本對接會」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旨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圍繞深化綠色發展創新,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高層次對話、進行高水平交流、促成高質量合作,廣泛凝聚綠色發展和生態建設共識,推進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原主席王欽敏,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土地學會理事長、自然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主任王世元,國務院參事劉燕華,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理事長劉平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顧曉園,市領導袁毅、張培棟、莊莉、何光松、何明星、江建華參加會議,市長劉洪建主持會議。
王欽敏在會上致辭。他說,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是建成美麗中國的重要保障。南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積極探索生態環境和產品的價值實現路徑,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有益的地方樣本。希望通過這次高峰論壇,催生更多的創新成果,推動南平的「兩山」轉化之路越走越寬,創造出更多生態文明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地方模式和經驗,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美麗中國貢獻更多的南平智慧。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向論壇書面致辭。他說,南平市作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近年來深入踐行「兩山」理論,主動融入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在全國首創「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為全國各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了地方樣本,促進了生態資源要素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建議政府層面要勇於創新,深化改革,從頂層設計上爭取政策支撐;市場層面要更多採用市場激勵手段,推動企業和社會主動作為;制度層面要統籌規劃分步實施長期堅持。希望南平不斷深化改革創新,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南平方案。
劉平均在致辭中說,在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轉變」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國品牌建設取得了重要成果。南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堅持用技術創新引領產品品牌做大做強,堅持用地理標誌區域品牌、武夷山水公用品牌、武夷旅遊品牌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生態與產業互相促進的良性發展格局,後發優勢越發凸顯。要持續大力實施品牌強市發展戰略,用好打響武夷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品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以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武夷山水區域公用品牌和綠色發展為重點,在旅遊和特色農產品品牌上持續發力,拓展國內外市場,培育更多叫得響的國內外知名品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袁毅說,近年來,南平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福建省委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新福建戰略部署,確定了「選產業、補短板、延鏈條、強保障」思路,把產業作為點綠成金的「支撐點」,選准做優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綠色產業,推進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把創新作為點綠成金的「動力源」,創新推進「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建設,加快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把導向作為點綠成金的「指南針」,探索制定綠色發展考核評價體系,以導向牽引真抓實幹推進綠色發展。希望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創新實踐再深化、理論研究再升華、發展成效再提升,進一步完善綠色發展制度體系,打造美麗中國的「南平樣本」。
顧曉園說,本次會議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生動實踐,也是二外和南平聯合創辦、國內首次召開的主題學術會議和資源資本對接平台活動。南平推動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創新實踐,特別是創新「生態銀行」建設,是學校和南平共同推動中國生態治理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是校地聯袂、深入合作、珠聯璧合的一次成功典範,在成就我校青年學者理論創新的同時,更創造了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的「南平經驗」。希望各位專家學者繼續關心支持「生態銀行」這一多學科交叉創新研究領域,攜手推進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會上,國務院參事室當代綠色經濟中心旅遊專委會主任崔莉發布「生態銀行」學術成果,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生態文明建設教研室主任李宏偉,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杜祥琬,國務院參事劉燕華結合各自研究領域分別作主旨演講。
會議舉行了「中國生態文明治理現代化研究院」揭牌儀式。據了解,該研究院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南平市共同發起成立,旨在共同打造一個集生態旅遊與生態治理能力學術研究、社會服務、對外交流於一體的特色新型智庫,更好發揮高校學科資源優勢服務國家戰略和地方發展,總結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南平經驗」,推動生態文明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理論探索和實踐應用。
會上,南平市人民政府分別與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數字中國研究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了項目資本對接簽約儀式,水資源開發、林業資源開發、科技研發與金融運作、文化與自然遺存及土地資源共4類24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達171.21億元。
國家有關部委領導,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參事室、數字中國研究院、中央黨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市有關單位、北京市東城區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等有關領導、專家學者,保爾森基金會、絲路基金、淡馬錫投資公司等資本基金代表,部分央企、民企以及中央、省級和海外華文媒體代表參加會議。
(朱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