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去年發的體檢卡快要到期了,這兩天準備鼓起勇氣跟公司的小夥伴一起預約查一查。
有的人可能會問,體檢不是很正常嘛,幹嘛還得鼓起勇氣?
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也有這個疑問,說明你對配置保險了解得還不夠深入,或者說還沒吃過這方面的虧。
簡單來說,投保健康類的保險基本都有健康告知限制,如果體檢查出一些小毛病,比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
輕則花一樣的錢,相關疾病卻不再被保障,比如不保甲癌,重則,喪失投保資格。
所以,我們公司這些猴精猴精的理財師,面對這個關乎自己未來保障規劃的體檢,自然不敢輕舉妄動。
那有什麼方法能規避這個風險不?
嘿嘿,不妨看看小寶的「騷操作」。
第一個關鍵規則
想要使用小寶騷操作,必須要先搞明白跟保險相關的兩個關鍵規則。
第一個關鍵規則跟時間有關,分別是「猶豫期」和「等待期」。
首先是猶豫期,簡單來說就像淘寶的「7天無理由退貨」,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內,無理由全額退保,一分錢都不損失。
一般保險的猶豫期是10天或15天,也就是說,在這個期限內,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全額退款。
這個時間很重要,事關後面操作。
其次是等待期,等待期又稱觀察期,是保險公司為了限制騙保而設置的。
一般健康類保險都有等待期,等待期內如果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導致理賠,保險公司有權拒絕賠償。
比如小明買了個重疾險,等待期是90天,在第89天的時候不幸確診得了癌症,不好意思,保險公司有權拒賠,同時還要跟小明解除合同,所有的醫療費用由小明自己承擔。
通常來說,等待期從30天到1年不等,一般醫療險的為30天,壽險和重疾險的為90天~1年。
對於我們投保人,等待期當然是越短越好。
第二個關鍵規則
上面小寶提到了等待期,大家都知道等待期內出險保險公司不僅不理賠,而且還會解除合同。
那,等待期內要是得了不大不小的病,比如查出得了高血壓、糖尿病這類基礎病,對保單的理賠有影響嗎?
或者說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影響以後理賠,需要主動告知保險公司嗎?
今天小寶就斬釘截鐵地告訴大家——
完全沒有必要。
原因很簡單,健康告知限制的是我們投保前的身體狀況,對於投保後發生的,或者投保後才檢查出來的,沒有什麼限制。
只要不是等待期內得了輕症、中症、重疾或者去世了,就沒啥影響。
小寶分別把壽險、重疾險和醫療險的等待期條款列出來給大伙兒看看。
1、壽險:
(國富定海柱條款截圖)
條款比較繞,說白了就是,等待期是90天,等待期內如果因為意外導致身故或全殘,賠。
等待期後無論是意外還是疾病導致的身故或全殘,都賠。
因此,只要等待期內沒有因為疾病導致去世或全殘,哪怕是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也不礙事。
2、重疾險:
小寶也簡單翻譯下,等待為90天,等待期內如果不幸得了輕症、中症、重疾身故或全殘的話,保險公司不提供理賠,無息返還之前交的保費,並解除合同。
而如果在等待期內,因為意外導致的以上情況,是正常理賠的。
比如在等待期內,因為疾病導致的雙眼失明,不理賠,但要是因為意外導致的,理賠。
同樣的,並未對等待期內發生的身體變化加以限制,只要沒有得規定的疾病就行。
所以一般就算是查出了結節、B肝、高血壓、糖尿病等健康告知限制的問題,也不礙事,不需要主動告知保險公司。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重疾險都是這麼規定的,有的公司要求會嚴格一些。
比如等待期內查出來的問題如果延續到以後,發展成了輕症、中症或重疾,是有可能會拒賠的。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沒啥影響,但如果事關小寶後面所說的「騷操作」,就要注意了,儘量避免這類產品。
3、醫療險:
(好醫保長期醫療條款截圖)
以好醫保為例,等待期為30天,跟重疾險有點類似,如果等待期內不幸得了重大疾病,不僅不理賠,而且要全額退保。
但如果是小病呢?
1)如果等待期內就不幸住院的話,醫療險不負責報銷相關住院費用;(不是重疾就不會被退保)
2)等待期內查出來的毛病,如果延續到了等待期後,即便是等待期後才導致住的院,也不理賠。
比如等待期內體檢查出有子宮肌瘤,等待期後才到醫院做的切除手術住院,也是不理賠的。
所以總體來說,只要沒得大病,即便等待期內查出小毛病病也沒什麼大礙。
已經買好的保險正常保留就好,沒必要跟保險公司主動報備、補充告知,以後該怎麼賠就怎麼賠。
騷操作是什麼?
如果以上的內容大家都看明白了,接下來小寶再介紹「騷操作」就很容易理解了。
像小寶已經有100W保額的重疾險了,預約了本周日去體檢,擔心體檢查出小毛病而影響以後再加保重疾險。
那麼只需要在體檢之前的一兩天,先加保一份重疾險即可。
反正有10~15天的猶豫期,這段時間足以拿到體檢報告,反正等待期內就算查出小毛病,只要不是大病就不影響保障。
(點擊查看大圖)
如果體檢結果不好,有影響投保的小毛病,比如結節或B肝,那就保留體檢前加保的重疾險。
而如果體檢結果沒啥問題,考慮到現在的重疾保障已經不少了,想等以後有條件了再加,可以把體檢前投的產品申請猶豫期內全額退保~
反之,先體檢再投保,要是不幸查出得了糖尿病,那麼絕大多數壽險、重疾和醫療險,都將跟自己無緣。
所以說,別小看這個小小的騷操作,能幫我們把主動權掌握在了自己手裡。
好啦,總之記住一句話——
投保前千萬不要隨便體檢,實在要體檢的,至少也要在體檢前先配置好應有的保障,牢牢掌握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