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談論葡萄酒歷史時,有四個人幾乎從來不會被提及:阿洛伊斯•塞南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克拉倫斯•桑德斯(Clarence Saunders)、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lm McLean)麥可·奧德里齊(Michael Aldrich)。這四個人,一個是德國人,兩個是美國人,還有一個英國人,他們分別出生於1771年、1881年、1913年和1941年。雖然他們的發明與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看似毫無關係,但當年這些創新的確決定了現代葡萄酒商業的本質!
阿洛伊斯•塞南菲爾德(Alois Senefelder)
直到19世紀末,現代意義上的葡萄酒標籤都還沒有普及。當時的葡萄酒很少以瓶裝的形式出售,即使是瓶裝酒,標籤通常也是手寫的,而且是用繩子綁在瓶子上,而不是膠水粘上的。
然而在1796年,一個德國演員和劇作家塞南菲爾德發明了廉價的平版印刷技術,作為一種廉價的生產方式,它可以大量的為他的戲劇印製宣傳傳單和材料。他的發明使印刷更加便宜,色彩豐富,並且讓華麗的葡萄酒標成為可能。
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法國人和德國人抓住了這項發明。賽勒里香檳(Champagne houses of Sillery)率先將塞南菲爾德的印刷技術運用在自己的酒標上。香檳產區也是最早意識到品牌對於葡萄酒的重要性,所以香檳產區很早就開始製作精美漂亮的酒標以在外觀上吸引消費者。
克拉倫斯•桑德斯(Clarence Saunders)
將塞南菲爾德的發明推上一個新的高度的是一個叫克拉倫斯的美國人,他於1916年在田納西州孟菲斯的傑斐遜大道79號開設了一家名為Piggly Wiggly的商店,這是世界上第一家自助式超市。顧客從600多個貨架上挑選他們想要的商品,並將它們放在購物籃里送到收銀台結算。「自助式商店」的創意徹底改變了現代購物方式。
突然之間,產品的「外觀」及其包裝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它們的價格也是如此,因此顧客在購物時的短時間內能夠對比大量同類產品。到1932年,已經有2600多家Piggly Wiggly商店開張,還有許多其他的自助食品雜貨店。五年後,它的其中一個競爭對手——俄克拉何馬州的Humpty Dumpty連鎖店發明了購物車。
儘管超市在北美取得了成功,但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超市才進入歐洲,在30年後,葡萄酒才成為大多數國家超市的重要角色。葡萄酒進入超市之前,人們往往需要到酒莊或商店才能找到葡萄酒,且選擇有限。但超市的出現改變了傳統的葡萄酒銷售渠道,這在西方國家尤為明顯。
廉價的商標印製和自助服務結合最明顯的受益者是引人注目的品牌,比如藍色修女(Blue Nun)和馬泰斯玫瑰(Mateus Rose),這兩個葡萄酒品牌都是在20世紀40年代推出的,得益於極高的酒標辨識度,這兩款酒當年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lm McLean)
雖然到20世紀中葉,零售業開始與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類似,但有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貨架上的產品通常是本地或本國生產的,因為當時的運輸速度慢,成本高。然而在1956年,馬爾科姆·麥克萊恩(Malcolm McLean)取得了貨櫃的專利,改變了這一狀況。得益於貨櫃的發明以及相應的船運支持,使得葡萄酒的遠洋運輸成本大大降低,也使得葡萄酒出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麥克萊恩的發明,世界各地的運酒貨櫃可能看上去會完全不同。遠洋運輸使得新世界葡萄酒在歐洲出現,不僅讓歐洲老牌釀酒國認識到像澳大利亞、美國這些新世界產酒國完全不同的風土,也改變了歐洲人對於酒標的看法。以前歐洲的酒標上注重產區而不是生產商,而新世界葡萄酒的到來,使得許多歐洲的葡萄酒生產商開始注重自己的個性。
沒有任何企業比德國的奧樂齊(Aldi)和利德(Lidl)更能深刻地體現塞內菲爾德(Senefelder)、桑德斯(Saunders)和麥克萊恩(McLean)的影響力。這兩家零售商為消費者們提供品嘗來自全球各地包裝精美、價格誘人的優質葡萄酒的機會。
麥可·奧德里齊(Michael Aldrich)
上述的三位造就了20世紀的葡萄酒商業,而網購卻在21世紀對葡萄酒的貿易產生巨大影響。網上購物是由英國人麥可·奧德里齊(Michael Aldrich)發明和開創的。1979年,他通過電話線將一台改裝過的家用電視機與一台實時多用戶事務處理計算機連接起來。從1980年起,他開始推廣這個系統,這些系統安裝在英國、愛爾蘭和西班牙,運用在旅遊業、汽車和零部件銷售、貸款融資和信用評級等領域。
隨著網際網路和物聯網的發展,在21世紀成就了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京東、酒仙網這些電子商務平台。而在不遠的未來,隨著5G的到來和物聯網的發展,將有可能再一次為葡萄酒的商業世界帶來革命性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