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貨網紅分層:頭部翻車,腰部堅持,尾部自掏腰包

2019-11-18   TCOM

2684億元,隨著11月12日零點鐘聲的敲響,滾動了24小時的2019天貓「雙十一」實時成交額數據最終定格在這個數字。

與2600多億成交額同樣引人關注的,是今年淘寶直播首次成為「雙十一」的主角。數據顯示,今年「雙十一」期間有超過10萬商家開通了直播。開場1小時3分鐘,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額已超越去年全天戰績;開場8小時55分,直播引導成交已破100億元,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了新的增長。

毫無疑問,電商直播、網紅推薦已成為不少品牌和商家的標配。但是,即便直播帶貨風生水起,仍難掩網紅主播們光鮮亮麗背後的焦慮,無論是頭部網紅,還是腰部、尾部群體都有一本難念的經。

頭部網紅高光過後頻翻車

網紅產業也逃不出二八理論,不到20%的網紅賺到了80%的行業收益。據業內的判斷數據,淘寶直播的GMV,薇婭占了30%,李佳琦20%。此次雙十一,二人也交出了自己的上億元成績單。

作為淘寶直播的兩大頂流,兩人的battle已久,對於已經站在金字塔尖的頭部網紅來說,「播什麼」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最低價。」在這兩家獨大的頂級主播面前,誰的價格更低,誰就更有勝算。

幾個月前,某餅乾品牌因為同一時間段給到李佳琦和薇婭不同的優惠,李佳琦的直播間價格比薇婭高出5元,當時李佳琦得知後直接暴走並號召粉絲退貨。

在GQ的一篇報道中,曾經這樣描寫過李佳琦:「人人都知道他年入上千萬,但李佳琦還是坐在桌子後面,舉著手寫的算式,設身處地為觀眾計算:這瓶洗髮水原價1毫升幾塊錢,現在,加上贈品和優惠券,每毫升又低了幾塊錢。」

年入上千萬的李佳琦,在這一刻仿佛變身精打細算的主婦,而目的,就是為了讓觀眾覺得這是歷史最低價。

至於一直有著「淘寶第一主播」之稱的薇婭,也一直「如履薄冰」,忙季每天直播7小時(據說每天睡眠僅為4小時)。而在直播時間裡,她要不斷地說話,最多要推薦70個產品,試用、試吃、試戴……處理各種現場可能的突發情況,比如嘉賓來遲,品牌方突然更換需求等。

當然,即使是如此兢兢業業的二人,也會遭遇質疑。

這一段時間,李佳琦在帶貨過程中多次出現「翻車」。在此前推薦不粘鍋直播時「糊鍋」的風波之後,其工作室日前又刊登了一條致歉信:因9月份在一場直播中推薦的大閘蟹,涉嫌虛假宣傳,再次被輿論關注。

另一方面,薇婭也並不好過。不少在薇婭直播間買東西的粉絲質疑面膜臨近保質期,此外,還有網友表示薇婭直播間賣的化妝品疑似假貨。

頂流主播們的選品流程其實是很嚴格的,李佳琦的小助理付鵬每天都會到公司開選品會。他們要面對的試用品很多,絕大多數產品甚至幾秒內就會被否決掉。李佳琦團隊的一位商務曾表示,「20樣產品中能選出1個就不錯了。」

但即使這樣嚴苛的流程里依然會有漏洞,比如品牌方刻意隱瞞產品瑕疵的部分,誇大宣傳,或者是和主播商定好福利贈品後,發貨後改變主意。而對於每天要銷售海量產品的主播來說,能否全方位的了解每一種產品,能否為售後負責,也是要打上一個問號的。

身為帶貨網紅中的頂流,李佳琦和薇婭的一舉一動更是在眾人的矚目之下,翻車的情況多了,難保不會失去粉絲們的信任,這樣看來,二人過的並不輕鬆。

腰部網紅生存不易

除了李佳琦、薇婭這樣的頭部網紅主播外,還有大量的腰部網紅。他們與李佳琦、薇婭們生存在兩個世界,當頭部網紅們憑藉強大的議價能力和競相而來的品牌方,上演一次次銷售神話時,更多粉絲區間在十幾萬到上百萬之間的腰部網紅們,也在自己的垂直領域內,默默堅持(死扛著)。

aoi.bhinn微博擁有132萬粉絲,是一名美妝種草博主。對於她來說,雙十一一如平常,選品、拍視頻、剪輯、發視頻,直播抽獎和轉發微博抽獎算是最大的粉絲福利。

aoi.bhinn不做直播帶貨前,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收入基本都靠微博推廣。對於品牌方來說,腰部網紅粉絲區間在十幾萬到上百萬之間,雖然影響力遠不如頭部網紅,但他們粉絲群個性鮮明,帶貨更具有分眾適應性——當然,報價也更親民。

據aoi.bhinn介紹,粉絲數量在一百萬上下的博主,接一條推廣在一萬元左右,如果是微博互動率比較高的博主,一條二三十萬都有可能,但aoi.bhinn顯然不在此列。

懂懂筆記了解到,像aoi.bhinn這樣未曾簽約MCN機構的草根型博主,在擁有一定粉絲量之後,經常會感到有些迷茫,「不知道下一步怎麼走,也不知道該如何把流量變現。」最終,她選擇開了自己的淘寶店,目前店鋪四個皇冠,有八萬多粉絲,主要出售的商品也是一直專攻的美妝產品。

當然,相比於「李佳琦們」動輒幾秒內賣完幾千瓶洗面奶,aoi.bhinn的店鋪銷量只能算中規中矩,銷量平平。

雖然無法和頂級帶貨主播的流量媲美,但MCN機構正在緊盯這群腰部網紅,發掘他們帶貨變現的能力。

原因也很簡單:對於絕大多數的MCN機構來說,行業競爭激烈,頭部資源難搶,想要和頂級的MCN機構競爭並不現實,而且孵化頭部網紅的周期太長,需要投入很多資源,初創公司押寶藝人的做法,顯然不明智。

選擇腰部網紅孵化,顯然更安全(也更划算)。網紅們之間淘汰更迭,如同一台高速運轉的機器,哪個零件不靈了,馬上換上新的。腰部網紅市場,再上一層的少,跌落下一層(尾部)的則每天都在發生,競爭就是如此殘酷。

尾部網紅自掏腰包買「人氣」

與日進斗金的頭部網紅和收入還算穩定的腰部網紅相比,粉絲不足10萬的尾部網紅是在「馬太效應」中掙扎的落寞群體:寥寥無幾的點擊量、不穩定的收入、被品牌商挑選、不斷冒出的競爭者等等,稍有不慎就會被行業淘汰。

尾部網紅帶貨能力差,變現能力弱,只有小廠家在考慮預算的情況下會選擇他們,相對的,尾部網紅的選品也就沒有太多講究了,品牌方給夠報酬就接。推廣的方式多為發微博或者短視頻,內容不外乎該品牌產品多麼好用,折扣力度多麼大等等,來吸引他們為數不多的粉絲購買。

一位5.6萬粉絲的小網紅向懂懂筆記透露,自己這種量級的網紅一條推廣價格也就在300-500元之間,如果該條廣告的互動數量不太好看,往往還要自掏腰包刷數據,確保自己下次推廣不會被壓價。

網紅提供的機構「刷量」報價

但是類似的品牌推廣也不是經常有,很多尾部小網紅為了掙廣告費,只好去接一些中小微商的推廣。快手網紅「某龍」就遇到過這樣的事情,粉絲加了自己視頻下方的微商微信號購買商品,該微商收了錢之後發的卻是假貨。「某龍」的帳號評論下一度被氣憤的粉絲轟炸,他不得已關掉了評論功能,「沒辦法,我也拿不出錢賠啊。」

現如今,類似雙十一這樣的電商節日幾乎和尾部網紅無緣。淘寶官方給小網紅的雙十一優惠政策肯定不會比大主播多,那麼有誰還會來小網紅直播間買呢?所以,尾部網紅只能靠接一些不入流的小品牌生意艱難維生。

【結束語】

可以想見的事,潮水退去之後,網紅帶貨的熱度也會迅速降低,那些未能成功商業化的MCN和個人直播將在無聲無息中被淘汰出局。只有定位清晰、內容有門檻,優勢無法被輕易複製的網紅,才有可能跨越越來越短的生命周期。

頭部網紅賺的盆滿缽滿,但被無數雙眼睛盯著,稍有不慎便會跌落神壇;腰部網紅競爭激烈,不進則退而且還要尋找明晰的發展之路;尾部網紅靠著不入流的推廣過日子,甚至還要自掏腰包刷流量、買人氣,的確是各有各的煩惱。

即使是這樣,依然有不少人前仆後繼的想進入這個充滿著玫瑰色泡沫的行業。在近幾年畢業生最嚮往的新興職業排行榜中,最高時曾有54%的人選擇了主播或者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