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代快報全媒體
通訊員 錢順歡 記者 葛小林
「雙十一」購物季,常州的王女士在網上下單,準備買不少海外進口的物品,然而卻接連被取消訂單。原來,重慶、成都兩家電商公司都用她的名義購買海外產品,而她卻不知情。目前,常州鐘樓警方已立案調查。
現代快報記者從常州鐘樓區永紅派出所了解到,11月12日,永紅派出所接到王女士報警稱,有人盜用她的個人信息購買進口物品,害得她不能海外購物了。
王女士告訴民警,「雙十一」前,她把要買得東西都裝進了購物車了,還預定了一批海外進口的商品,例如進口化妝品、服裝、食品之類。熬夜到11月11日凌晨1點,趕緊付了款。可天亮之後,她發現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她覺得非常意外。
於是,她找到購物平台的客服諮詢,客服告訴她說,她在本年度的跨境電子商務個人額度已經到達上限,因此無法完成清關,只能取消訂單。王女士覺得更奇怪了,她仔細回想了一年的網購情況,發現自己並未購買什麼跨境商品,怎麼額度已經被用完了呢?
王女士隨後在跨境電子商務年度個人額度查詢網站上註冊、登錄。經查詢,她發現今年以來,重慶、成都兩家電子商務公司每個月都用她的名義購買了一定數量的海外產品,因此她的本年度的額度已被用完了。她意識到肯定是自己的個人信息泄露了。重慶、成都那兩家公司才會以她的名義購買海外產品。於是,11月12日她報了警。
目前,常州永紅派出所已對這起冒用他人居民身份案立案偵查。
警方提醒:海外購已經越來越普及,但很多人不知道個人在電子平台上購買海外商品是有額度限制的,目前已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非法途徑獲得他人身份信息後,冒用他人身份購買海外商品,給當事人造成損失。希望廣大市民能引起重視,妥善保管個人信息,不要輕易將自己的身份信息、證件照片等重要信息透露給其他個人和非正規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