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兩大重磅政策出台:釋放4000億流動性 下調超額存准率至0.35%

2020-04-04     樂居網昆明

4月3日中國央行同時出台兩大政策:定向降准並下調金融機構超額存准率。

中國人民銀行4月3日宣布,決定對中小銀行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並下調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至0.35%。

央行表示,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決定對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和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定向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共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

當日,央行還宣布,決定自4月7日起將金融機構在央行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也是央行時隔12年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

央行此次定向降准在市場預料之中。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提出,要「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准,引導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優惠利率向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降准,是對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的落實。此次,央行還將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從0.72%下調至0.35%,這是2008年來的第一次調整。降低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旨在鼓勵銀行提高超額準備金利用效率,推動銀行將更多資金投向中小微企業,加大普惠金融貸款投放。

預期之中

此次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央行加大了逆周期調控力度,包括設立專項再貸款、再貸款再貼現專用額度,並下調逆回購、MLF利率來引導LPR下行等,為企業提供流動性、並降低融資成本。

1月初,央行實施過一次全面降准,釋放長期資金8000億元。3月16日,央行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此番再釋放4000億長期資金,合計三次降准共釋放1.75萬億元。

在3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增加面向中小銀行的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進一步實施對中小銀行的定向降准,引導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優惠利率向量大面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貸款,支持擴大對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重產業的信貸投放。

然而就在今天上午,央行副行長劉國強表示,「實施好定向降准,發揮好準備金工具的正向激勵引導作用。下一階段,從央行角度,要根據不同階段把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充分滿足市場的需求。」

隨著近期降准降息的密集落地,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表示不排除到4月底以後出現超預期寬鬆。

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

年初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導致中國經濟幾乎停擺,企業停產,居民居家避險。而隨著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中國政府工作重點正逐步轉至提振經濟上。

根據安排,本次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將於4月15日和5月15日分兩次實施到位,每次下調0.5個百分點。央行有關負責人解釋稱,分步實施旨在防止一次性釋放過多導致流動性淤積,確保降准中小銀行將獲得的全部資金以較低利率投向中小微企業。

據測算,此次定向降准可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得長期資金約1億元,還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60億元。為銀行提供長期低成本資金,利於降低銀行的資金成本,從而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此次針對中小銀行再度定向降准後,超過4000家的中小存款類金融機構(包括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財務公司、金融租賃公司和汽車金融公司等)的存款準備金率已降至6%,從我國歷史上以及發展中國家情況看,6%的存款準備金率是比較低的水平,即將接近歷史最低點。

再度發力中小銀行

為何此次再度選擇針對中小銀行定向降准?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定向降准面向中小銀行,包括兩類機構,一類是農村信用社、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另一類是僅在省級行政區域內經營的城市商業銀行。

獲得定向降准資金的中小銀行有近4000家,在銀行體系中家數占比為99%,數量眾多、分布廣泛,立足當地、紮根基層,是服務中小微企業的重要力量。進一步降低中小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將增加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有助於引導其以更優惠的利率向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擴大涉農、外貿和受疫情影響較嚴重產業的信貸投放,增強對實體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支持力度。

中小銀行作為服務小微、三農金融的「主力軍」,為其提供充足的低成本資金來源,是保障中小銀行進一步加大為小微、三農提供低成本信貸支持的重要動力。

董希淼表示,中小銀行與中小微企業具有天然的相容性,通過定向降准、增加再貸款再貼現額度等措施,加大對中小銀行的定向支持,有助於中小銀行發揮體制機制靈活、貼近市場客戶、決策鏈條較短等優勢,更有效率地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

根據國常會安排,央行還將為中小銀行新增1萬億元再貼現再貸款資金,引導中小銀行以優惠利率為小微、三農提供信貸支持。

下調至0.35%

至於為何突然下調超額準備金利率,央行稱,此舉旨在推動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促進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

超額準備金是存款類金融機構在繳足法定準備金後,自願存放在央行的資金,由銀行自主支配,可隨時用於清算、提取現金等需要,央行對超額準備金支付利息,其利率在2008年從0.99%下調至0.72%後,一直未做調整。

換句話說,央行下調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其目的就是通過降低利率的方式,引導銀行少在央行存放多餘的資金,而將這些資金更多用於支持實體經濟。

顏色認為,此次央行將超額準備金利率由0.72%下調至0.35%,目的是推動銀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提高銀行的貸款意願,使得銀行能夠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同時,銀行也更有意願購買更多的債券,這也將為接下來發行更多的特別國債和地方專項債提供流動性的支持。

「這一操作對於央行來說,實際上是部分的超額準備金變成了法定準備金,而準備金帳戶裡面的資金總量並未發生太大變化,但是這種操作實際上增加了經濟體系里的流動性,起到了金融支持實體的作用。」顏色補充道。

貨幣政策未來如何走?

對於央行下一階段的工作,央行在今天上午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注重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分階段把握好政策的力度、重點和節奏。我們絕不會讓市場出現『錢荒』,當然錢也不要『變毛』,要滿足市場需求合理充裕,實現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的增速基本匹配並且略高一點。

二是繼續用好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繼續用好5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再貼現政策。

三是落實好普惠性再貸款再貼現新增的1萬億元。

四是實施好定向降准,發揮好準備金工具的正向激勵引導作用。

五是積極推進LPR改革,強化定價自律機制,引導銀行適當向實體經濟讓利,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明顯下行。

六是加強國際合作,營造好的國際環境,與國際社會一起抗疫、一起穩定經濟。

近年以來,我國央行創新推出借貸便利類工具、定向降准、抵押補充貸款、定向再貸款、再貼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向特定金融機構、行業或領域精準投放流動性,促進金融資源更多流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

董希淼建議,下一步,央行應繼續用好借貸便利類工具、抵押補充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並進一步優化「三檔兩優」存款準備金率框架,努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精準度。

「對中小銀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幫助拓寬負債渠道,豐富負債來源,並允許採取更有彈性的利率浮動空間。同時,應進一步改革完善LPR相關機制,深化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當前應抓緊推進存量浮動利率貸款定價基準轉換工作,以改革的方式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推動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逐步下降。」 董希淼說。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華夏時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4Y-RnEBrZ4kL1ViRGj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