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凹叔。
最近的熱門國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得凹叔多次熱淚盈眶。
先看數據:周五首日上映票房:1.38億周日票房:2.81億首周票房:6.54億打破動畫電影內地首日、單日、首周、單周票房紀錄。截止到7月31日的今天,累計綜合票房:破10億!
有太多的吹捧,相比大家也已經看過。
國漫之光,年度最佳動畫,應該讓同檔期的《獅子王》跪下叫爸爸! 對不起,畫著黑眼圈煙燻妝的哪吒,我現在是真香! 桀驁的哪吒和美艷小哥敖丙,鎖了! 萬萬沒想到,導演餃子居然是半路出家,川大華西藥學院畢業生??!從學醫到動漫導演。
但二刷後,凹叔細細看來,卻發現電影中隱藏著的許多人性現實。
就連最大反派申公豹,他也擁有閃光點……
01
申公豹:互助共贏——你不為人,人不為你!
申公豹在電影中最大的願望是希望成為十二金仙。
金仙是什麼?是元始天尊門下最高級的神仙。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按理說,這個要求很合理。
但按照歷史發展的規律(現實情況)來說,十二金仙里沒有申公豹。
(十二金仙:崑崙山玉虛宮元始天尊門下的十二弟子——廣成子、赤精子、清虛道德真君、太乙真人、玉鼎真人、靈寶大法師、黃龍真人、普賢真人、慈航道人、懼留孫、道行天尊、文殊廣法天尊的統稱。)
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申公豹他並沒有閉門造車,他先選擇去幫助龍族。
幫了多少年?
三年。申公豹成為龍三子敖丙的師傅,免費教導!
曾幫助700萬青年提升個人影響力和職場競爭力的張萌老師,提出一種有趣的看法:關心他所關心的一切,勝過只盯著目標本身。
申公豹很聰明的一點,就在於他把目光從目標本身發散開來,覆蓋到目標所覆蓋的一切。
和其他人達成合作,事半功倍。
龍族就是他最好的幫手。
凹叔發現,很多人就不懂得這個道理。這種人總是把個人利益看得很重,不願意讓別人幫助他,也不願意幫助別人。
你不為人,人不為你!
想尋求對方幫助,最好先亮出你的價值。
《從受歡迎到被需要:高情商決定你的社交價值》張萌 著磨鐵圖書出品
- 三點定位法,來進行社交價值定位。
我是誰,我能提供什麼,我需要什麼。把這三個關鍵信息變成你的本能。
A經常用這三個關鍵信息對自己的價值認知進行修正;B當面對一個陌生人的時候,運用三點定位法對他進行社交價值定位;C運用三點定位法對自己的通信錄資源進行整合,並及時更新和校正。比如在整合之後,通訊錄的人名之後至少應該有這樣的備註:行業、職位、產品、合作需要。
- 尋求幫助要雙贏。
只要是手心朝上向別人索取,不管怎麼偽裝你都優雅不起來。只有把單向的索取變成雙向受益的共贏,這件事才能更加體面。
- 求人幫忙,要有兌付型產品。
只要用來彌補對方因為幫你而做出的付出,就可以叫作「兌付型產品」。
比如申公豹,他的「兌付型產品」,就是三年之內,幫助敖丙成仙,從而拯救龍族。
展示自己的兌付型產品,這將決定對方會用什麼樣的態度、用多少分的努力來完成你所交代的事情。
切記,絕對不能再說「容當後報」「必有重謝」之類的話。
這些話雖然說出了口,等於沒說。
02
哪吒:把握命運——我命由我不由天!
哪吒,電影中一個要逆天改命的人物。他對自己的人生,有很多突破。
第一個突破:一個天生是魔丸的人,要去捉妖。
陳塘關所有百姓都認為他是妖怪,哪吒偏要去捉妖。因為他想改變所有人對他的看法:我不是妖怪!
最後,他做到了。
第二個突破:哪吒學會了完美掌控自己的武力值。
在江河社稷圖中,哪吒拿著火尖槍突突突,在演習中捉妖,捉一隻妖,順便也殺死很多百姓。出了江河社稷圖的哪吒,興沖沖地去捉水怪,先燒了一片村莊。
當哪吒懂得父母為他所付出的一切,他的心中才有了愛。
哪吒把乾坤圈套在脖子上,為陳塘關的所有百姓去戰鬥。
這一次,他學會掌控自己的武力。
第三個突破:不認命。
這也是哪吒全劇最高潮的一幕。
天雷降臨,哪吒知道自己是魔丸。但他大喊:不認命,就是我的命!
他為什麼這麼有勇氣?每次都不認命,突破自我?
很簡單,從導演的角度來說,他是主角。
主角光環就是能做成事!
他要逆天改命?
可以!
他要拯救陳塘關,成為英雄?
可以!
他要讓陳塘關所有百姓明白,他不是妖怪?
也可以!
主角光環就是能成事兒的感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提出一個著名的「成就需要理論」,簡單說就是,具有較高成就需要的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能夠成大事的人。
這些人身上具有三種共同特質:
1.心裡永遠有一個能逼出自己潛能的目標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不管現實的境遇如何,他們心裡永遠都會有一個清晰的目標。 2.明白只有自己能夠成就自我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不會奢望天上掉餡餅,他們明白只有自己才能成就自我。 3.相對於付出,更看重結果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會更看重努力的結果,而不會糾結於努力本身。用現在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讓結果說話。——張萌《從受歡迎到被需要:高情商決定你的社交價值》
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的這三個特徵,其實就是如何做一個能成事的人的方法論。
03
敖丙:你的一無所有,只是視角問題
跟哪吒相比,敖丙簡直另一個反面。
他乖巧的讓人心疼。
老父龍王對他說:你是我們全族人的希望。
敖丙穿上萬龍甲的那一瞬間,比希望更沉重的,是壓力吧。
師傅對他說:你去把陳塘關的百姓都活埋了。
敖丙二話沒說,掄起大錘子就掀起萬丈河冰。
敖丙的乖巧,只因他認為自己一無所有。
他是妖族,永遠不被人和仙認可;如果不是他的父王拚死為他找來申公豹這個門路,投生靈珠,敖丙恐怕要在海底地牢,永生永世不見天日。
美強,但很慘。
所以,敖丙很乖。
同樣是被視為妖怪的哪吒,就不一樣了。他永遠不服輸,不認命。
換個思維來看敖丙。
妖族難道就永遠受歧視嗎?
也不一定,申公豹就是元始天尊的弟子;哪吒,真正的魔丸降生,最後卻一樣贏得陳塘關百姓的一跪。
並不是敖丙的出身鉗制了他;而是他的視覺問題。
他有為百姓除妖伏魔的能力,他有哪吒這個朋友。
為什麼不能掙脫師傅申公豹對自己的洗腦?妖,難道就比別人差嗎?
看問題的視角,決定你的想法。
04
陳塘關李靖的社交圈,是怎麼經營的?
在電影中,李靖是一個突破往常形象的父親。他愛哪吒,願意用自己的命換哪吒。
李靖,從此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陳塘關總兵,也不是神。他是普普通通的父親。
這是天底下普通父母的心。
李靖怎麼救哪吒?
用自己優秀的社交圈。簡單來說:天上地下,大家都認識李靖。
元始天尊提到李靖,第一句話是:李靖是天命之人。
說明李靖在天上很有名,而且知名度挺好。
李靖到天宮外去見閉關的元始天尊,天尊沒有見他;但守門的小仙告訴李靖,救哪吒的方法。
在天上都能吃得開。李靖的社交好感度,很可以了。
地下,李靖在陳塘關要給哪吒辦三歲生辰宴。沒有一個人願意來。
但最後,大家還是來了。
這些百姓都是李靖一家一戶挨個去磕頭,求來的。
李靖的人脈,在本地很好。
而一個人的朋友圈、人脈圈、社交圈,就代表你的身價。
人脈社交,可以讓你和貴人站在一起。比如李靖,就有太乙真人來幫助他。
怎麼組建人脈社交呢?
最重要的是利他思維。
張萌老師十分佩服國外時尚人物——安娜.溫圖爾。
她是著名的時尚雜誌Vogue美國版的主編,也就是《穿普拉達的女王》的主角在現實中的原型。
《穿普拉達的女王》劇照
溫圖爾為什麼如此成功?
天賦和努力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為那些神級貴人主動提供幫助。
她在歐巴馬兩次競選總統的過程中,為歐巴馬募捐了幾千萬元,同時還擔任了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的形象顧問。
米歇爾曾經登上三次Vogue的封面。現任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特朗普也於2005年登上了Vogue封面。
你可以看到,溫圖爾——穿Prada(普拉達)的女魔頭,在為這些人提供幫助,讓自己站在跟他們一樣的高度上,成為跟他們一樣的人。
所以,她在時尚界的地位可想而知。
這就是利他思維。
這也是站在富人堆里的正確方式——主動為他們提供幫助,而並非譁眾取寵。
05
李夫人:我為什麼不主張你去死磕?
當哪吒的母親李夫人得知哪吒只能活三年。
作為母親的悲痛,自不必說。
但李夫人有一個想法:讓哪吒開開心心地度過這三年。
李夫人瞞著他,甚至欺騙哪吒的強大神力來自於靈珠。
為什麼?
因為李夫人知道逆天改命,有時候真的很難。
無論是讓哪吒得知真相自卑一生,還是不顧一切地為哪吒逆天改命?
從感性中,做母親的不願,孩子如此痛苦。
從理性上,李夫人有一種成本意識。
也就是面對死局,不再死磕。
有人執著於高考、考研,考了很多次都無法滿意;賭徒執著於自己輸過的錢;有人追自己愛的女孩,追了很多年。
這些人都在沉迷於死局,進行一場死磕。
怎麼做到不再死磕?
- 淡然看待沉沒成本。
怎麼看呢?
我們可以借用一下經濟學上的「沉沒成本」。什麼是沉沒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費用。
你做決策要考慮的是接下來你還會付出什麼,以及會面臨什麼。那些已經付出的資源,這時候就不要去考慮了,因為它們已經是沉沒成本了。
- 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繼續死磕下去的話,雖然看起來更苦更累,但是心智成本卻是最低的,只需要按照原來的方案繼續走下去就可以。
但是反過來,這個既定的方案終止了,就需要重新來過,這是非常耗費心力的事情。
所以要想及時終止死磕,你得告誡自己:不能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 淡定,想想自己最初的目標。
很多什麼都明白卻偏要咬著牙死磕的人,就是因為已經忘了「初心」或者已經跟丟了目標。
對他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證明自己能行。
他已經忘了自己原來想要的是什麼了。在付出的過程中,目標已經被替換而他卻渾然不覺,自以為是在堅持不懈,其實早已跑偏。
06
有人說《哪吒》這個國漫真的熱血,有一種少年不撞南牆誓不回頭的勇氣。
那是你沒看懂。
每個人物都有他們不得已的選擇。
申公豹的志向——位列十二金仙,他必須為了目標找到幫手;
哪吒和敖丙兩個人,同一種宿命,卻因為心境不同,擁有不同的路;
陳塘關李靖愛兒子的方式是不顧一切犧牲自己人脈甚至自己的命,救哪吒;
李夫人愛哪吒,注重成本,並且希望他快快樂樂,這是一種慈母心態。
而當你看懂了人物的選擇,你也就不覺得少年勇氣。
而是成年人的權衡與選擇。
這是這部國漫的情節邏輯所在,這也是每一個人物不被詬病,反而真香的原因。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本文采編:桃子;本文編輯:小王;監製:袁復生。如需轉載,請在後台回復」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