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者新發現:備孕期間父母喝酒或會致使嬰兒患該種疾病

2019-10-10     愛科學愛自然

備孕指的是孕婦或家人對懷孕所作的前提準備。合理、科學的備孕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健康,這也是准父母們對孩子負責任的體現。在生活中,有許多備孕的方法,例如,父母們要合理飲食、母親要保持心情舒暢等。近期,一項來自中南大學的研究發現,在備孕期間,准父母們應該避免飲酒,因為飲酒和嬰兒的先天性心臟病顯著相關!

最近,著名的預防心臟病學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線發表了這篇研究,文章的作者全部來自於中南大學湘雅公共衛生學院,題目為《Parental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s in offspring: An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研究人員發現,與不飲酒相比,父親如果在懷孕前三個月飲酒,那麼嬰兒的先天性心臟病風險會增加44%,而母親如果飲酒,嬰兒的先天性心臟病風險會增加16%。

此外,如果父親暴飲暴食,會導致嬰兒出現先天缺陷的可能性提高52%,如果母親暴飲暴食,嬰兒出現先天缺陷的可能性會提高16%!


先天性心臟病(CHDs)

先天性心臟病(CHDs)被定義為:胚胎期發生的心臟或胸大血管的重大結構畸形,它是目前最常見的出生缺陷病,也是圍產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據報道,先天性心臟病即使在手術治療之後,以後也會有患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來看,大約有8.22‰活產兒會患上先天性心臟病,具體而言,每年約有135萬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出生,這已經成了一個重要的全球健康問題。

在中國,先天性心臟病的患病率為7-8‰,也就是說,每年有100,000至150,000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出生。

飲酒與胎兒酒精譜異常(FASD)

許多研究表明,父母飲酒與胎兒酒精譜異常(FASD)呈現顯著相關。而胎兒酒精譜異常(FASD)的主要臨床症狀包括:先天性異常、生長遲緩、認知/學習能力的延遲和障礙等。

此外,大約28.5%有酒精譜異常(FASD)情況的嬰兒同時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CHDs),這表明親代飲酒可能增加後代患上先天性心臟病(CHDs)的風險。

先前關於酒精與先天性心臟病之間聯繫的研究多集中於准媽媽,而本文旨在研究父親飲酒對後代患有先天性心臟病(CHDs)的影響。




數據分析

研究人員匯總了1991年至2019年間發布的嬰兒出生數據,並共進行了55項研究,這些嬰兒數據包括了41747名先天性心臟病嬰兒和297587名無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

分析結果表明,父母飲酒與先天性心臟病之間存在非線性的計量關係。換句話說,隨著父母飲酒量的增加,嬰兒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風險逐漸增加,而當父母飲酒量減少時,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數量卻沒有減少。

研究結論

作者認為,准父母喝酒是一種高風險和高危行為,因為飲酒可能會誘導嬰兒出生時患有心臟缺陷,另外,還會大大損害自己的身體健康。

同時,研究結果表明,當夫妻倆要生孩子時,男人在受精前至少六個月內不應飲酒,而女人則應在一年前就停止飲酒,並在懷孕時也要避免飲酒。

最後,作者指出,這只是一項觀察性研究,並未證明飲酒和後代患上先天性心臟病有因果關係,也沒有證明父親喝酒比母親喝酒對胎兒心臟的危害更大。所以,父母飲酒和先天性心臟病之間的潛在機制尚不確定,並值得進一步研究,但是,許多研究也都在表明:正在備孕的准爸爸媽媽們應該放棄酒精!

參考文獻: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2047487319874530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2ekt20BMH2_cNUgDlB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