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上身體不舒服,想入院就醫,發現沒帶醫保卡和證曆本,以往遇上這種情況,要麼回家取病歷,要麼自費就醫......今後,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從8月1日開始,杭州將在市區60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範圍內,正式推廣醫保參保人員使用電子病歷,逐步以電子病歷取代傳統紙質證曆本。
今後就醫,市民無需再帶上市民卡和醫保證曆本,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就醫、配藥、結算!
就醫只需一部手機
紙質證曆本、 社保卡不再必備
11家醫院先行推行
據了解,杭州市的電子病歷應用,由市醫療保障局牽頭推行,以杭州市「城市大腦」醫保結算數據和衛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數據為基礎,構建以參保人為單位的全生命周期就診信息,逐步應用電子病歷取代紙質證曆本。
「2019年8月1日到2020年3月底前,為紙質證曆本與電子病曆本並行階段;2020年4月1日起,全面推廣應用電子病歷,醫療保障部門不再發放紙質證曆本。」
市醫療保障局局長石連忠表示,8月1日起,首先在市一醫院、杭師大附院、市三醫院、市腫瘤醫院、市西溪醫院、市兒童醫院、市七醫院、市紅會醫院、市中醫院、市婦產科醫院、市老年病醫院11家市區公立醫院先行推行,到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6000多家定點醫藥機構全覆蓋。
參保人員就醫、購藥時,通過社保卡、電子社保卡或刷臉結算醫藥費的,原由醫保部門提供的紙質證曆本,不再作為參保人員就醫的必須憑證,極大方便參保人員的就醫購藥,同時避免因忘記攜帶紙質證曆本導致的不便和尷尬。
「以往紙質證曆本的記錄普遍比較簡單,查詢歷史就醫記錄也很麻煩,電子證曆本的內容相較紙質證曆本,其就醫過程、用藥及檢查情況、結論更清晰、完整。」石連忠局長說。
需要提醒的是,尚未辦理社保卡的參保人員,仍須憑本人身份證和醫保紙質證曆本,就醫及結算醫療費。
3步看病
今後還將實現全程「刷臉」就醫
未來就醫流程與以往有哪些不同?昨天,記者率先到市中醫院進行體驗。
01
就醫前,通過手機支付寶、市民卡、浙里辦三個APP關聯社保卡,就可以在手機上預約挂號或是到院內自助機上進行無卡挂號。02
取號後,拿著挂號單來到診室門口,通過簽到機掃碼簽到後等待醫生叫號。03
進入診室後,向醫生展示手機上的電子社保卡二維碼,醫生用機器掃碼後,即可在診間完成就醫、結算各步驟。
「其實早在兩三年前,我們醫院就開始試行電子病歷,好處是對於醫患雙方來說都很方便。」
市中醫院醫保辦主任陳敏兒提到,尤其是醫院的醫保審核窗口,原先門診費用審核需要讓患者出示證曆本等材料,如今都可以通過電腦進行查閱,患者無需等在窗口。
但就醫時,患者還需同時帶上紙質證曆本,首次入院看病要完成主訴、既往病史採集等。下個月起,患者可以真正實現不帶一卡一本就醫,醫保部門將實現省市各家醫院電子病歷區域共享,為參保人員帶來更好的就醫體驗。
「電子病歷是信息技術在城市醫療衛生社會治理過程中的創新應用,對於進一步提高我市醫療服務效率、改善群眾就醫體驗、提升醫保監管水平的意義重大。」石連忠局長表示,如今老百姓憑一部手機就能看病就醫,今後還將實現不帶手機也可以「刷臉」就醫。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