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鯤已經成為了歷史,香港明星換了一任又一任,頁游廣告依然鋪天蓋地的伴隨著我們如今的網際網路生活,無孔不入,防不勝防。
而我們對其的態度,也從起初的厭惡到了如今的無所謂甚至偶爾會成為閒暇之餘的笑料。
那麼請問你有沒有一刻,正兒八經地去看過、去想過這個廣告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
當然,頁游廣告自然是希望用戶可以點擊,從而轉化成有效的註冊用戶,而從廣告本身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以創意為動力的行業,這點遊戲行業同理。
那麼這類將廣告與遊戲二者合二為一的頁游廣告,自然少不了「創意」在裡面,至少從理論上來說是這樣的。
那麼我們就可以由此開始總結一下這些頁游廣告都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又是靠著什麼去吸引點擊的呢。
「大紮好,我系軲天樂」
頁游廣告,講究的是一個低成本、強視覺刺激、病毒式營銷的標準套路,這點大家肯定都深有體會,而這個套路可以分成幾個有代表性的類型。
「我不斷的尋找,有你的世界在哪裡」,2013年這樣一段因口音不標準配合這看似精品的畫面,出現在優酷視頻網上的遊戲廣告因極度的「洗腦」而走紅網絡。
「油膩的師姐」從作為當時網絡亞文化的聚集地帝吧出現,很快就紅及當時的B站、微博等各大門戶網站。
「油膩」不無道理,此頁游廣告直接盜用的是一測再測的網絡遊戲《劍靈》的視頻素材,由於皮膚材質加上高光,顯露出了一股抹了油的感覺。
劍靈也因此獲得了「油膩的師姐」的稱號,盜用一些現成的素材,成為了這個時期頁游廣告的標準模式。
頑皮狗的《神秘海域4》(XX筆記),SE的《最終幻想》、《龍背上的騎兵3》(女神聯盟),光榮的《真三國無雙》和《死或生》等等都曾被頁游廣告盜用過素材。
總結一下,就是這些頁游廣告往往都會選擇那些熱門的大作中,包含性感女性角色和震撼場景的遊戲,靠著這些點帶來的視覺上的刺激,給予玩家一定程度上的臆想。
不過我認為最可能的原因還是「這到底是什麼遊戲?」,抱著對於被盜用的宣傳片的最後一絲期望,還是鼓起勇氣點了進去……(之後你懂的)
「女神聯盟」
而同樣一個廣告的下一句台詞「皇城PK,勝者為王。屠龍寶刀,點擊就送。」便是告訴你這個遊戲的本質,還是《傳奇》類頁游。
《傳奇》代表著中國網遊發展史最初的時代,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國內網遊的基本套路,培養了中國網遊玩家的遊戲習慣十幾年不變,這就是為什麼鋪天蓋地的頁游,本質上還是《傳奇》。
兄弟、情義、PK、征服等等屬於那個年代遊戲的代名詞以極高地頻率出現在這類頁游廣告里,而在《傳奇》中那些玩家們真正需求的東西,則成為看了廣告的「創意」來源。
「樸素系列」
比起那些靠著盜用其他遊戲素材的宣傳片,這類頁游廣告顯得「樸實」很多,因為每一個畫面,每一句Slogen,都在告訴你,點進去之後是什麼樣的。
請你回想一下玩傳奇的時光,對比一下官服和海量的私服,差別在哪裡?更快的練級速度、更高的傷害和裝備爆率以及誇張的掉落數量和裝備造型。
這類頁游的本質是將你對原本遊戲的訴求無限放大到誇張的地步,而怎麼個誇張法就成為了這類廣告的創意精髓所在。
這裡我想起一個一段時間經常能夠看到的例子,我們精簡為「動物系列」,想要感受比一刀9999更加一步登天的快感嗎?出門殺只豬吧。
不管是踢鴨子、殺羊、捅豬,這種裸體出門就能直接起飛形式,以相當魔性的表現力成為了一時之間網友們的槽點所在。
「動物系列」
而貪玩遊戲又在傳奇類頁游廣告中玩出了新高度,即「大紮好,我系軲天樂,我四渣渣輝,探挽懶月,里沒有挽過的船新版本」。
不過在明星代言成為一種現象之前,首先出現這種類型的是一種用某些視頻、影片中的說話片段,配上文不對題的語音的方式,就有點像ACG圈流行的那種「空耳鬼畜」。
但顯然這種不實在的廣告方式效果並沒有太好, 顯然比不上那些接地氣、認知度高又敬業的香港明星來的實在,「明星效應」同樣存在於這個行業中。
廠商願意花錢,明星又非常的敬業,拍的宣傳片質量都高於一些國內粗製濫造的網劇,更不用說陳小春還為《貪玩傳世》唱了一首關於「兄弟情義」的歌曲。
從早期的甄子丹、張衛健、林子聰到後來的古天樂、張家輝、劉燁甚至成龍大哥,已經幾乎成為一個「系列」的頁游廣告不禁讓網友們拋出疑問「下一個淪陷的會是誰?」
「好熱血,蠻好玩的」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練鯤」的出現又代表著另一種形式的頁游廣告的崛起,而這種類型,其實早在滿地是傳奇類頁游廣告的環境里活的逍遙自在,只為等一個機會。
「練鯤」恰好成為了這個契機,《精靈寶可夢》、《數碼寶貝》都是一代人童年的經典,而其中「進化」的要素,幾乎總是劇情中的振奮人心的部分,這類廣告最初抓的就是這個點。
特別是《數碼寶貝》中有著不同的進化分支,「錯誤進化」更是給了這些頁游設計更多的創作空間,畫出各種奇形怪狀的數碼寶貝,《精靈寶可夢》同理。
就是這種
「上海小妹,意外獲得一顆蛋,竟然孵出驚天巨獸」這樣類型的文案成為這種以「進階」為主題的廣告的代表。
鯤的走紅,很可能是哪個不知名的策劃,借著國人對於《山海經》中的巨獸的臆想以及市面上缺乏同類作品而產生的。
不管怎樣,「練鯤」系列火了,大量的以鯤為基礎的「創意」隨之出現,鯤也從原本的巨獸,淪為了食物鏈的低端。
從「雲鯤」、「骨鯤」、「屍鯤」等不同類型的鯤的進階體,到跟高級的「繩晟」、「噬鯤巨猿」,這些形象,往往也都是盜用了其他作品的素材與擅自修改。
《精靈寶可夢》和概念片《利維坦》都深受其害
「進階」、「神獸」、「捕捉」、「吞噬」是這幾個頻頻出現在修真小說中的詞彙是這個類型頁游廣告的關鍵詞,同樣也伴隨著誇張的數字和一些「民生」元素,抓的自然也是這一部分用戶。
巨獸永遠是給人視覺刺激,臆想最多的元素之一,加上出自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巨獸,又給其添加了一絲傳奇色彩,加上一些類似「進階」一般的要素,使得這類廣告又做到了五花八門。
「魔性」的性質再一次的增加了它的傳播度,「練鯤系列」也就是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網友們口中的笑談了,然而大家都明白不管怎麼改,其內核還是《傳奇》類頁游。
「噬鯤巨猿」
還好一些靠著色情打「擦邊球」的頁游廣告我認為就不值得一提了,那我們來總結一些這些頁游廣告的特點。
首先,我認為是一個熱門或者足夠接地氣的主題,至少是有一批人能夠接受的,《傳奇》中的情與義,日韓遊戲中美型的人物、3A遊戲中的場景或是小說與漫畫遊戲化。
再就是感官上的刺激,即顏色花哨的畫面、浮誇的數字和「收禮只收腦白金」一般洗腦的Slogen可以的話還可以加上配音。
滿足這兩點,這個廣告就獲得了魔性這個性質,達到了易傳播的基本素質,可以說是成功了一半了。
就現在市場上熱門手游《明日方舟》,把這套模板套了進去做了一個廣告圖,你們感受一下。
「明日方舟」
這類頁游廣告長盛不衰,並且「創意」頻出,各顯神通,而這背後恰恰就是優秀的數據反饋,廣告才會如此之頻繁的疊代更新,越來越魔性。
優秀的數據反饋代表是市場的訴求,回想頁游廣告還沒有泛濫的年代,我們在什麼地方可以才能得到我前面的提到的兩點頁游廣告的特點。
我的答案有兩個,私服和《魔獸RPG》,私服能夠讓玩家體會在官服中無法體會的東西,頁游中那些「一刀9999」、「極品裝備滿地爆」最初也是變態私服中的產物。
在《魔獸世界》國服代理權交接之時,不少玩家也開始尋找各自魔獸私服,甚至可以在私服中騎到「幽靈虎」這樣夢寐以求的坐騎。
另一方面,《魔獸RPG》的火熱代表了玩家們對於遊戲主題追求的多樣性,在當年你幾乎可以在裡面找到任何你能夠想到的作品的地圖。
這些作品中就包含了如今頁游廣告中所體現的東西,《火影忍者》、《風雲》、《守護雅典那》、《龍珠》等等市面上玩家們玩不到的遊戲,都會成為RPG地圖,讓那麼一群人聊以慰藉。
所以,如果你問為什麼這些頁游廣告看似粗製濫造,為什麼會有人願意點進去,因為你真正的訴求很可能就會出現在未來的頁游廣告里。
歡迎關注本號,定期更新各類遊戲資訊與原創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