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經典科幻電影《銀翼殺手》問世。
影片中,故事的發生地設置在2019年的洛杉磯。
如今站在2019的末尾,不由得感嘆:時間竟過得如此之快,明明不久之前,我們還在暢想未來,轉瞬之間,卻已經身處未來了。
而對於2020年來說,2010年更是恍如昨日。
那一年,才送走北京奧運會不久的我們,又迎來了上海世博會,整個中國意氣風發;
那一年,《阿凡達》在國內上映,開啟了全民觀影狂潮;
那一年,王菲在春晚復出,讓《傳奇》唱響大街小巷;
那一年,美團和小米相繼成立,在這10年里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那一年,誕生不久的微博,讓「圍觀改變中國」這句響亮的口號,刻進了普通民眾的心裡。
回首2010年,總感覺就像夢一樣,既模糊又清晰。
那一年,我們見證的歷史
2010年東亞杯,國足最高光的一刻。
2月10日,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以3:0大勝韓國隊,結束了在國際A級賽事中32年不勝韓國隊的歷史。
這場極為酣暢淋漓的大勝,讓中國足球迎來了短暫的春天。
於是,在3天後的春晚上,馮鞏的小品里,便出現了這樣一段讓人捧腹的對話:
「老爺子,咱們贏啦!東亞四強賽,男足,3-0,勝韓國隊啦!」
「真的?對方不是女隊吧?32年了,早幹啥去了!」
幾天後,中國花樣滑冰同樣也創造了歷史。
在2月16日的溫哥華冬奧會上,申雪和趙宏博為中國勇奪歷史上第一個花樣滑冰奧運冠軍,打破了俄羅斯人46年來連續12屆冬奧會對花樣滑冰雙人滑的壟斷。
兩人在2015年成為北京申辦冬奧會形象大使,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2022年,北京將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同時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的城市。
而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人民迎接的又一項國際性大型活動。
那一年,「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口號隨處可見,全民議論世博會的同時,個個都朝氣蓬勃、意氣風發,見證著中國國際形象的逐步提升。
那一年的中國,正在加速前進。
在全體中國人民的努力下,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阿凡達》開啟電影新世界
許多人說「老電影」的時候,常常指的是10年前的電影。
你能想像,《阿凡達》如今也成了一部10年前的老電影嗎?
2010年年初,《阿凡達》來勢洶洶,登陸內地電影市場,當時「一票難求」的盛況至今還讓主頁君記憶猶新。
那時候 3D 和 IMAX 都是稀缺資源,有人為了體驗IMAX版《阿凡達》的震撼,甚至打飛的去到另一個城市。
現在看來,《阿凡達》在內地攻下的13.8億票房不算什麼,但在內地電影市場全年總票房才破100億的2010年,那可是一件可以載入史冊的大事。
也就是從《阿凡達》開始,許多人有了「去影院看 3D/IMAX 大片,在電腦旁看普通電影」的消費意識。
這幾年,無數人對《阿凡達》續集的上映翹首以盼,當年還在上學的那批觀眾,等到第二部上映的時候,或許可以帶著自家孩子去電影院回憶青春了。
2010年年底,一部國產電影同樣也取得了一個票房奇蹟,它就是《讓子彈飛》。
一時間,姜文在片中的經典台詞——「站著把錢掙了」——成為許多人的人生信條。
可惜啊,之後連續兩部電影的失利,讓姜文再也沒能體會到這句話的滋味了。
那一年的香港電影,出了一部《歲月神偷》。
片中刻畫了舊香港的市井溫情,讓人深受感動。
聯想到如今香港的混亂局面,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那一年,才用《三槍拍案驚奇》給我們帶來驚嚇的張藝謀,又用一部《山楂樹之戀》治癒了不少觀眾。
在片中驚喜亮相的「謀女郎」周冬雨,或許是這個10年最具代表性的新生代女演員,沒有之一。
憑藉《七月與安生》勇奪金馬獎影后,又在《少年的你》中奉獻了2019年最動人的表演,她的走紅不靠流量,也不靠炒作,憑的是扎紮實實的業務能力。
那一年的馮小剛,有《唐山大地震》和《非誠勿擾2》兩部電影問世,兩部都備受爭議:一部被指消費國難,一部不再好笑。
這幾年在轉型路上越走越偏的他,終究也成了票房毒藥。
新片《只有芸知道》上映四天才破一億票房,他發了條微博回憶當年《天下無賊》上映時的盛況,接著感慨道:「時至今日,天地反覆,一眾新銳導演生龍活虎,摧營拔寨,屢創新高,一部影片動輒已是20億起步,不過30億都不好意思慶功。看著團隊搞出的這個一億的大紅海報,不禁感慨,英雄老矣。」
這10年熱鬧紛呈的中國電影市場,教會了我們一個最重要的道理,那就是:沒有所謂的金字招牌。
技術在革新,流量會過氣,導演的票房號召力也會消失……唯有扎紮實實地做好一部電影,才是最好的招牌。
華語樂壇巔峰時期步入尾聲
在2010年的春晚舞台上,沉寂了5年的王菲用一首《傳奇》高調復出。
儘管這首歌從年頭火到了年尾,王菲當年的復出演唱會也屢次打破門票預售紀錄,卻依然改變不了一個事實:華語樂壇巔峰時期,已經步入了尾聲。
2010年,正是Lady Gaga統治歐美樂壇的一年,而我們最紅的歌,是慕容曉曉的《愛情買賣》。
這些年,無數網絡神曲如流星划過,但「……不是你想賣,想買就能賣」這個洗腦句式依然能流行至今,堪稱奇蹟。
2010年5月18日,周杰倫發布專輯《跨時代》,這張專輯成為他音樂生涯的轉折點。
從2000年的第一張專輯《JAY》開始,周杰倫為華語樂壇奉獻了最好的10年。我們很難想像,沒有他的華語樂壇會是什麼樣子。
而從《跨時代》開始,杰倫巔峰不再,此後雖然誕生了《告白氣球》《等你下課》《說好不哭》等熱門歌曲,但總體來說,他的歌傳唱度已經明顯下降。
即便如此,他在華語樂壇的統治期,和80後、90後青春時光的重合度太高了,所以在我們心中,他永遠沒有過氣,我們仍然會努力把他送上超話第一的寶座。
在2019年的這個夏天,我們不只是在為他打榜,還是在為我們的青春打榜。
移動網際網路元年
2020年的春運即將開始,大家或許都早早地在手機上搶好了火車票。
你們可能想像不到的是,直到2010年的春運第一天,12306網站才正式開通並進行試運行。
在此之前,買火車票都得去線下排隊。
2010年,對於中國網際網路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
這一年,谷歌退出中國,成就了百度的一家獨大;淘寶開始發力,成為阿里巴巴新的增長點;騰訊則宣布QQ同時在線超1億人。
自此,百度、阿里和騰訊分別掌握了網際網路最重要的三個入口,成為三巨頭,並稱為BAT。
此外,小米、美團、微信也都在這一年相繼成立。因此,這一年也被公認為是移動網際網路元年。
2007年前後,iPhone與Android的橫空出世,讓雷軍意識到,一個新的時代可能要來臨了。
離開金山軟體後,他先後投資了拉卡拉、凡客、YY等20多家公司。最終,他把目光瞄向了智慧型手機。
2010年4月6日,在離金山總部不遠的銀谷大廈807室,雷軍和幾位創始人一人喝了一碗小米粥,小米成立了。
而之所以叫小米,是因為mi是mobile Internet(移動網際網路)的縮寫,其次mi還是mission impossible的縮寫,意味著小米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2009年底,還在為飯否什麼時候能解禁而發愁的王興,偶然發現了一家叫Groupon的美國團購公司,轉年3月份,美團上線。
從2010到2011年上半年,團購成為了網際網路最火爆的創業領域,最高峰時曾達到5000多家,被稱為「千團大戰」。
最終美團干翻了其他的競爭者,成為最大的贏家。
那一年的騰訊,還沒有擺脫抄襲的惡名,在2010年年初,騰訊開始對QQ醫生(後升級為QQ管家)進行強勢推廣,功能與360的安全衛士十分相似。
此事引發了360CEO周鴻禕的不滿,此後雙方你來我往針鋒相對,事態不斷升級。
11月,騰訊發布了著名的「艱難的決定」,要求用戶二選一。
這個舉動讓騰訊公司的形象跌入谷底,許多網友開始卸載QQ,改用MSN(當然,沒過多久又改用QQ了)。
這場3Q大戰,也成為PC時代的最後一場爭奪戰,此後不久,戰場就轉移到了移動網際網路。
就在3Q大戰打得熱火朝天之際,一款免費聊天軟體Kik上線僅15天,用戶就突破了100萬。
就在Kik發布後不久,廣州一位叫張小龍的程式設計師注意到了這款軟體。他認為,這種新的聊天方式將來可能成為QQ最大的對手。
他給馬化騰寫了封郵件,建議騰訊做這一塊業務,馬化騰當即表示同意。
2010年11月,微信項目正式啟動。
現在的我們,可能很難想像沒有智慧型手機、沒有外賣、沒有微信的年代。
僅僅10年,我們的生活習慣就發生了巨變,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圍觀改變中國」
誕生於2009年的微博,讓話語權回到了每一個普通人手裡。
2010年,《新周刊》將年度傳媒網站的榮譽頒發給了「新浪微博」,這一年,「圍觀改變中國」成為最熱門的時代議題。
8月8日凌晨,甘肅舟曲發生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3點23分,19歲的男生王凱在微弱的燭光中,用手機在自己的微博發出一張照片和19個字:「水災,停電,幾乎一幢樓的人都圍在這燭火旁」。
這條微博,讓他成為全國圖文「報道」舟曲災情的第一人,立即在網上傳播、擴散,引來成千上萬網友詢問災情並留言祝福。
10月16晚,在河北大學內,一牌照為「冀FWE420」的黑色轎車,將兩名女生撞出數米遠。被撞的一陳姓女生於17日傍晚經搶救無效死亡,另一女生重傷。
肇事者李啟銘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們告去,我爸是李剛。」
此話一出,引起了網友的極大憤慨與關注,成為公共討論的熱點話題。
最終,李啟銘被判6年,而這句「我爸是李剛」也成為當年最火的網絡流行語之一。
11月15日,上海市靜安區一棟高層公寓突發大火,近60人遇難。
在微博上,網友們為逝世者點燃了數不盡的蠟燭。
這些年,微博的種種商業化行為飽受詬病,但我們不容忽視的一點是,許多新聞事件正是經過了微博網友的發酵,才走入大眾的視線,最終得到解決。
圍觀,讓一個個聲音聚集起來,匯聚成一股力量,讓弱小變強大、讓立場被傾聽、讓尊嚴被捍衛。
個性張揚的年代
2010年的中國,處於一個個性張揚的年代。
在微博上,普通人熱衷於表達自我,明星們也都相當接地氣地袒露心聲,不像現在都是千篇一律的公關文和代言廣告。
那一年走紅網絡的「凡客體」,就是在戲謔主流文化,強調自我與個性。
「初代網紅」鳳姐的走紅,就是在這一年。
當年,她因各種雷言囧語層出不窮、開出令人咋舌的高標準徵婚條件,一「炮」而紅,被網友戲稱為「宇宙無敵超級第一自信」。
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也是誕生在這一年。
來自北京的平面模特、20歲女生馬諾,因其直白的「拜金主義」言論,在節目中飽受爭議。
當時,一位愛好騎自行車且無業的男嘉賓問她:「你喜歡和我一起騎自行車逛街嗎?」
她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更喜歡在寶馬里哭。」
價值高低暫且放到一邊,她們的走紅,正是得益於網絡與媒體的快速發展。
網際網路發展到現在,不管多新奇、多小眾的聲音,都能被人聽到,價值也趨向多元。
這樣的時代,值得我們為之喝彩。
被時代撞到的人們
時代總是在不斷地循環中向前進的。
2019年,我們用「豬肉自由」來調侃肉價上漲;而在2010年,同樣是面對物價飛漲,我們創造了「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等一系列新詞。
2019年,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太難了」;而在2010年,我們用「鴨梨」來表達處境的艱難。
這些詞,傳達了中國人民在面對艱難生活時的樂觀態度。
當然,我們也不應該忘記那些被時代撞到的人們。
2010年1月23日到5月26日,短短四個月時間,富士康發生了12起員工跳樓事件。一時間,富士康成了「血汗工廠」最典型的代表。
2010年5月6日,24歲的男生盧新從陽台縱身跳下。彼時,他每月的底薪是2000元。這個喜歡音樂、曾經參加過《快樂男聲》的男孩,夢想是能當一位歌手。
在盧新生前的博客里,他留下這樣一段話:「為了錢來到公司,可陰差陽錯,沒進研發,來到製造,錢還算多,但是在浪費生命。真的很後悔,我的人生第一步就走錯啦,很迷茫。」
80後與90後
第一次備受關注的代際接力
作為第一次以出生年代為「斷代」劃分的群體,第一批80後在2010年步入了30歲。
此時剛剛進入20歲的90後,正是時代的焦點。
而在那時,因為創造火星文、喜歡殺馬特造型等行為,90後被普遍認為是「垮掉的一代」。
周冬雨在電影《心花路放》中的殺馬特造型
80後和90後的衝突,在十年前是很頻繁的,甚至在2010年6月9日,還爆發了一場著名的「69聖戰」。
在聖戰爆發的幾天前,為了獲得韓國偶像團體Super Junior(簡稱SJ)的演出入場券,以90後為主的數千歌迷擁擠在上海世博演藝中心取票區域,一度造成混亂引發踩踏,園區方面不得不出動大量武警維護現場秩序。
事件在媒體和網絡上曝光後,引發了大量80後網友的極度反感,隨後以「魔獸世界吧」為發源地,在各大網站出現了網友有組織地反對SJ及其粉絲的活動,引爆了兩者之間的大混戰,此事被稱為「69聖戰」。
現在看來,這件事從開始到結束都相當滑稽,但卻真真實實地反映了兩個群體之間對於話語權的爭奪。
曾幾何時,80後也被認為是「在蜜罐里長大的一代」,上一代看不起下一代,輪迴而已。
如今,我們到處都在討論90後的焦慮與煩惱,而正在邁向40歲的80後,早已被00後擠出討論的範圍內。
曾經被視為「垮掉的一代」的90後,不僅沒有垮掉,反而和他們的前輩一樣,開始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
90後或許還會以同樣的態度看待00後,但我們需要意識到一點:這個社會正是因為一代不重複一代,才得以向前發展的。
之前在網易雲音樂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現在想來,我們這波第一批老去的90後還是挺幸運的。
在我們最好的年齡,遇到了最好的華語樂壇(周杰倫、林俊傑、SHE、潘瑋柏、蔡依林……),遇到了巔峰的星爺,遇到了最好的西科東艾北卡南麥。
動畫城陪我們成長,周杰倫陪我們成熟,我們看著星爺老去,見證科比退役。
或許我們不是最好的一代,但一定是最精彩的一代。
現在這根接力棒,馬上就要交到00後手中了。
https://baike.baidu.com/cms/s/zhuti-2010pandian/index.html
http://eladies.sina.com.cn/z/2010pan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