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和北方人又吵起來了!這次是因為一碗豬腳姜...

2019-07-26   花城攻略

前段時間,「廣東人不能吃辣」成功霸占了熱搜,據說「不吃辣」是廣東人最後的仁慈。




此話一出,許多廣東人表示不服,因為有一種辣叫——廣東豬腳姜


via.落婲人獨立





在外省人眼中,大多都不能理解豬腳姜是怎樣的存在,特別是外省女生遇到廣東婆婆,瞬間可以引爆婆媳大戰的那種!





橙子還記得第一次帶外省的同學來家裡吃豬腳姜,同學嘗了一口就立馬吐了出來:「我的媽啊!這是我吃過最難吃的東西了!酸不酸甜不甜這是什麼鬼玩意!你們還把醋喝掉!」


via.珊珊5354


我嘆息順手奪過碗,又一位朋友錯過了一碗極品,畫面像極了北京朋友向廣東人推薦豆汁的情景,這註定了豬腳姜走不出廣東。




在廣東,豬腳姜的好吃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每個家庭的比例配方都不一樣。有些地方還會加上「臭屁醋」,那酸爽像在垃圾堆里吃豬腳姜一樣~

所以讓很多外省朋友聞之色變!


via.廣州微生活


想知道廣東人能不能吃辣,吃碗豬腳姜就知道,千萬不要小瞧酸甜的豬腳姜,隨時隔壁家陳師奶的豬腳姜分分鐘辣到飛天


via.微笑momo寶貝


拆開豬腳姜的成分,都是在豬腳、姜、醋三種基礎上演變,俗話說,越簡單的材料對廚師的考驗越大,一碗好的豬腳姜甜、酸、辣都要一種相互平衡的張力在其中。

拿捏好一煲靚姜醋,廣東師奶從姜上就要下足功夫

不同時令煲豬腳姜選的姜也不一樣,煲給產婦喝的就必須用老薑,自己平常喝的可以用子姜,沒這麼辣~


煮姜醋是家族裡很熱鬧的「盛事」,街坊鄰里親戚都會傾巢出動,因為從準備姜開始就要很多工序

首先姜要全部颳去表皮,一群師奶圍在桌前,一邊「刮姜」一邊閒話家常,十幾斤的生薑很快就會「處理」得乾乾淨淨。


via.半島便利店


「刮姜」一天下來,手還會辣辣的,但是這絲毫不能影響師奶們參與的熱情。

在廣東,一起煲豬腳姜是一種宗族關係的維護,只有感情夠好,關係夠鐵,才能一通電話打過來說:「喂~聽日過來刮姜啦!」


via.那一座城

生薑白鍋炒至金黃之後,就會加入豬腳、甜醋慢慢燉煮,時間越長,姜的辣味更加濃郁,醋的酸味揮髮帶走豬腳的腥味,豬腳也更加入味軟糯。



via.珊珊5354


為了更加豐富豬腳姜的口感,廣東人還會加入雞蛋、鵪鶉蛋,不用剝殼直接丟下去煮,浸泡久了之後,蛋殼融化在醋中,連平淡無味的蛋白也開始變得煙韌起來,這是每個廣東小朋友心中的美味







除了滷水,最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美食莫過於豬腳姜,可以不斷加入新食材、甜醋不斷燉煮,時間越久,味道越香醇,慢慢地成為了城市中難以抹去的顏色,飄香於大街小巷之中。


在廣東人的人生巔峰時刻離不開一碗碗豬腳姜的陪伴...為什麼?

因為只要你聞到有豬腳姜的味道,就知道附近的家庭又「添丁」了,這個是廣東人迎接新生命獨有的儀式。






一般廣東媽媽生完寶寶後,家裡都會熬上一大煲姜醋給產婦驅風祛濕,順便派給街坊鄰里,裡面還藏著一個好兆頭:越多人吃寶寶的姜醋,寶寶就會快高長大~

所以老廣人問已婚女子什麼時候要小孩,會習慣委婉地問:「幾時到你派姜醋?」


via.豆果美食


探訪產婦和新生兒的活動,也常常叫做「食姜醋」。甜醋香氣的包圍中,親朋好友一人端一碗姜醋,媽咪們介紹「湊仔經」,年輕沒結婚的也順便偷師,一起分享新生的喜悅。



via.水曲糯美食


據說,張柏芝生兒子Lucas時,謝賢就以謝家名義,在一家老字號的姜醋店訂了110煲豬腳姜送到家中,叫上親戚朋友「食姜醋」兼探望寶寶。




連廣東人煮豬腳姜的甜醋,也叫做「添丁甜醋」「紅雞蛋,豬腳姜,八珍甜醋分外香~」小時候,一聽到這句TVB廣告,在螢幕外都聞到甜醋飄飄。




一碗碗甜甜的豬腳姜,早已不僅是一種簡單「產後補品」,飽含的是廣東家庭里長輩對後輩的關愛。媽媽煲給女兒,女兒以後再煲給下一代,一代代相傳,如同新生命般是家庭的延續


via.珊珊5354





一碗暖暖的姜醋落肚,渾身都覺得格外醒神,胃口大開,豬腳在醋的燉煮下,骨膠原更好地析出,被不少廣東女生被封為「滋補養顏聖品」。

相比起現在的網紅「膠原蛋白飲料」,來一碗豬腳姜更天然好喝


不要以為豬腳姜是廣東女生的專利,廣府的男生也很愛喝,辣辣的口味更能展示男性雄風:「你們覺得辣嗎?我覺得還好~」

通常雞蛋、豬腳、雞腳都會優先讓給家裡不能吃辣的婦女、幼兒,而入味的生薑則由彪悍的師奶、霸氣的爸爸承包。


via.搜狐


廣東人愛豬腳姜的程度,是無論家裡有無「添丁」,總會偶爾煮一煲豬腳姜一家人慢慢吃,喜歡吃薑醋的廣東人,每年都會煲爛至少一個砂鍋


據說豬腳姜老字號的砂煲都是這樣的


感冒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驅寒,大姨媽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活血,陰雨綿綿回南天的時候喝碗姜醋可以祛濕……這種理論就跟廣東涼茶一樣玄乎...

無論多少專家說豬腳姜的油脂過多,不利於產後、病後恢復,這絲毫不能說服廣東人。




在外讀書、工作的廣東人,最懷念的是一碗家裡獨特配方的豬腳姜,這碗走不出廣東的美食成為了廣東遊子最魂牽夢縈的記憶

因為你很難在甜品店中找到媽媽煮的味道





或許現在很多年輕人已經不會如何煮豬腳姜、如何拿捏糖、醋、姜的比例

甚至家裡喜添新成員,都是從酒樓直接訂姜醋送到家中,免去麻煩。


via.馬蜂窩


親朋好友嘰嘰喳喳圍在一起,用大灶大鍋煮豬腳姜的時光已經慢慢消逝...作為宗族情感紐帶的儀式感漸漸淡化,那碗「媽媽愛心牌」豬腳姜漸漸被模式化出品取代。


via.易車 sunday03


你還記得家裡媽媽煮的豬腳姜,是偏甜還是偏酸還是偏辣嗎?不要讓家的味道隨著長輩的老去而漸漸消失,試著跟媽媽學做豬腳姜吧!

不要讓廣東豬腳姜文化,只能在街頭小巷的甜品店、茶樓才能窺見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