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哭,也是個技術活

2019-07-26   那些年那些夢

劇版《七月與安生》播了好幾天,有人看了嗎?

在這個擁擠的暑期檔,少了話題和爆點,關注度明顯沒現在熱議的那幾部高。

不過倒是今天沈月的哭戲被掛上了熱搜上掛了——

大家都在她,討論哭得行不行???




說實話,爭議聲挺大的。

有人覺得她演技大爆發,哭得很有感情。

但更多網友覺得她哭得太尬了。

再有被很多人吐槽的一點,就是哭得丑。





沈月被吐槽照騙不是一次兩次了,我倒覺得她不是不好看,但五官確實沒那麼精緻。

鼻子是整體五官上很大一個bug。

然後她哭戲時就有一個問題,哭得時候一抬頭露出鼻孔就emmmm




(恩?真的不是過意截丑圖


當然,哭得到底行不行?口說無憑,我們還是結合著劇情一起來討一討。

這一段哭戲是沈月飾演的安生在媽媽去世後對著遺像崩潰大哭。

因為安生和媽媽關係並不好,母女之間一直有嫌隙,結果突然得知媽媽去世。

之前怨恨慢慢轉變到後面的悲傷難過和不舍。




看得出來沈月努力,後面情緒爆發哭得挺真情實感的。




但怎麼說,不是美不美的問題,就是覺得缺了點感染力和代入感。

比如很多人覺得的一個問題,她在情緒突然釋放前的鋪墊不夠。

一開始被告知媽媽去世時,臉上情緒的變化不夠明顯,然後突然就開始崩潰大哭了。




少了中間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可能看著就沒有那麼打動人。

不過不得不說,哭戲...真是最考驗一個演員演技的東西。

不僅要能說哭就哭,還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流量。



如果是女演員的話,更要注意哭戲呈現出來的畫面。


之前看到一個古早的報道,說趙薇在當年拍《還珠格格》的時候,就曾因為哭得不好看被瓊瑤說過。

她覺得小燕子那會趙薇情緒上可以,但就是哭得太醜。

總是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



所以她在拍《情深深雨濛濛》的時候,就特意要求趙薇改進哭戲。

這也是很多女演員會糾結的問題——

你哭得太用力過猛,可能在鏡頭上會很醜。

但想要哭得美吧,往往就不是那麼打動人。




怎麼能哭得恰到好處又能哭到別人心裡去?

這是最大的一個難點。


趙薇算是拿捏的不錯了。

被瓊瑤指出問題後,在《情深深雨濛濛》里的哭戲明顯比《還珠格格》進步不少。

去和渣爹要生活費,卻挨了渣爹一頓鞭子,一邊質問一邊哭。

淚在眼眶裡打轉,但就是強忍著不讓眼淚掉出來。





得知書桓要和如萍訂婚消息,哭得絕望又淒涼。

眼睛哭到通紅,嘴角很自然的抽搐起來。




沒有哭得涕泗橫流,但這種克制的哭法也令人動容。

大概也是因為瓊瑤對女演員哭戲的苛刻,所以她戲裡的女主角們才一個比一個會哭!

並且不僅是哭得美,也哭得動人。







不過眼睛大的人,可能在哭戲上就是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為眼淚真的就比較大顆


淚珠子落下了的一瞬間,就能讓人心碎。




孫儷在《甄嬛傳》里的哭戲也能當成正面的例子來說一說。





《甄嬛傳》里有兩段哭戲都很經典。

一是甄嬛意識到她只不過是純元皇后的替身時的暗自垂淚。

扶著臉,難過又無奈的悄悄落淚。




二是在皇上駕崩之後,甄嬛重複「皇上駕崩」四個字時的神情變化。

眼中一直噙著淚,台詞說完的那一瞬間,眼淚「啪嗒」一下掉下來。




孫儷在《羋月傳》哭戲也不少。

但很多人就覺得有點太用力過猛了,哭得太過撕心裂肺,情緒渲染得太猛。




哭戲好不好,考驗的也是演員的分寸感。

能不能拿捏到位。

有時候,大家可能會覺得那種恰到好處的眼淚比嚎啕大哭更讓人動容。

比如:

張天愛在《太子妃升職記》里這一哭。


李沁在《守望的天空》里這一哭。


張柏芝在《河東獅吼》里的這一哭。


朱茵在《大話西遊》里的這一哭。


網絡上盤點那些仙女式落淚,總會是提到以上這些。

但有時候,大家就覺得真情實感的嚎啕大哭比美美的哭一滴淚更動人。

比如,今年姚晨在《都挺好》里的哭戲。

明玉在最後得知大強在她幼年時的默默守護後,不顧形象,哭得自責無助又讓人心疼。

每次刷到這組圖都會忍不住鼻酸,因為哭得真的很有感染力。


這其中的差別,就是分寸感。

在不同情境下怎麼哭用什麼方式哭。




當然,歸根結底,哭戲最重要的還是共情啊。

不管是怎麼哭,最重要的還是你能哭到別人心坎里。